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上丝绸之路的途径了哪些国家
海上丝绸之路的途经国家
“海上丝绸之路”自从秦汉时期开通以来,就一直是沟通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的一座重要桥梁,而对于东南亚地区来说,它自古就是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枢纽和组成部分。那么海上丝绸之路的途经国家又有那些?分别是哪些国家呢?
海上丝绸之路线路图
我们都知道‘丝绸之路’是当时对中国与西方所有来往通道的一个统称,但实际上并不是只有一条路。除了陆上交通以外,还有一条就是经过海路到达西方的路线,而这就是所谓的海上丝绸之路。其次,海上丝绸之路主要有两条航线,他们分别是东海航线和南海航线,其中,东海航线主要是前往日本列岛和朝鲜半岛,而南海航线主要是往东南亚及印度洋地区。在宋朝时期以前东海航线主要由宁波进出港,而南海航线则主要由广州进出港。那么到底海上丝绸之路的途经国家有多少呢?
经过相关资料的了解,我们得出海上丝绸之路的途经国家具体是这些:主要是由泉州或广州开始启航,在途经海南岛、环王国(今越南境内)、门毒国、古笪国、龙牙门、罗越国、室利佛逝、诃陵国、固罗国、哥谷罗国、胜邓国、婆露国、狮子国、南天竺、婆罗门国、新度河、提罗卢和国、乌拉国、大食国、末罗国、最后到达三兰国。相信大家通过上面的了解,对海上丝绸之路的途经哪些国家应该是有所了解了吧。
海上丝绸之路三大港口
我们都知道,作为我国重要的贸易通道,海上丝绸之路的繁荣,不仅仅开辟了国与国之间的文化与物质交流渠道,而且还加速了世界经济、科技以及社会的发展,同时还增进了各国人民的友谊。对于海上丝绸之路的开拓与发展,在丝绸之路上的三大港口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那海上丝绸之路三大港口具体是哪几个呢?
广州港口图片
通过相关资料的解读,我们了解到了海上丝绸之路三大港口分别是指广州、泉州、宁波这三大港口。下面就让我们具体来了解一下。
第一就是广州,关于广州这个港口它可以说是历史上唯一一个经过两千年而长盛不衰的一个大港。在历史上,广州在3世纪30年代的时候,它就已经成为了海上丝绸之路的主要港口,并且它凭借着自身所拥有的海上交通这一优越条件,成为了中国贸易往来的发源地。
第二就是泉州,泉州是在元代时期的时候成为了世界上的第一大港。首先泉州主要是位于福建的南部,在它的东面是浩瀚的东海,它的北、西、南面是大山。除此之外,泉州这一代土地肥沃,物产比较丰富。在唐末五代的时候,泉州的造船业就已经是相当大的规模了。而且它还与台湾海峡相接,拥有纯天然的良港。
第三就是宁波,对于宁波这一港口来说,它可以说是经久不衰的东南大港。它地处东海之滨,甬江也是比较宽阔,河床发育比较稳定,在它的内河航运可以说是四通八达,地方平坦富饶,港市地理条件也是相当的优越。
海上丝绸之路遗址
对于海上丝绸之路来说,它已经延续了将近2000年的时间,成为了历史活动以及东西方文化经济交流的一个重要载体。丝绸之路中的多个起点、多条航线,都具有着不同程度上的地位和作用,当然,关于海上丝绸之路遗址也是相当的备受重视。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海上丝绸之路遗址。
海上丝绸之路-玉门关遗址
我们都知道,海上丝绸之路的线路,其跨度就近有5000公里,其中的沿线遗址中就包括了中心城镇遗迹、商贸城市、以及交通遗迹、宗教遗迹和关联遗迹等5类代表性遗迹,共有33处,而申报遗产区总面积就有42680公顷。
据相关了解,丝绸之路在中国境内就有22处考古遗址以及古建筑等遗迹,其中就包括河南有4处遗址,陕西有7处、甘肃有5处、新疆有6处。在周边国家的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的境内就各有8处和3处遗迹。而关于海上丝绸之路中的三大港口:广州、泉州、宁波也在2006年的时候被列入了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中。在2012年的时候,我国联合申报的丝绸之路城市遗址就扩增到9座城市,并再次被列入到了世界文化遗产的预备名单中。截止到2014年的时候,海上丝绸之路所申报的遗址城市共有九座城市,其中就包括了50个遗产点。可想而知,海上丝绸之路对于我国以及其他国家的重要性,它带动的不仅仅是不同文化的交流碰撞,更是推动了世界的进步与发展。
