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景之治的本质究竟是什么
创始人
2024-04-21 15:01:27
0

文景之治的本质究竟是什么

文景之治的本质

文景之治是中国历史上出现的第一个和平昌盛之世,每一个事物的出现都会有一个本质的原因,那么“文景之治”这个治世的本质是什么呢?

景帝刘启剧照

文景之治的创造是皇帝,皇帝作为一个国家的最高领导者,他们的目的就是为了维护自己的权利,因此文景之治的本质就是维护中央集权,巩固汉室政权。“文景之治”能够被后代的史学家称为治世,那么这就是说在汉文帝和汉景帝的共同努力下,西汉王朝不仅仅是政权统一,社会经济得到了快速的发展,更重要的是百姓尤其是农民的生活水平得到了很大程度上的提高,农民不需要每日为温饱问题而担忧,生活富足有余,这样子才能被后代学者所认同。

在古代中国的封建社会里,农民占有极大的比重。士农工商,在四大行业当中,农业的地位排行第二,因此大多数人除了士之外都会选择农民。因此判断一个朝代的政治经济水平如何,当时社会里的农民的生活状态是很值得参考的。

西汉建立的基础是农民战争的胜利,所以西汉的统治者们很清楚农民的力量,因此他们给予了农民许多的优惠政策,如减免税赋、休养生息等等。但这些并不是文景之治的本质,对农民战争的让步是一方面,更多的是统治们要巩固皇权,使得西汉王朝能够长治久安。因为他们是王朝初期的皇帝,深知权利的来之不易。

文景之治采用哪家学说

先秦之期,诸子百家,各个学说自成一派。一个国家要统一发展,则必然要有一个统一的文化。文景之治为西汉未来的大一统和发展奠定了深厚的基础,那么文景之治采用哪家学说呢?

黄老学说

文景之治采用了黄老之学。黄老之学是属于先秦时期的道家学派,创始人是黄帝和老子,他们主张无为而治。西汉初年,国家刚刚经历过一场战争,社会生产力遭到了严重的破坏,整个国家的经济体制很脆弱,百废待兴。而且秦朝实行的严苛峻法仍余威善存,民间百姓人心惶惶,综合这两方面的原因,统治者要想管理好这个国家,则必须要有一个相对稳定统一的局面。这个统一不是表面上国家统一,还包括经济,思想和文化等方面的。因此高祖刘邦决定采取黄老之学,实行无为而治,与民休养生息。而这一思想,在文帝和景帝时期得到了最好的运用。

黄老之学在“文景之治”上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利用“无为而治”的思想巩固皇权,汉文帝在国家的管理上很少去干预社会生活,只是管理国家的大体事务。二是实行重农抑商的政策,劝课农桑,减轻农民税赋,鼓励农业的生产和发展,反之加重商人的税赋,以保证国务的税收收入。三是轻徭薄赋,与民休息,这是黄老学说在文景之治中最重要的体现。西汉的社会生产之所以能够得到快速的恢复和发展,国家能够稳定的积累财富,与实行黄老常说有着很密切的关系。

文景之治是哪个皇帝

文景之治是指西汉初年的汉文帝和汉景帝在位期间做出的治世。因为汉文帝和汉景帝在位的四十年里政治稳定,经济发展的也比较快速,百姓生活安居乐业,所以后世人才将他俩统治时期称为文景之治。

刘恒 剧照

文景之治中的“文”是指汉文帝刘恒。刘恒是西汉第五位皇帝,他是汉高祖刘邦的第四个儿子,母亲是薄姬。在公元前196年的时候,陈豨叛乱被平定之后,汉高祖刘邦封为代王,迁居代国。在林心如和陈键锋主演的《美人心计》里,汉文帝刘恒的母亲薄姬因为容貌艳丽十分受汉高祖刘邦的喜爱,而且随着刘恒的渐渐长大,吕后担心刘恒威胁他儿子刘盈的帝位,于是便设计想要毒害刘恒,后未成果。刘恒随后前往封地代国,并佯装自己不学无术,实则胸怀大略,学识丰富。历史中的汉文帝在继位之后,以“黄老之学”作为治国的思想,励精图治,多次下诏减免农田赋税,减轻人民的负担,鼓励农业的发展。在这些举措之下,原本经济凋零的西汉,在经济上得到了快速的恢复,人口数量也上升,慢慢地西汉社会变得繁荣。

文景之治中的“景”是指汉文帝刘恒之子刘启,称“景”是因为刘启的封号是汉景帝。刘启在位期间,沿袭他父亲文帝的治国之策,并且还推行了“削藩策”,着手削弱诸侯的封地,平定了七国之乱,巩固了中央集权,维护了汉室王朝的统治。

所以不能说文景之治是哪个皇帝,因为文景之治是两个帝王共同创造的。

文景之治的内容

文景之治是指西汉王朝时期汉文帝刘恒和汉景帝刘启统治时期。西汉初年的时候,国家的经济衰弱,于是朝廷就推行黄老之治,改革当时的社会生产背景,采取了“轻徭薄赋”、“休养生息”的政策,给予百姓生产发展的时间。

