[供给规律说明]第三讲 供给规律_供给规律说明
本文话题:供给规律说明
第三节 供给理论
一、供给与生产 二、供给函数 1、影响供给的变量 2、供给函数 3、供给表和供给曲线 4、单个供给与市场供给 三、供给规律与变动
一、供给与生产
1、生产(Produce) 、生产(Produce) (1)生产是指人类借助于劳动,把各种经济资源转化为 能够满足人类各种要求的商品和劳务的过程。人类的需求 是多层次的,因此生产也是多层次的。 (2)生产是供给的手段,供给是生产的目的。没有生产 就没有供给,没有供给,生产也就变得毫无意义。 2、供给(Supply) 、供给(Supply) 供给是指在给定约束条件下,生产者愿意并有能力提供的 商品的数量。 供给这一概念有两个要点:
“愿意--- 供给欲望” 愿意 供给欲望” 能够--- 供给能力” “能够 供给能力”
这两个条件缺一都不构成供给
二、供给函数
供给函数(Supply Function)反映了某一商品的供给Q 供给函数(Supply Function)反映了某一商品的供给Q与其影响变量(如 价格、成本等)的依存关系。 1、影响供给的变量 (1)商品的自身价格P。通常在其他条件不变时,供给者对某种商品的 )商品的自身价格P 供给量Q 供给量Q与该种商品的自身市场价格成正方向变化。 (2)生产成本C。成本上升,供给减少;成本下降,供给增加 )生产成本C (3)生产的技术水平T。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技术水平提高, )生产的技术水平T 则使用相同的要素可以生产出更多的产量,这类似成本降低的情况。 (4)相关商品的价格Pc。在一种商品的价格不变,而其他相关商品的 )相关商品的价格Pc。在一种商品的价格不变,而其他相关商品的 价格发生变化时,该商品的供给量也会发生变化。 (5)预期价格Pe。如果厂商预期今后商品的价格将上升,厂商就会减 )预期价格Pe。如果厂商预期今后商品的价格将上升,厂商就会减 少当前供给量并增加产成品库存,直到价格上升后再增加供给量,相 反,也是一样的。 (6)其他。此外,政府税收、季节等也是影响供给的重要变量。
二、供给函数
2、供给函数 微观经济学中常把一种商品的供给量与上述影响变量之间的依存关系 称为一般供给函数(General 称为一般供给函数(General Supply Function)。根据定义,一般供给 Function)。根据定义,一般供给 函数是多元函数,其形式为: Q=Q(P,C,T, Pc , Pe…) Pe… 其中,Q 其中,Q表示供给量, P,C,Pe,Pc分别为商品的价格、成本、预 Pe,Pc分别为商品的价格、成本、预 期价格、相关品的价格等影响变量。 (1)微观经济学中,通常把其他变量不变情况下供给量与商品价格之 间的关系称为价格供给函数(Pric
e 间的关系称为价格供给函数(Price Supply Function),其形式为:Q Function),其形式为:Q =Q(P)。这一函数关系是微观经济学分析的重点内容。如果没有 特别说明,通常所说的供给函数就是指价格供给函数。假定其他因素 特别说明,通常所说的供给函数就是指价格供给函数。 均不发生变化,仅考虑价格变化对其供给量的影响,供给函数就可以 表示为线性函数: Q s = ﹣δ + γ(P) ( )
二、供给函数
(2)微观经济学中通常把其他变量不变情况下供给 量与商品成本之间的关系称为成本供给函数 (Cost Supply Function),其形式为: Function),其形式为: Q=Q(C) (3)除了价格供给函数和成本供给函数以外,也 常常用到相关供给函数或交叉供给函数(Cross 常常用到相关供给函数或交叉供给函数(Cross Supply Function),它表示一种商品的价格与其他 Function),它表示一种商品的价格与其他 相关产品(替代品和互补品)供给量的函数关系, 可以表示为Q 可以表示为Q1=Q1(P2)或Q2=Q2(P1),其中, )或Q Q1, Q2, P1, P2分别表示两种产品的供给量与价格
二、供给函数