汉代海上丝绸之路
海上丝绸之路,是我国古代时期与世界的其他地区进行经济往来以及文化交流的一条海上重要通道。关于它的历史可以说是非常重要的。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汉代海上丝绸之路的发展状况。
海上丝绸之路
据相关资料的表明,在西汉中晚期和东汉时期的时候,海上丝绸之路开始真正形成并开始发展。在西汉时期的时候,南方的南粤国与印度半岛之间的海路就已经开通了。在汉武帝时期,由于汉武帝成功灭掉越国后凭借着海路从而拓宽了海上贸易规模,也就是在这个时候,海上丝绸之路开始得于真正兴起。在《汉书-地理志》这本书中就记载过当时的海上贸易航线:主要从徐闻、合浦这里出发,途中经过南海从而进入马来半岛、暹罗湾、以及孟加拉湾,最后在到达印度半岛南部的黄支国和已程不国。关于这一记载,可以说是目前关于海上丝绸之路的最早记录。
记得在东汉的时候还曾记载过于罗马帝国的第一次海上丝绸之路的往来,其中说道:当时东汉的商人通过海路来到广州进行贸易,主要是要运输丝绸、瓷器通过海路由马六甲海峡经苏门答腊来到印度,在这里交易后,在购买一些香料和染料运回中国。反之印度等一些国家则将这些丝绸,瓷器转辗运到其他各个国家。对于这一次的贸易往来,标志着真正意义上的海上丝绸之路开始形成。
宋代海上丝绸之路
关于“海上丝路”这一个历史事件,可以说它是在古代文明与河海文明相互影响的过程中形成的,它经历了漫长而且线路不断变化、反复的一个过程,也是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过程。下面就让我们一起了解一下宋代海上丝绸之路的发展情况。
海上丝绸之路
我们都知道在宋代的时候,造船业和航海技术就得到了明显的提升。其中指南针在航海中的应用,使得中国商船的远航能力大为加强。与此同时宋朝于东南沿海国家绝大多数都保持着良好的关系,而广州在这个时候已经成为了海外贸易的第一大港。其中的“元丰市舶条”则标志着我国古代外贸管理制度开始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对于私人海上贸易则也是在政府鼓励下得到了极大程度的发展。后来,为了防止钱币向外流,于是南宋政府在公元1219年的时候下令将钱币改为以丝绸、瓷器等物品来交换外国的舶来品。于是就这样,中国丝绸以及瓷器向外传播的数量开始变得越来越多,而运输范围也是扩大了许多。
宋代的海上丝绸之路的发展,不但增加了朝廷的财政收入,并且还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宋代的经济发展,并且还为中外的文化交流提供了便利条件。后来,在元代的时候,积极鼓励海外贸易,使得我国对外贸易的版图扩大了不少,还制定了一系列的外贸管理法则。而这一时期的海上丝绸之路发展开始进入鼎盛时期。
海上丝绸之路的由来
我们都知道,海上丝绸之路是我国重要的海上贸易通道。它不仅带动了不同文化的交流与碰撞,还直接推动了世界的进步和发展,也使得国际化视野的开放交流更加方便。下面就让我们了解一下海上丝绸之路的由来。
海上丝绸之路的图片
我们都知道,海上丝绸之路指的是古代时期的中国与世界其他地区进行经济文化交流交往的一条海上通道。曾在2000多年前的时候,这条以中国徐闻港、合浦港等多个港口为起点的海上丝绸之路就成为了世界性的贸易网络。
关于“丝绸之路”的这个名字,曾在1877年的时候就被德国著名的地貌学地质学家李希霍芬提出。它原本指的是中西大陆上的通道,其中的主要贸易就是丝绸,所以才取名为“丝绸之路”,在后期的时候才被延伸为“海上丝绸之路”。关于海上丝绸之路的发展可以范围五个阶段:第一就是秦汉时期、丝绸之路的成型阶段;第二就是魏晋时期、也就是丝绸之路的发展阶段;第三就是隋唐时期、丝绸之路的繁荣发展时期;第四就是宋元时期、丝绸之路的鼎盛时期;第五就是明清时期、丝绸之路开始由盛转衰的时期。
记得在在唐朝中期以前的时候,中国对外的主要通道是陆上丝绸之路,但是后来由于战乱以及经济中心的转移,使得海上丝绸之路成为中外贸易的主要通道,经过不同时代的发展,于是“海上丝绸之路”就成为了约定俗成的统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