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名人黄道婆的成就都有些什么
创始人
2024-04-22 21:31:33
0

历史名人黄道婆的成就都有些什么

黄道婆的成就

时至今日,“黄道婆”这个名字历经几百年始终铭记在世人脑海中,几乎无人不知无人不晓,我们作为后世为何始终怀念这个女性,究竟黄道婆的成就有哪些,她从黎族学成归家以后,是怎样带着先进的纺织技艺改变着当地的生活延续至今的?

黄道婆在织布

谈到黄道婆的成就,主要是她给江南沪地引入了棉花种植以及棉纺织手工艺,这是我国首次也是独有的一次手工业变革帷幕,极大的拉动了生产力的突飞猛进,撼动了整个中华大地。

一方面,黄道婆从黎族引进了棉花种植,这也就给棉纺织带来了原材料,当时的上海地区从未有过棉花种植,黄道婆突破了地理、气候等等诸多因素的限制与顾虑,将整套种植技术引入并且保存了下来,直至如今都完好无缺。

有了原材料还不够,谈到纺织工序,黄道婆不但传承了黎族先进的技术、熟悉黎族的工具将之引进,此外,她还在黎族现有的基础上,与上海实地的生产现状相结合,不断革新、改进,创造出一大批新的更先进、更实用的工具。她发明了轧棉机,可以使棉花脱籽,不再需要手工一粒一粒剥,又省力又干净;她还发明了弹棉机,弹出来的棉花又松又快捷;并且发明了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纺纱机,能同时纺三根纱;并且创造了“错纱配色”,织成的布花纹图案甚是美观,举世闻名。

黄道婆的成就难以用三言两语来形容,她让普通人家脱下厚重、粗糙的麻布,穿上了舒服美观的棉布,给我们的生活方式、生产水平都带来了里程碑式的变革。

黄道婆的故事

黄道婆小的时候,由于无依无靠,只得在一富贵人家做童养媳,邻里都喊她黄小姑。在这段期间,黄道婆的故事可实在是艰苦啊,饱受夫家的折磨,日日都在干粗活、重活,一年到头都没有个停歇,穿不暖也吃不饱,诗歌手指都长满了冻疮,简直过着非人般的日子。

黄道婆《天涯织女》张钧甯剧照

春天来了的时候,有时候黄道婆犯了春困,一时倦乏未能及时早起,她的婆婆就马上扯着她的耳朵,揪着她的辫子,一边骂一边狠心地把她从硬板床上拉起来。夏季来临,有几天实在热得不行,黄道婆累得快要中暑了,实在支撑不住就想要去树荫下乘会凉透个气,这时要是被婆婆看见了,就会恶狠狠地冲到树荫下来,一棒头将累得无力的黄道婆赶到田地里去。

秋天来临,天气逐渐转凉,黄道婆穿得不够多,刚想把单衣翻成夹衣,只见婆婆一把将成捆的稻草塞至她手中,命令她赶紧搓绳,夹衣慢慢翻,等到下雪前都还来得及。直到冬季大雪严寒之际,全家都穿起了厚厚的棉袄,而黄道婆却还是单薄的一件夹衣,还没等到她将夹衣翻成厚厚的棉衣,婆婆就将几箩筐的棉花端到她面前,说现在才刚下雪并没有那么冷,雪融化的时候更冷,到那时再翻棉衣穿就行了。过了几日,黄道婆终于将棉花都剥完了,想着终于等到烊雪翻棉衣了,婆婆却说这会都出太阳了,再翻棉衣早已派不上用场,还是及时干活吧。

黄道婆的故事就是过着这样惨无人道的日子,饥寒交迫,一年到头都在干活,最终她终于忍无可忍,逃出了夫家的魔爪,寻求新的人生。

黄道婆墓

黄道婆作为元代一个土生土长的上海姑娘,她出生在上海,后来远赴海南学习纺织,学成归来又将先进的技术带回家乡,最终落叶归根。上海作为黄道婆的故乡为其建立了一个墓园与纪念碑,黄道婆墓就在纪念墓园之中,位于如今的华泾东湾13号,在徐浦大桥的外环线北面,自北向南坐落着,一共占地1.5亩多,纪念园中有两层台阶。

