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小说家刘鹗和太古学派是什么关系
刘鹗和太古学派什么关系
刘鹗是一位非常有名的小说家,他是出自一个官僚家庭之中,可是却并不喜欢应试之类的文字和文章,从小就秉承加血,一直在研究数学和医学等方面的知识,后来又致力于教育等方面,有了很大的成就,在清朝时期很多人在提起刘鹗的时候都会想到太谷学派,并且认为刘鹗和太谷学派关系十分的密切,那么刘鹗和太古学派什么关系呢?
刘鹗图片
关于刘鹗和太古学派什么关系,还要从他的经历开始说起,他在很早的时候就开始对太谷学派十分感兴趣,是这个学派的忠实信奉者,太谷学派的创造者是周太谷,他有一个非常出众的弟子,这个人名字是李光炘,而刘鹗正是他门下最为出色的弟子之一,深受他的喜爱。而刘鹗对于师傅也是十分重视和尊重的,他曾经给好友写过一封信,信中说道曾经有件事不和李光炘的心思,这件事让他经常夜不能寐,直到后来改正了才安心。
另外刘鹗和太谷学派的关系密切也在他著名作品《老残游记》中有所体现,他曾经在书中借他人之口宣传过太谷学派的精神,在他看来宋儒中理学有许多不近人情的地方,而在为人处事等也要以人们的感情作为根据才好,他也认为不管是儒还是释或者是道最后告诉人们的道理都是一样的,主要就是引导人们向善。总之刘鹗的一生和太谷学派都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不管是他的思想还是为人处世,以及他的作品都受到了太谷学派的重大影响。
刘鹗是哪个朝代的人
刘鹗是历史上著名的小说家,为中国小说事业做出了巨大的贡献,那么刘鹗是哪个朝代的人呢?
刘鹗雕像
根据资料显示,刘鹗是清代人,他的原名叫孟鹏,字云,他出生在官宦人家,可是他并不喜欢朝廷设置的科场制度的科目,反而喜欢学习其他的方面的东西,因此他主要研读数学、医学、水利、音乐等和科举科目毫无相关的东西。刘鹗从年轻的时候就南宗李光祈的后人为师,并穷尽一生致力于以“教养”作为大纲,极力支持发展经济,人富了再来教育下一代,国家以养民为本的太谷学说。
虽然他如此不喜欢科考的科目,但是他还是参加了科考,可是考试落榜,他又将目光投向了医学和做生意,然后在光绪十四年的时候,他参与朝廷治黄工程,并在这个工程里成绩非常的突出,后来他在八国联军侵略中国的时候,刘鹗向联军买了一个仓库,并把这个仓库用来储存粮食用来赈济北京的饥民。可是朝廷却以他私自设置粮仓问罪,并把它发配充军到新疆,但是好景不长他死在了乌鲁木齐。刘鹗最大的贡献不在于他不仅帮助了饥民,还在于他用一生来投资教育事业,从而实现太谷学的“教养天下”的目的。
关于刘鹗是哪个朝代的人这个问题的答案是清代,刘鹗对当时的清朝做出了很大的贡献,而他本人也因为太谷学说几经精神崩溃却从来没有放弃过。
刘鹗的书斋名为什么叫抱残守缺宅
刘鹗是清代著名的小说家,并对当时的社会做出了一些贡献,他虽然不喜科考的科目,但是却也致力于算数、医学、音乐,可是刘鹗的书斋名为什么叫抱残守缺宅呢?
