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亡国君主李煜墓下落之谜
李煜墓
李煜死的时候是北宋的太平兴国三年,赵光义封他为吴王,赐给他“太师”之位,特地下诏令说三天不上朝来悼念李煜。又让原来在南唐做过官的一位大臣给李煜写了碑文,然后把他埋葬在洛阳北边的一个地方。
李煜墓
马令著书《南唐书》,书中有所记载,李煜以王的礼仪厚葬在洛京。现在人们发现的李煜的墓地都有争议,考古专家也说无法确定。今日某文物局在阳镇后李存发现了唐宋朝代的石刻,而且附近刚好有墓葬,因此怀疑是李煜的墓地。
墓地的发现是在一场旷日持久的大雨之后,田地长期受到雨水的冲刷与浇灌,有天村民发现地里露出一些古砖。得知消息后的文物部门迅速到现场组织抢救挖掘,于是同时也将有关消息放到网上。
网络上瞬间就有了上万条的转发,网友们纷纷对这位名垂千古的词人抱以极大的兴趣。遗憾的是随着发掘工作的深入,工作人员只在墓室里发现了一些砖头瓦砾和不甚详细的墓志铭。随后文物部门的工作人员又走访了附近村子。
虽然村民们表示经常在附近发现一些文物,有些人家里还有残缺的石人,石马,石羊等物件,但这都不是直接的证据。所以发掘工作就不了了之,吵的沸沸扬扬的李煜墓风波落下帷幕。
虽然李煜墓的下落再次成了一个谜,但是想想也许是件好事。李煜在生前的最后时刻过的郁闷至极,那么就不要打扰这位词人,让他静静地安眠在地下吧。
李煜怎么死的
关于李煜是怎么死的,在历史上其实是有不同的说法的。其中,流传最广的说法是李煜被宋太宗赐的毒酒给毒死的,但是对于这种观点,人们也是存在争议的。毕竟,有些正统的史料,比如说《资治通鉴》之类的,就没有记载这件事情。
李煜剧照
那么,如果说李煜被毒死的,这又是怎么一回事呢?这要从李煜的生平说起。李煜的爷爷是皇帝,爸爸是皇帝,自己也是皇帝。换句话说,他出身于皇帝世家,因此从小的生活就是十分的奢华,就像是坐落在云层顶端一样。这个现象,在他做了皇帝的时候达到了高峰。在中国的古代,皇帝可是一个特别特殊的存在,九五之尊,所有的人都要听他的。
李煜虽然不喜欢权力,可是他也喜欢皇帝这个职位可以给他带来的特权。可是有一天,他突然间从云层顶端跌落了。他受不了这个打击,而且是在别人的施舍下战战兢兢的活着。他心中有牢骚,他会想起之前的事情,然后他的心情开始郁结。整天的担惊受怕,也让他的身体变差。
在这里,关于李煜怎么死的,就有了两种观点。一种是李煜因为担惊受怕过度,所以就逐渐的有了心病,病死了。另外一种就是众人熟知的,他思念故国,因此引起了宋太宗的猜忌也好不满也好,反正就是赐了毒酒把他给杀掉了,一代词人就这样走完了自己的一生。
李煜图片
对于李煜图片来说,不同人的刻画形式不同。但是基于很多人对他的基本的认识,他的图片大多反映出来的都是翩翩公子的形象。
李煜画像
上面这张图片是李煜的画像,在这张图片中,作者用比较细腻的手法,将李煜的外貌线条画得很好,从图片中可以看出他是一个俊朗的人。对五官的刻画也很到位,而且很分明,眉毛比较浓黑,眼睛有点狭长,但是这狭长并没有将他的眼睛显小,反而表现出一种书生气息。
李煜图片对衣服的刻画也很讲究,这个图片上李煜的服饰不像其他皇帝一样华丽,他用了两个颜色来刻画服饰,给人的感觉是很简单,但却很大方。首先是他的头饰,是画了一个银白色的挽发器,并用此将头发简单地束成一束,虽然是简单的几笔,并且着色也不浓,但却将他的那种飘逸画了出来。而在衣服上的用色更是简单,不是夸张的黄色,而是黄白相间。
而且总体来说,此图片对李煜的刻画,并没有将他画得像其他帝王一样高大、肥硕,也没有用一些手段表现他君王的那种很威严的感觉,更多表现的是书生气息。特别是从他的表情的来看,他的两眉之间有那么几条似有似无的几条线,那是他不知道因为什么原因在发愁啊!
