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思想家张载的思想分析
创始人
2024-04-19 09:31:30
0

北宋思想家张载的思想分析

张载的思想

《张载的思想》这本书是在2010年出版的,作者是来自美国的葛艾儒。这本书是西方人研究张载思想的第一部专著,他们的目的就是重新构建张载的哲学体系。书中深入地分析了张载的一些思想,关于人,关于宇宙,圣人的理想和如何成为圣人等。

《张载的思想》封面图

这位美国作者,从精读张氏著作入手,将张载的哲学概念提取出来,然后再用文字将这些概念串起来。书中除了研究张载的一些思想之外,还涉及到了十一世纪的学术思潮。在正文的第一章,就主要介绍了十一世纪的学术坏境。提出了当时知识分子达成共识的一些假设和关注的问题。

从新儒学运动,张载的对手如何胜出,到后来十三世纪时新儒学怎么成为正统思想,像这样的问题,在《张载的思想》中全部都有介绍。张载是中国在十一世纪时期的三大哲学家之一,在儒学萧条的那个年代,张载和他的同道们努力地再次兴起圣学。难得的是他们所创造的哲学,为一直到十九世纪都占据着统治地位的新儒学打下了基础。

《张载的思想》一共有五章,分别是十一世纪的学术坏境、天地、人、圣人。第一章我们大致已经了解过了,在第二章天地篇中,主要就是气、阴阳、天、神这四个的方面的研究。第三章人这一篇幅中,主要就是天性、“気”质之性、解决之道等内容,张载的大部分思想都是这一个部分的。第四章就是讲圣人是什么,圣人又是做什么的。第五章就是结论。

张载 横渠易说

张载是北宋时期我国儒学发展到一定程度之后,出现的“新儒学”即理学的的主要创始人之一,他和周敦颐、邵雍、程颐程颢兄弟被后世称为“北宋五子”。张载的思想和学说对于后世起到了非常大的影响。张载一生留下了很多的著作,主要有《正蒙》、、《经学理窟》、《宠文集》、《横渠易说》等,其中的《崇文集》一书已经失传了。在这些著作中,除了体现他思想精华的《正蒙》之外,张载《横渠易说》也是一部研究他的思想非常重要的著作。

张载祠堂雕像

《横渠易说》这本著作是他早年所编写的著作。要论这本著作和他的《正蒙》之间的关系的话,那应该是继承和发展的关系了。张载在这本著作中主要体现的是他的三个哲学观念。先来看第一个——太极观。张载的太极观念和另一个概念“太虚”。在他看来,“太虚”是无形无象的,凭人的肉眼是无法观察到的,但是仍然可以通过一种事物来间接认识“太虚”,这就是太极。他把太虚之气称为了太极,因为这样做能够更清楚明白地说明太虚是何物。

张载之这本书中体现的第二个观念是“神”的由来。这里的神指的并不是我们通常所了解神仙鬼怪,也不是说人类的精神意识,而是指自然界中的微妙变化,也可以说是事物变化的内在动力。

至于第三种哲学观念,则是指“时中”。在张载看来,“时中”指的是君子的言行要随着时间和场所的变化而变化,不能永远都是一副言行,不然就无法行“中庸之道”了。

张载《横渠易说》是了解他的易学思想的重要著作,也是他留给后人的宝贵文化财富。

张载天人合一

张载是中国思想发展史上提出“天人合一”的第一人,这一命题是他在批判佛教时明确提出来的。张载天人合一思想在他的各个著作中都有体现,比如在《正蒙》中,就有“爱必兼爱。”之后又提到:“物无孤立之理。”这些就是指事事物物都互相联系。

张载画像

张载的《西铭》中有一句话:““故天地之塞,吾其体;天地之帅,吾其性;民吾同胞,物我与也。”这句话主要概括了张载“天人合一”思想的层次和角度。层次分别是天人一气、天人同本、天人和谐这三个,而角度则是本体论、伦理观、价值观这三个。张载就是通过这六个点来论证他的“天人合一”思想的。

张载“天人合一”思想的内容多而杂,而且在张载其他思想上,也有“天人合一”思想的痕迹。张载的天道观中,表达了“太虚”本体论,这是他“天人合一”理论的奠基。张载的人道观中,主要讨论了“任性”。张载认为为人的本质之性是“天地之性”,而“天地之性”是本于“太虚”本体之性,所以人有与天相同的本质。这是“天人合一”思想的基础。

“虚”与“气”之间的关系是张载天人合一指向的实现前提和理论基础。张载的哲学理论中,气是真实存在的,这已经得到了大家的认同。但是“太虚”是否存在,现在还有许多分歧。张载的“天人合一”思想代表了人与自然和谐观念的最高水平。

