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景之治和贞观之治有什么相同点
文景之治 贞观之治
文景之治和贞观之治在中国封建王朝里都是有名的清明盛世。国家的社会生产力,国库的经济实力与平民百姓的生活水平都处于一个相对较高的状态。
唐太宗剧照
文景之治与贞观之治有很多的相同点。第一,这两个盛世的出现的前提保障是国家的统一;第二,文景之治与贞观之治产生的背景是由于王朝处于建立初期,汉朝和唐朝建立的原因是由于前任统治者的残暴,农民不满统治者的管理而举兵造反,并且最后造反成功了。这使得统治者认识到了农民力量的伟大,然后吸收前朝灭亡的教训,因此两朝的统治者都很善待农民。第三,文景之治与贞观之治最终的目的是为了加强中央集权,巩固统治者的利益。第四,文景之治与贞观之治都是我国封建社会难得出现的盛世现象,为之后汉朝和唐朝的繁荣强大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虽然文景之治与贞观之治的共同点很多,并且都促进了国家的发展。但它们还是有本质的区别,首先它们出现的具体朝代就不同,文景之治出现于西汉初期,而贞观之治出现在唐朝前期。其次,两者统治政策的侧重点是不一样的,文景之治侧重于“与民休息”和“轻徭薄赋”,贞观之治侧重于朝堂政治方面,所以这两个清明盛世出现的侧重点是不一样的。最后,文景之治处于封建社会的初步发展时期,而贞观之治则是处于封建社会的繁荣时期。
文景之治出现在哪个朝代
“文景之治”是一个盛世,但是却并不知道文景之治出现在哪个朝代,而且为什么要将其称之为文景之治呢?
汉文帝 刘恒
文景之治出现在西汉初期,因为创造这个昌盛之世的皇帝是汉文帝和汉景帝,所以后人为了称赞汉文帝和汉景帝创造出的盛世景象,便将他们俩在位的时期统称为“文景之治”。陈胜吴广发动的农民起义推翻了秦皇朝之后,国家又陷入了分裂的状态。在项羽和刘邦的楚汉之争中,刘邦获得了胜利,并建立了西汉皇朝。
但是由于长久的战争,整个国家社会生产力凋敝,百废待兴。因此刘邦在国家建立时,必须就得想办法让国家的经济发展起来,恢复社会的生产力,而秦朝因为农民战争才覆灭的前车之鉴,他深刻的认识到农民力量的伟大。于是他提出“轻徭薄赋”和“与民休息”的利民政策,并且降低农民赋税,劝民回家。这些举措让农民对汉室王朝有着极大的好感,农民的生产积极性被调动,整个国家的运转机制也开始回暖。汉文帝继承皇位之后,他沿袭了刘邦的利农政策,并且还在此基础上将“十五税一”改为“三十税一”,给予了百姓更多的优惠。
汉景帝是汉文帝的儿子,他的统治政策与汉文帝大体一致,都是以身作则,多次颁布利民,努力恢复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在汉文帝和汉景帝的四十年里,西汉的经济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峰,人口数量也急剧增多,国家内部一惩繁荣昌盛的景象。
文景之治出现的原因
西汉建立之后,统治者一直在想办法发展社会生产力。文景之治出现可以说是西汉王朝社会发展的一个趋势所在。那么文景之治出现的原因究竟是什么呢?