李煜图片是他性格的外化表现,是对他的另一种描写,是认识他的另外一种方法。
李煜的一生
李煜为南唐中主的第六个儿子,原名李从嘉。史书上记载,李煜是一个孝顺仁德的人,善于诗词歌赋。他还有一个特点,就是一目双瞳,相书说这个是帝王之相。正因为这个原因,受到了他哥哥李弘冀的猜忌,于是醉心艺术之中,不参与政事。然而世事无常,无心且不通政治的李煜,在宋建隆二年即位称帝。
李煜画像
在各个关于李煜的记载中,李煜就是一个不喜欢政治,喜好声色,艺术等东西的人。性格温和宽容,才华满腹却又多愁善感,无心于政治宫廷斗争却又生于帝王之家。在位之时,已经开始多次向宋朝进贡,自己只在江南这个小地方支撑着马上要破灭的南唐。
974年,宋太祖多次派遣人让李煜北上,但是都谢绝来者。在同年的十月,宋兵进攻金陵,李煜被俘,被软禁在汴京,封为命侯。从此李煜过着国破家亡的日子,他的妻小周后被赵匡胤强留于宫中,每次回来都是又哭又笑的。他后期的作品大多是在这个时候写的,表达了他心中的痛苦愤懑之情。
在太平兴国三年,被宋太祖赐毒酒牵机药而死,死的时候42岁。据说牵机药毒性很强,具有很强的神经毒性,传闻李煜的死状很恐怖,头和脚都缩在了一起。
李煜的一生,应该说是很痛苦的一生。他如果生在其他时代,或许会有一番更大的作为。但是或许就是在这样的一个生活环境中,才能造就这样的“千古词帝”吧。
李煜书法
李煜乃是南唐中宗李璟的第六个儿子,徐州人氏。宋建隆二年,父亲死后即位,在位十五年,后世成为南唐李后主。李煜一生为身份所禁锢,本有绝伦的艺术之才,不了解政治之道,但是却要当皇帝。一笔绝佳的书法却要在政治的硝烟中迎难而出。
李煜图
李煜书法,因为当时的政治原因,流传下来的很少。南唐画家赵幹的《江行初雪图》,目前收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馆,其上面的一行标题被认为是李煜书写的。
李煜在政治上,不能被称为一个好皇帝。但是在艺术方面,他几乎是全能的人才,诗词歌赋可谓样样精通。可惜生不逢时,李煜善行书,陶谷的《清异录》记载,李煜写字,笔锋遒劲,就像寒冬的松和竹,苍劲有力,这就是著名的“金错刀”。李煜写大字的时候,不用笔,而是用帛书卷起来直接写,随意潇洒,书写自如,后人称之为“撮襟书”。
李煜以二王执笔法,又被称为“拨镫法”。他研究拨镫法,并考证其渊源,最后总结出了“擫、押、钩、揭、抵、拒、导、送”七种技艺 。可以看出,李煜书法造诣很高,即使是生不逢时,也在这情况下为中国书法领域作出了很大的贡献。
李煜的卷帛书而书之,这种自由而独特的书法风格与法度严谨的唐楷背道而驰。在位期间,醉心书法诗词研究,可在政治的斗争中很早就失掉了性命。
渔父李煜
南唐李后主李煜,一生在政治的硝烟中流离。他善诗词歌赋,且几乎样样精通,可谓一个艺术天才。也许天妒英才,早早的就死了,但也为后世留下来精彩绝伦的诗词。很多人说起李煜,就知道虞美人,浪淘沙之类的,李煜有两首词叫《渔父》,虽然似乎没有前者有名气,但也非庸俗之作。
渔父图
《渔父》这首词,最早写的是唐代的张志和。而李煜的《渔父》,也是继承了张志和的“渔父家风“,词中描写了渔父快乐闲适的生活态度以及轻松自由的生活环境,这与李煜的宫廷生活背道而驰。
李煜写《渔父》的时间背景,是在李煜的兄长南唐太子对于李煜的面相因有帝王之相而怀有猜忌。李煜在这种情况下为了避免受到波及便一心扎在书海里,幻想着隐士一般的生活,而有了《渔父》这首词的产生。
词中的渔父,就像李煜本人一样,渔父置身于大江大河之间,而李煜同样置身于书海之中,这是一个很宽广的精神世界。李煜在这样的精神世界中,获得了他从未有过的安全感,舒适感。李煜他给自己起了很多别名,什么隐士一类的,可见他多么向往隐士的生活。
李煜的《渔父》,有人说写得太浅,不够含蓄。可是浅才是李煜的特点,直接通过描写,将自己的内心世界暴露于人们眼前,看着他的《渔父》,这种直接展示的感情,也不得不让人产生共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