黄道婆墓

黄道婆墓的墓冢周围筑有半米高大理石围栏,形成一个圈,中间是椭圆状的石圈土墓,墓的正前方立有一块汉白玉碑。纪念碑的正面刻有“元黄道婆墓”,这字迹出自魏文伯之手,墓碑的背部刻的是黄道婆的墓志铭。整个墓碑的前方放置着长条形状的石桌、石凳用以供奉。在黄道婆墓的周围植有松树、杨树、槐树以及松树等等四季常青的树木,它的三面是白色的花窗滴瓦围墙相绕,墓冢的台阶用青砖铺设,整个墓地看上去十分庄严、简朴。

其实早在元代年间,就为黄道婆建立祠堂,但是经过世世代代的变迁,该祠堂历经沧桑已经残破不堪。于是到了1957年,上海政府决定重建该祠堂,并为其立一座纪念碑,背面的墓志铭赞咏了她的生平功绩,此后1962年有过一次重修,汉白玉石碑就是这年所建。1984再度进行重修,占地一千多平米,至1987年被列为市文保单位,对于世人纪念这位伟大的历史人物,学习她遗留下来的精神具有极大的意义。

革新家黄道婆

说到黄道婆,是一位十分了不起的人物,被称为中国纺织第一人,我们现在穿的以棉为原料的衣服的最初的技术就是她传承下来的,她在纺织这方面做出的贡献是有目共睹的。她通过不断的学习、实践、改进,对以往技术不良的地方进行革新,推动了整个生产进程。那么今天小编就好好的跟大家说一说这位革新家的故事。

黄道婆画像

因为其成就故后人都叫她黄道婆,但她的真名却无人知晓。她出生在南宋时期的长江之滨,童年并不愉快,亲人在混乱的年代都早早离她而去,小小年纪便要自己讨生活,跟着乡亲学习能养活自己的本领,但是已经有种植棉花,用棉花织布的技术,但还很落后。小黄道婆一下子就喜欢上了纺织,从此便跟纺织离不开了。刚接触纺织的黄道婆棉花弹得不好、织布也不精美,用手包棉花籽也比不上大人的手脚快,所以黄道婆一直都在想办法改变现状。后来在经过一段非人的童养媳生活后,黄道婆为了自己的纺织梦,搭船到纺织技术比较发达的闽广地区学习当地的织被技术。运气很好的黄道婆碰到热情好客的黎族姐妹,不仅把她当成亲姐妹一样照顾,还将当地的纺织技术倾囊相授,黄道婆心存感激,一直都很努力的学习。

在家乡安定下来后,带着技术回到家乡,革新了手剥的方法,采用铁辊碾,大大提升了纺织速度,技术也相应得到改进。

黄道婆的丈夫

相信很多看过《衣被天下》的观众都被剧中黄巧儿与林慕飞、万宁之间的情感纠葛深深出动,这部以黄道婆为原型的电视剧不仅讲述了黄道婆的生平故事,还添加了情感故事丰富剧情,此外舞台京剧《黄道婆传奇》则是加入了一条关于黄道婆与赵阿贵、张明谦之间的缠绵情路,那么抛开这些影视作品,真实历史中黄道婆的丈夫是谁呢?

《衣被天下》张钧甯饰演黄道婆

说起黄道婆的丈夫和她的婚姻,不得不承认这是一段十分悲凉的经历。黄道婆生于战乱年代,曾经富饶的江南地区也在外敌的践踏下沦为灾区,她小小年纪就失去了双亲,为了能够活下去,黄道婆只能到还算富足的人家给人做童养媳,她也就在这户人家遇到了自己的丈夫。

只可惜那样的情况,那有什么美满的婚姻感情可言,她不过是一个劳动苦力罢了,丈夫和婆婆都对黄道婆极其恶劣。她一年做到头,每天天还没亮就起床了,不仅要伺候丈夫的吃穿,还要服侍全家人的日常,下地干活与牛羊一同出归,小小年纪早已失去童年的快乐,甚至没有个人样。

