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板桥的兰花赏析 郑板桥对兰花的热爱
创始人
2024-04-24 05:46:22
0

郑板桥的兰花赏析 郑板桥对兰花的热爱

郑板桥兰花

郑板桥我们都不陌生,可以说很多的人都读过他的诗歌,如《咏雪》。不过他不仅仅是一个诗人,身上还有着名画家、名文学家这样的称号。

郑板桥作品·《兰花》

他曾先后任职两个地方的县令,不过由于他那种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性格与官场格格不入,因此无法适应官场的黑暗,在后来的时候被罢免回家。从此以后他就开始以卖画为生。

郑板桥在绘画方面极其擅长,并且喜欢画兰花,对兰花有着一种痴迷的热爱,他将兰花比作是君子, 认为兰有着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的美好品质。在他的一生的作品之中,大多数的画作都是以懒、兰花和竹子为主题的,只有少数的作品画了其他的物种,从中我们就可以看出他对于兰花的执着和喜爱。

由于郑板桥喜爱兰花的原因,因此为了能够更好的了解兰花习性,他还寻访了各种关于兰的书籍来读,还不时的向懂的种植兰花的有经验着请教,并且在他居住的地方也种植了几株的兰花。长时间的与兰打交道,使得郑板桥积累了很多的关于养兰的经验和知识。

郑板桥喜爱兰,并且有着丰富的经验,而且由于他经常会有感而发的以兰为题做一些诗,把自己的经验及兰的生活习性和品格加以介绍,这使得后世人们对于兰花的研究有了更多的材料可循,并且通过科学验证,郑板桥的很多对于兰的栽培之术都是很符合现代化的,这为后世兰文化的发展起到很大的弘扬作用。

郑板桥三绝

郑板桥作为清代“扬州八怪”的代表人物之一,他的知名度极高,而他之所以到现在还能为世人所记忆,主要因为郑板桥有三绝。正是因为这郑板桥三绝,让郑板桥名垂青史。但是关于郑板桥的三绝有三种说法。

郑板桥画

首先是“三绝诗书画”,这也是现在人最为认同的一种说法。郑板桥在晚年辞官回家,这时候的郑板桥已经非常有名气了,所以他的好朋友李啸村就赠给他一副对联:“三绝诗书画;一官归去来”。

这就是郑板桥三绝的来历,可以说这副对联的形容是非常恰当的,所以在当时也得到了人们的赞同,并被流传下来。郑板桥在诗书画三方面的造诣都非常高,任何一个方面拿出来都能称之为大家,而他三方面都很强,所以被称为三绝也是理所应当的。

也有人认为郑板桥的三绝是“兰竹石”,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郑板桥在绘画上,这三种东西画的最好。在郑板桥的一生中画的时间最长的就是竹子,其次就是兰草和石头,并且在这三方面的造诣最高,所以有人将郑板桥的这三个称之为三绝。

还有一种说法是“三绝听看说”,这是郑板桥在为官的时候,百姓送给郑板桥的,意思是说郑板桥是一位非常了不起的清官,能为百姓着想。听是郑板桥能倾听百姓疾苦,看是郑板桥能看出百姓苦在哪里,说是郑板桥敢为百姓说话,所以称之为三绝。

郑板桥的画多少钱

郑板桥的画不是用金钱来衡量的,如果非要问郑板桥的画多少钱的话,只能回答要看在哪个时代了。

郑板桥的画

在清朝时代,郑板桥画了一辈子的画,对他而言,画画不仅是精神上的慰藉,还是物质生活上的需要。众所周知,郑板桥早年家境贫寒,他们家是书香门第,父亲是教学先生,教书历来都是道德高尚、物质贫乏,郑板桥和父亲一样也是教书先生,在生活最困难的时候,孩子生病,家里买不起药,没人医治过世了,父亲也是同样的状况离世的,家庭艰难,郑板桥只能去杭州卖画,那个时候他的画能够卖到什么价钱,没有历史记载,我们不得而知,不过也不难猜想他的卖画钱不多,卖画钱只能解决温饱问题。到了晚年,郑板桥又开始卖画,他为官清廉,没有多余的钱财,只能靠卖画,这个时候的郑板桥名气很大,他居住的扬州是个很大的书画交易市场,来向他求画的人很多,他制定了一个价目表,是中国画史上第一个明码标价的画家,画分为大、中、小分别是六、四、二两银子,最便宜的扇子要半两。清朝的一两银子最多相当于现在的人民币三百多元,就是说他的画最低一百五十元,最高达两千元。

郑板桥的画曾经卖过一千两,就是现在的三十万元,当时看来已经是天文数字。如今只要是郑板桥的真迹,都是当时的几十倍,收藏价值高的还是当时的上百倍,甚至上千倍。

从这里可以看出,郑板桥的画多少钱一个是因为郑板桥的作品质量,还有一个和他的精神也是脱离不了的。

郑板桥擅长画什么

郑板桥是我国清代最为著名的艺术家,现在人对于清朝书画作品的青睐不必赘述,而最爱就是郑板桥的作品。郑板桥是“扬州八怪”的代表之一,他擅长诗、书、画,人称“三绝”。

郑板桥《竹》

那么郑板桥擅长画什么呢?对于郑板桥来说最擅长画兰竹。在郑板桥的一生中画过很多东西,有竹子、兰草、石头,也画过松树和菊花;但是郑板桥一生中画的最多的就是竹,其次就是兰草。

郑板桥曾经自己写诗总结自己画竹经历:四十年来画竹枝,日间挥写夜间思。冗繁削尽留清瘦,画到生时是熟时。这首诗虽然简短,但是其中蕴藏着郑板桥对于画竹子的深刻认识。

郑板桥认为作画要精心,如果你不精心就不能达到优秀的地步。作画也要最终达到删繁就简的局面,因为艺术到了一定境界以后一定是简单的,并不是极为复杂的,一个简单的元素表达的就是作者最为深刻的思想,展现的就是最为艺术的一面。