3、供给表与供给曲线 商品的价格与供给量的关系既可以用供给函数来描述,也可 以用供给表(Supply chart)或供给曲线(Supply Curve)来 以用供给表(Supply chart)或供给曲线(Supply Curve)来 表示。 (1)供给表 供给表:某种商品的各种价格和与各种价格相对应的该商 品的供给数量之间关系的数字序列表。 例如,对于线性供给函数Q=-2+2P,我们可以用表格的形 例如,对于线性供给函数Q=-2+2P,我们可以用表格的形 式列出价格P与供给量Q 式列出价格P与供给量Q的对应关系,这就是供给表,如 图3-1,同时也可以把这种对应关系在坐标图上用曲线描 述出来,这就是供给曲线,如图3 述出来,这就是供给曲线,如图3-2
图3-1 供给表
价格— 价格—数量组合 A B C D E
价格( 价格(元)
1
2
3
4
5
供给量(kg) 供给量(kg)
0
2
4
6
8
二、供给函数
(2)供给曲线 ◆供给曲线:表示供给量与价格之间关系的 曲线。P(元)
5 4 3 2 1 供给曲线Qs=-2+2P (P>0,Q>0)
图3-2
供给曲线
Q(kg)
二、供给函数
◆供给曲线表现出向右上方倾斜的特征,即 供给曲线的斜率为正值。它们都表示商品 的供给量和价格成同方向变动的规律。即 P↑,Q↑ ;P↓,Q↓,这也是我们所讲的供 ↑ ↑ ↓ ↓ 给定理。
二、供给函数
◆供给曲线可以是线性关系,也可以是非线 性关系,前者是一条直线,后者是一条曲 线。图3 线。图3-3给出的是一条非线性供给曲线,
P(元)
Q(元) 图3-3 非线性的供给曲线
二、
供给函数
4、单个供给与市场供给 前面所说的供给是就单个供给者而言的供给。 这里,同样用叠加的方法把各个供给者的供给 函数叠加起来形成供给函数,如果市场有n 函数叠加起来形成供给函数,如果市场有n个 供给者,则市场供给函数为:
Q = ∑Qi (P)
i=1
n
三、供给规律与供给变动
1、供给规律 (1) 供给规律是指商品的供给量与其市场 价格成正方向变化关系,即价格上升,市 场供给量增加;价格下降,市场供给量减 少。 (2)供给规律产生于两个根源:第一,供 给者对自身利益的追逐;第二,潜在供给 者的加入或者劣势供给者的退出。
三、供给规律与供给变动
2、供给的变动 (1)供给量的变动 其他因素不变 商品本身的价格变化 引起供给曲线上点的移动
P1
P(元)
P2
。b 。a
0
Q1
Q2
Q
(kg)
供给量的变化
三、供给规律与供给变动
(2)供给的变化 商品本身的价格不变 其他因素变化(成本、技术变化) 其他因素变化(成本、技术变化) S 引起供给曲线的移动 P 成本上升, 成本上升,供给曲线
向左移动,供给减少。 向左移动,供给减少。
P0
1
S0 S2
成本下降, 成本下降,供给曲线
向右移动, 向右移动,供给增加
0
Q1 Q2 Q3
Q
供给的变化
综合第二讲和第三讲的内容,需要 综合第二讲和第三讲的内容, 注意的两点: 注意的两点:
居民并不是唯一的需求者,厂商也并不是 唯一的供给者。 价格是影响需求和供给的最主要的变量, 需求规律和供给规律指出,价格负相关于 需求,正相关于供给。
第四节 市场均衡: 市场均衡: 供求均衡模型分析
一、均衡的建立 二、均衡价格 三、均衡的变动
第四节 市场均衡: 市场均衡: 供求均衡模型分析
一、均衡的建立 例如: 市场需求函数: Qd=10-2P 10- 市场供给函数: Qs=﹣2+2P
表4-1 某种商品的市场供求表
价格 需求 供给 需求一供给
1 2 3 4 5
8 6 4 2 0
0 2 4 6 8
8 4 0 ﹣4 ﹣6
第四节 市场均衡: 市场均衡: 供求均衡模型分析
1、经济学中的均衡是指一定条件下,经济事物中的 有关变量,相互作用,所达到的一种相对静止状 态。也就是说参与经济活动的主体势均力敌,使 经济处于一种相对稳定的状态,任何经济主体没 有积极性去企图改变这种状态,在供求模型中均 衡是指市场供给和市场需求相等的状态。 在上述供求模型中价格P=3叫均衡价格 (Equilibrium Price) ,相等的供求数量Q=4叫均 衡数量(Equilibrium Quantity)。需求和供给之差 为正值叫超额需求,为负值时叫超额供给。
第四节 市场均衡: 市场均衡: 供求均衡模型分析
2、供求均衡模型也可以用数学或几何模型加
分享:污泥盏 > [供给规律说明]第三讲 供给规律_供给规律说明
延伸阅读:
收藏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