汉文帝刘恒 剧照
首先,汉文帝和汉景帝特别重视农业的生产发展,他们在继承汉高祖时期的“与民休息”的基础之上,更是多次下诏减免农民的田租和徭役。汉文帝更是将原本“十五税一”的低税率降至“三十税一”,极大的减轻了农民的负担。并且在劝课农桑,鼓励农业发展之外。还开放国家的山林川泽,鼓励农民发展副业,允许商业流通。其次,改革法律,他们废除了秦朝时期很多残忍的不人道的刑法,如连坐法和车裂等残忍的肢解肉体的刑法。还有,汉文帝和汉武帝特别的节俭,他们的衣食住行都以朴素简单为主,反对铺张浪费,两人在位总共四十多年,不曾有过大兴土木,劳民伤财的做法。
一个盛世出现的原因必然不是单一的,它与很多因素都息息相关。不可避免的是盛世的谛造者必须是勤勉的,品德高尚的。他们思考问题的方式不是片面的从自己出发的,而是要统筹兼顾到各个方面,然后做出最好的决策。所以说文景之治出现的原因,很大程度上与汉文帝和汉景帝的勤勉有着很大的关系,还有就是当时百姓刚刚经历过了战争,内心渴望安定的生活,而文帝和景帝给了他们这样一个机会,并且还附赠了许多优惠,百姓自然会抓住这个机会。民心所向,一个国家必将繁荣,而文景之治也就是这样出现的。
文景之治时间
文景之治时间是公元前167年至1前41年,是西汉王朝第五位皇帝汉文帝刘恒与第六位皇帝汉景帝刘启在位时出现的治世。
汉文帝
文景之治的时间分为两个时间段,汉文帝刘恒统治时期和汉景帝刘启统治时期。公元前180年汉文帝刘恒登基为帝,他沿袭了汉初“与民休息”的政策,并在此基础之上减免税赋,与周边国家和平共处,减免战事,实现“轻徭薄赋”。注重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带头在田间耕作,鼓励农民的劳动积极性,西汉原本衰弱的经济在文帝的种种举措之上得到了恢复和发展。在经过诸吕之乱后,文帝着手削弱诸侯势力,抑制豪强,加强中央集权,使国家处于一个相对和平的状态之下。这是文景之治的文治时期,这段时期的时间是公元前180年至公元前157年。
文景之治的景治时期,即汉景帝的在位时间是公元前157年到公元前141年。景帝刘启登基之后,平定了七国之乱,在文帝的基础之上更大限度的加强了中央集权。而且他与文帝一样亲自去农田耕种,以身示教。景帝继续推行文帝时期的轻徭薄赋和与民休息的政策,并且还允许本国与周边国家的贸易往来,利用贸易顺着赚取了不斐的收入,使得西汉经济达到了十分繁荣的地步。
因为是汉文帝和汉景帝在位期间共同取得的成就,所以后来的史学家便将此成为文景之治。也因此文景之治时间就是汉文帝与汉景帝的在位为帝的时间。
文景之治的结果
汉文帝和汉景帝在位时对于治理西汉王朝采取的措施,能被后人概括为“文景之治”,并赞扬它是中国封建社会史上第一个太平盛世,可见文景之治的结果是很好的。那么文景之治究竟为西汉的发展带去了怎样的结果呢?
景帝刘启剧照
西汉初年的时候,大的诸侯国内的人口数量差不多是一万户左多,小的不过五六百户。然而到了文景之世的时候,休养生息的政策使得很多流离在外的居民回到家乡,而且还有轻徭薄赋的政策,因此人口数量增长的特别的快。以至于几年之后,大的侯国之内的人口数量达到了三四万户,比之前翻了好几倍,小的候国内户口也增加了一倍之多。文景之世时,十分鼓励农业发展,对于农民的优惠更是一给再给,因此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很高,粮食的产量也增加了很多。在一段时间内,粮价爆跌,文帝采取了“贵粟”的政策,将多余的粮食收购存于库房。后据《汉书》记载,由于粮食过多,积压在粮仓之内,导致很多粮食腐烂不能够食用。人口数量的增加和粮食的过多从侧面反映了当时社会经济的繁荣。
然而,文景时期的一些政策虽然看似是对农民十分有利,然而受利更多的则是地主和商人。而文帝在政治上的决策不够果断,随任诸候国的成长,导致后来的七国之乱产生,威胁了国家政权。因此事物必有两面性,文景之治为西汉的发展奠定了殷实的基础,然而也为后来的统治埋下了祸根。
上一篇:清朝后期人物叶名琛简介
下一篇:关天培故居在哪里怎么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