张载为生民立命

张载为生民立命出自北宋时期著名的思想家,理学的创始人之一张载流传千古的名言“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这段名言对后世产生了十分重大的影响,也体现和总结了张载的思想学说和终极理想。这段名言被当代著名的哲学家冯友兰称为“横渠四句”,这个名称的由来其实很简单,因为张载出生在现今的陕西眉县横渠镇,被人叫做“横渠先生”,于是得名。

张载雕像

下面我们来看一下这句话的具体含义。如果对这句话进行直译的话,应该就是“为天下的百姓确立安身立命的价值观和精神追求”。这样理解大体是正确的,因为这句话中的“生民”的确可以用来指人民大众,而“命”则可以理解为民众的命运。其实这里涉及到了儒家一直关注的“安身立命”的话题,也有不同的命运观之间的碰撞。在古代很长的一段时间里,被大众广泛接受的命运论是这样的:认为命运是上天早就决定的东西,人是不可能违抗上天决定的命运的,只能任由上天主宰自己的命运。但是张载对命运做了全新的解读:他认为人有两种命运,一种就是不可更改的命运,比如生死、贫富等;而另一种命运则完全是有个人的意志来决定的,比如说学识、修养、价值观等。换句话说,就是人通过自己的努力,是可以在精神价值方面掌握自己的命运的。因此,这句话最准确的解读就是要使民众接受教育,掌握各种知识,由他们自己来决定之后的命运,以此来确立生活的意义和精神价值观念。

这就是张载为生民立命的主要内涵,他给我们最大的启发就是人是可以扭转自己的命运的,因为人有无穷的潜力和力量。

张载认为读书目的

在现在这个愈来愈浮躁和光怪陆离的社会中,有很多人被忙碌的生活和工作节奏所困扰,从而变得越来越麻木和迷茫,他们已经忘记了自己当初所接受的教育,整日如同行尸走肉一般在这个社会中奔波,却不清楚自己到底为何这样做的理由和意义。因此,我们很有必要从古人的著作和思想中汲取智慧,从而使我们更加清楚地知道认识和了解自己,下面我们就来看一下北宋著名思想家和教育家张载认为读书目的到底是什么。

张载雕像

第一点,在张载看来,学习和不学习的人最重要的区别在于是否能够通过自己的努力达到使自己每天都能有所进步的目的。具体来说,不读书的人最多只能在道德方面加强修养,最多也就能成为一个善人信士,不可能成为真正的圣人君子。而要成为圣贤之人,那么读书是一个不可缺少的环节。张载认为“智”是学习的人所独有的特质,只有将仁义和睿智结合起来,才能真正领悟并达到圣贤所处的境界。

然后是第二点,张载认为读书不只是获得一些具体的知识,更重要的在于通过读书领悟哲理并改变我们的本心。通过阅读大量的经典著作,可以让德行爆出不懈怠的状态。此外,从书中所领会的义理就像是一座通往圣人的桥梁,可以让人离圣人的境界越来越近。

以上就是张载认为读书目的的主要内容,通过他的一些学说和思想,给我们现代人的最重要的启示就是:读书是一个人认识自我,追寻自己的人生目标所不可或缺的手段。圣人是一个很难达到的境界,但通过读书我们可以变成一个更好的自己。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无人机助力缅甸地震救援 中国救...   中国日报网4月2日电 当地时间3月28日,缅甸发生7.9级地震,多座建筑倒塌,曼德勒等城市成为重...
寻迹中国|外国博主走进河池 体...   河池市是广西最大的茧丝绸主产区,也是我国优质茧丝生产基地。从“东桑西移”到“东绸西移”,近年来,...
东帝汶留学生感受“舌尖上的河西...   来自东帝汶的留学生杰克拉已经在甘肃省张掖市河西学院留学一年,活泼开朗的她对于中国美食一直十分向往...
美国加征关税 全球一片反对   美国白宫计划4月2日宣布对贸易伙伴征收“对等关税”的措施。这被认为是美国本届政府影响范围最广、冲...
美国“关税讹诈”破坏世界经济稳...   美国利用关税手段在全球范围内进行讹诈,已成为世界经济最大的不稳定和不确定因素。面对美国人为制造的...
特朗普关税乱拳开打 为何美国自...   当地时间4月2日,美国总统特朗普在白宫宣布对贸易伙伴征收所谓的“对等关税”措施。此外,特朗普当日...
美国对进口汽车加征25%关税正...   新华社华盛顿4月3日电(记者熊茂伶)美国总统特朗普此前宣布的对进口汽车加征25%关税的措施3日正...
缅甸强震后已发生63次余震   新华社缅甸曼德勒4月3日电(记者张东强)缅甸气象和水文局3日发布报告说,截至当地时间3日8时30...
缅甸强震已致3085人死亡   新华社快讯:缅甸国家管理委员会新闻信息小组发布消息说,截至当地时间4月3日上午8时,缅甸强震已致...
华为、腾讯、招商局....大湾...   从“孔雀东南飞”到“百万英才汇南粤”  今天的广东  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  重视人才、渴求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