汉文帝剧照

汉文帝在位期间十分重视农业的生产,因此在他做皇帝之后他就多次下诏劝课家桑,并且他还按照户口的比例来设置三老、孝悌、力田等荣誉善长的获得者若干名,时常给予他们奖励,以此来鼓励农业、手工业和养殖业的发展。此外,汉文帝还十分注意减轻人民负担,多次减免农民税赋,徭役也从每年一次改为每三年服役一次,并且还提高了服役的年龄。他下诏“弛山泽之禁”,开放国家的山林川泽给百姓使用,增加了农业的收入,促进了农业和商业的发民。汉文帝的种种举措,使得原本衰弱的社会经济逐渐恢复了原气,并且得到了快速的发展,人民的生活水平获得了极大的提高。

在刑法方面,文帝也做出了许多改革,比如废除了诽谤妖言法,连坐法等等,一改春秋时期“苛政猛于虎”的情景。汉景帝沿袭了文帝的这一些举措,并且增加有益于百姓的政策。因为汉文帝和汉景帝的生活十分的节俭,对于国家的开支十分有节制,这也使得贵族官僚们不敢太过奢侈,使得“休养生息”的政策得到了很好的实行,减轻了人民的负担。在文帝和景帝的治理下,百姓生活安居乐业,民心稳定,社会经济获得了显著的发展,中国社会进入了一个太平盛世,因此后来的史学家称其为“文景之治”。以上便是文景之治的内容。

文景之治的表现

“文景之治”是中国封建历史上的一个太平盛世,在汉文帝与汉景帝的努力下,西汉社会的社会生产力水平达到了一个空前的高度,百姓的生活质量也提高了很多。

汉景帝

文景之治的表现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轻徭薄赋,该时期的田赋税率是两千多年封建中国田赋税率最低的时期。汉文帝刘恒登基后,沿袭了汉高祖刘邦减轻田赋税率的做法,进一步降低了农民田租的税率,按照“三十税一”的原则征税。

第二,鼓励生产发展,多方面提高国家财政收入。汉文帝不仅重视农业发展,多次下诏减免税赋并且给予农民各种优惠政策鼓励农民发展生产,而且同时注重工商业的发展,他开放国家的山林川泽,让百姓发展副业。文帝废除了过关用传制度,方便了商品在市场上的流通贸易,景帝则恢复与周边各民族的通关市,加强与外族的贸易往来。商品经济的发展,工商杂税的收入极大的提高了国库的财政实力。

第三,倡俭抑奢。汉文帝与汉景帝本身都是非常节俭的人,不同于秦始皇时期的大兴土木,他们自己平时的服饰都以简朴为主,在位期间没有乱花过一分钱。第四,抑制豪强。西汉初年,高祖刘邦为了发展经济提出了“与民休息”的政策,但在这个政策下却出出现了很多豪强地主,原本给农民的优惠政策,结果豪强地主却是获得最多的。为了保护社会的安定,稳定民心,文帝和景帝就接受了朝臣的建议采取了抑制豪强的措施。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无人机助力缅甸地震救援 中国救...   中国日报网4月2日电 当地时间3月28日,缅甸发生7.9级地震,多座建筑倒塌,曼德勒等城市成为重...
寻迹中国|外国博主走进河池 体...   河池市是广西最大的茧丝绸主产区,也是我国优质茧丝生产基地。从“东桑西移”到“东绸西移”,近年来,...
东帝汶留学生感受“舌尖上的河西...   来自东帝汶的留学生杰克拉已经在甘肃省张掖市河西学院留学一年,活泼开朗的她对于中国美食一直十分向往...
美国加征关税 全球一片反对   美国白宫计划4月2日宣布对贸易伙伴征收“对等关税”的措施。这被认为是美国本届政府影响范围最广、冲...
美国“关税讹诈”破坏世界经济稳...   美国利用关税手段在全球范围内进行讹诈,已成为世界经济最大的不稳定和不确定因素。面对美国人为制造的...
特朗普关税乱拳开打 为何美国自...   当地时间4月2日,美国总统特朗普在白宫宣布对贸易伙伴征收所谓的“对等关税”措施。此外,特朗普当日...
美国对进口汽车加征25%关税正...   新华社华盛顿4月3日电(记者熊茂伶)美国总统特朗普此前宣布的对进口汽车加征25%关税的措施3日正...
缅甸强震后已发生63次余震   新华社缅甸曼德勒4月3日电(记者张东强)缅甸气象和水文局3日发布报告说,截至当地时间3日8时30...
缅甸强震已致3085人死亡   新华社快讯:缅甸国家管理委员会新闻信息小组发布消息说,截至当地时间4月3日上午8时,缅甸强震已致...
华为、腾讯、招商局....大湾...   从“孔雀东南飞”到“百万英才汇南粤”  今天的广东  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  重视人才、渴求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