刘鹗图片
其实这个名字的来源很大程度上和他的嗜好有关,他非常喜欢收集古物,特别喜欢收集残缺的古物,甚至到了痴狂的地步,所以他给他的书斋取名叫抱残守缺宅。他给他的书斋去这个名字并不是为了给他自己脸上抹黑,而是为了展示他队古物的喜爱程度。刘鹗之所以对古物那么喜欢,是因为他认为那些有着残缺的古物历经沧桑,充满了故事和时间感,是非常有价值的。
刘鹗对残缺古物的喜爱已经到了不可自拔的地步,甚至有人说他竭尽全力去得到古物,不经营农田,也不生产,只以得到古物为一生的追求,由此可以见得刘鹗酷爱古物到了痴迷的地步。
但是由于刘鹗对古物的喜爱,因此他放弃了很多东西,也让他变成了一个好逸恶劳的人,让他在人们心中的名誉受到了极大的损伤,并且丢掉了作为小说家所具备的一些品质,所以刘鹗的书斋名叫抱残守缺宅本意不是给他脸上抹黑却因为他嗜古成性不从事劳动因此真的是给他脸上抹黑了。
从以上的描述可以清楚的看出刘鹗的书斋名为什么叫抱残守缺宅了,他之所以取这个名字是用来表达自己要以追求这些残缺的古物来作为他的志向和追求。
清代刘鹗
清代刘鹗出生于江苏一个封建官僚主义的家庭,从小就得到了名师的悉心的教导。他学识渊博,涉及的领域比较广泛,在算数,医学和治河等方面都有研究并且都有显著的成绩,被海内外的学者称为数学家,企业家,小说家等等,他也被认为是中国近代史上的“通才”。
刘鹗图片
清代刘鹗十七岁以前,大多数都跟随着父亲。在他十七岁时,他娶了他的妻子王氏。并且在河南游历,游历期间也交了很多的朋友。二十岁那年的五月份他游历苏州,八月去南京参加乡试,可惜落榜,于是他就回到淮安专心研究经世的学问。之后他的第一个儿子出生,次年,他迎来了他的第一个女儿。二十二岁时,刘鹗娶了侧室衡氏,婚后一年,他潜心研究测量,算数,绘图等等方面的知识。在他二十五岁时,他的第二个儿子出生,不幸的是,他的父亲生病了,这让在扬州读书的他不得不回到淮安。 三十一岁时,他在上海开设了石昌书局,这也是中国石印的开始。
四十七岁的时候刘鹗攥写了《老残游记》第一回至第十四回。这本著作受到广大人民的称赞,是十大古典白话长篇小说之一,也被誉为中国四大讽刺小说之一。 同年,为了浙江煤矿的事情,刘鹗在报刊上发表辩论,因为沈荩因揭露“中俄密约”的事情,遭逮捕。最后,为了避难逃到了上海。五十二岁时,清王朝廷下令将刘鹗革职,从此不再叙用。次年的七月初八刘鹗中风,并在当天死亡,家人将其遗体运回了淮安。
刘鹗甲骨文刘鹗,江苏人,因为著作《老残游记》一书而闻名。《老残游记》是晚清四大讽刺小说之一,特别是其中人物的刻画和艺术的描绘是有相当高的水平,胡适和鲁迅对这本书都有很高的评价。那么刘鹗甲骨文是怎么一回事呢?
刘鹗图片
刘鹗精通医学,水利,算数等方面的知识,有段时间,还曾在上海行医,后来他又转而涉足金石学领域,他和王懿荣关系十分密切。王懿荣去世以后,他的家人为了还清债务,就把王懿荣生前留下的甲骨卜辞都转让给了刘鹗。一时间,刘鹗成了继王懿荣之后最大的甲骨收藏家,他一共收藏了将近有5000余片。
1903年,在罗振玉的帮助下,他出版了中国第一部甲骨文的著录叫做《铁云藏龟》(原刊本有刘鹗自序) ,这部著录它很大程度上扩大了甲骨文资料的范围,并且为古文学家研究甲骨文创造了机会,标志着甲骨文从古董时期向金石时期的进入,这在甲骨文的历史上创造了不可磨灭的功劳。 刘鹗在自己的自序中提到了自己甲骨文字和王懿荣收藏甲骨的过程,还有文字的发展过程,这对后人了解和认识甲骨文有很大的帮助。
有很多研究专家认为,刘鹗的贡献并不是因为他发现并且收藏了许多的甲骨文,也不是因为他破译了许多甲骨文字,而是因为他将甲骨文积极的介绍给其他学者,让更多人对甲骨文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所以说刘鹗甲骨文之间有着很深的渊源。
刘鹗故居
刘鹗是清朝末代时期非常著名的小说家,他的名气非常的大,他的一生都在发展太谷学说,为了这个终身的理想,他开始从事实业,并且为了教育投入了很大的精力和资金。
刘鹗图片
如今刘鹗已经离开人们很多年了,而刘鹗故居却一直被人们完好的保存下来。据说刘鹗故居本来是他的父亲买下来的,在淮安城的西街上,在这个地方的冬眠是金刚社巷,而西面也距离地藏寺很近。后来刘氏一系的后人曾经见过相关的房契,这才直到原来这里的主人姓廖。
刘鹗原本是镇江地区的丹徒人,后来因为家庭贫困并没有相关的产业,他的祖辈人曾经做过官,但是却表现的非常清廉,所以也没有产业,最后是他的祖母将积攒多年的银子拿了出来,这才将刘鹗故居买了下来。进了刘鹗故居之后,可以看清整个建筑是由花园、正宅和其他的一些房屋组成,总共算起来房屋有一百四十多间。
另外刘鹗的故居还具有非常鲜明的建筑特点,在大门以西的地方有四间并排的房子,紧紧挨着大门的是门房,之后的另外三间则是轿厅。在建筑的中间有一个非常大的院子,正对着大门还有一堵白色的影壁,墙壁的中上方有个镂龙的砖雕。另外大门在这影壁的南面则是人们常常说的二门,门墙看上去也是用水磨砖组成。在二门的两边则各有一个石鼓,上面还有着三头小狮子和一个小的石球的浮雕,看上去十分的贵气。
上一篇:会昌灭佛是什么时候的事
下一篇:会昌灭佛的原因包括哪些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