说到底这只是一场买卖,并不是实质上的婚姻,黄道婆的丈夫从未给过她半丝温暖,甚至连日常的关怀都没有,还时不时的与婆婆一起虐待她,不给她吃饱、不让她穿暖,迎接她的只有没日没夜永远干不完的苦活、累活、脏活,最终黄道婆终于忍受不了这非人的日子,逃出了夫家的魔爪,也迎来了自己全新的生活面貌。

黄道婆功劳

丝绸是一种穿在身上很顺滑的布料,但价格昂贵,在古时候只有大户人家才能穿得起丝绸,平常人家大多数普遍穿以棉为原料织成的衣物。老百姓能褪下粗糙的麻布,穿上这种棉,就不得不得益于这位有着卓越贡献的纺织工——黄道婆。她是中国纺织第一人,她传承的纺织技术,推动了中国纺织技术的进程,黄道婆功劳非凡。

黄道婆纺织机实拍

黄道婆跟丝绸并无多大关系,她最大的成就还是在棉花上面。革新了手工剥棉花籽的方式,采用铁棍碾压,大大提高了速度,教人制棉工具和织崖州被的方法。她在很小的时候就开始学习织布养活自己,然后和纺织结下了不解之缘,一生都在为纺织技术奔波。年少的时候为了学习到更好的纺织技术,搭船南下到技术好的闽广地区。一个小姑娘,不惧危险,一个人跑那么远,只为学习到更好的技术,现在的年轻人有几个能做到。后来皇天不负有心人,她学到了技术,而且带着一份责任感,在家乡需要她的时候,毫不犹豫地回到家乡,将自己的所学,全数教给当地的人们,并进行推广。

为了提高速度,不再人力剥棉花籽,用轧棉机;改进了一尺长用手弹棉花的方式,运用弹棉弓,解放了人力,提升了产量;还改变了当时单一的织布,在布料上进行形式、花纹的改造,大大增加了布料的美感,使得棉质的衣物穿上既舒服又不失美感。纺织上的黄道婆功劳,没人能不认同。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无人机助力缅甸地震救援 中国救...   中国日报网4月2日电 当地时间3月28日,缅甸发生7.9级地震,多座建筑倒塌,曼德勒等城市成为重...
寻迹中国|外国博主走进河池 体...   河池市是广西最大的茧丝绸主产区,也是我国优质茧丝生产基地。从“东桑西移”到“东绸西移”,近年来,...
东帝汶留学生感受“舌尖上的河西...   来自东帝汶的留学生杰克拉已经在甘肃省张掖市河西学院留学一年,活泼开朗的她对于中国美食一直十分向往...
美国加征关税 全球一片反对   美国白宫计划4月2日宣布对贸易伙伴征收“对等关税”的措施。这被认为是美国本届政府影响范围最广、冲...
美国“关税讹诈”破坏世界经济稳...   美国利用关税手段在全球范围内进行讹诈,已成为世界经济最大的不稳定和不确定因素。面对美国人为制造的...
特朗普关税乱拳开打 为何美国自...   当地时间4月2日,美国总统特朗普在白宫宣布对贸易伙伴征收所谓的“对等关税”措施。此外,特朗普当日...
美国对进口汽车加征25%关税正...   新华社华盛顿4月3日电(记者熊茂伶)美国总统特朗普此前宣布的对进口汽车加征25%关税的措施3日正...
缅甸强震后已发生63次余震   新华社缅甸曼德勒4月3日电(记者张东强)缅甸气象和水文局3日发布报告说,截至当地时间3日8时30...
缅甸强震已致3085人死亡   新华社快讯:缅甸国家管理委员会新闻信息小组发布消息说,截至当地时间4月3日上午8时,缅甸强震已致...
华为、腾讯、招商局....大湾...   从“孔雀东南飞”到“百万英才汇南粤”  今天的广东  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  重视人才、渴求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