郑板桥认为画作要追求的就是三个阶段:生、熟、生;用郑板桥自己的话说就是做到“眼中有竹、胸中有竹、胸中无竹。”这才是做到了最高阶段。

就现在来看,郑板桥擅长画什么,还是画竹子,因为他在这上面研究的时间最长,也是最为喜欢竹子这种植物,竹子也最能展现郑板桥的气节。而至于其他植物,虽然郑板桥也长期涉及,但是并没有竹子画的好。

郑板桥字画

郑板桥是清朝著名的书画家、文学家。康熙年间为秀才,雍正年间为举人,乾隆年间为进士。郑板桥的字画非常出名,主要以兰、竹、石为主,所画之物寓意深刻,被世人称之为“三绝”。

郑板桥作品图片

郑板桥字画的代表作品有《清光留照图》、《兰竹芳馨图》、《甘谷菊泉图》、《丛兰荆棘图》等。郑板桥的书法称为“六分半书”,人们称之为“板桥体”,是中国书法史上的一面旗帜,著名的书法作品有23岁写的《小楷欧阳修》、《秋声赋》和30岁写的《小楷范质诗》。他写的字工整有力,字里行间带着秀美,采用独创的笔法写作,他的笔体大多是隶书,还掺杂了楷,行、篆、草等别的书体。六分半书最著名的代表作是《行书曹操诗》。此作品当中的笔体隶意颇浓,兼有篆和楷,字的形体大都是扁长相间,与曹操的阔达诗风极其相似。

郑板桥字画寄托了自己的思想,他嫉恶如仇,反对贪官污吏,将思想融入到作品当中,郑板桥的题画诗已摆脱传统单纯的以诗就画或以画就诗的枷锁,他每画必题以诗,有题必加,扩宽了画面的广度和深度。郑板桥的《瘦劲竹子画》就是这样一部作品,是郑板桥担任山东潍县知县所作,此画中的竹子不是自然竹子的展现,诗题也不是无感而发的诗,透过这幅字画,使观看者可以体会到郑板桥的人品,感受到他身系百姓的情怀。

郑板桥竹石图

郑板桥是清朝时侯的著名画家,是“扬州八怪”的代表人物,他和其余几人的画作一起被称之为扬州画风。他的一生品质高洁,极为的喜爱画竹,代表作有在他晚年时候所作的《竹石图》。

郑板桥作品·《竹石图》

郑板桥竹石图如今被收藏于深圳的博物馆之中,画作一铺开向人们展现的是这样的一幅画面,只见画面之上一丛充满着生机勃勃的翠绿色竹子生长于突兀嶙峋的高强石壁之上,向人们展示着他的顽强与坚韧。在竹石图的右上角题写着一首人们耳闻能详的五言诗,诗的内容为“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乱崖中。千磨万折还坚劲,任尔颠狂四面风”。可以说这样的一首诗再加上画作上的一丛竹,两者之间浑然的搭配,让画作有了不一样的气势。,在这首诗的后面还有着关于郑板桥的署名以及他的印章。从这些署名和印章我们可以知道这幅流传已久的作品是郑板桥在晚年的时候所画的。如今藏于深圳博物馆的这幅精品画作是出自与多年以前已经离开人世的有书画收藏爱好的商承祚老先生的捐赠,在经过权威的检测鉴定之后,认定为珍品佳作。在后来的时候这幅画作还被多位书画大家观摩,品论。

通过郑板桥竹石图我们即可看出他的坚贞傲骨,对于生活中困难的无所畏惧,迎难而上,可以说,虽然郑板桥先生画的是竹,但是他更注重的是竹子所代表的精神,不屈不挠,坚强不屈。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无人机助力缅甸地震救援 中国救...   中国日报网4月2日电 当地时间3月28日,缅甸发生7.9级地震,多座建筑倒塌,曼德勒等城市成为重...
寻迹中国|外国博主走进河池 体...   河池市是广西最大的茧丝绸主产区,也是我国优质茧丝生产基地。从“东桑西移”到“东绸西移”,近年来,...
东帝汶留学生感受“舌尖上的河西...   来自东帝汶的留学生杰克拉已经在甘肃省张掖市河西学院留学一年,活泼开朗的她对于中国美食一直十分向往...
美国加征关税 全球一片反对   美国白宫计划4月2日宣布对贸易伙伴征收“对等关税”的措施。这被认为是美国本届政府影响范围最广、冲...
美国“关税讹诈”破坏世界经济稳...   美国利用关税手段在全球范围内进行讹诈,已成为世界经济最大的不稳定和不确定因素。面对美国人为制造的...
特朗普关税乱拳开打 为何美国自...   当地时间4月2日,美国总统特朗普在白宫宣布对贸易伙伴征收所谓的“对等关税”措施。此外,特朗普当日...
美国对进口汽车加征25%关税正...   新华社华盛顿4月3日电(记者熊茂伶)美国总统特朗普此前宣布的对进口汽车加征25%关税的措施3日正...
缅甸强震后已发生63次余震   新华社缅甸曼德勒4月3日电(记者张东强)缅甸气象和水文局3日发布报告说,截至当地时间3日8时30...
缅甸强震已致3085人死亡   新华社快讯:缅甸国家管理委员会新闻信息小组发布消息说,截至当地时间4月3日上午8时,缅甸强震已致...
华为、腾讯、招商局....大湾...   从“孔雀东南飞”到“百万英才汇南粤”  今天的广东  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  重视人才、渴求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