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走李渊起兵时的路线
创始人
2024-04-19 07:30:22
0

重走李渊起兵时的路线

李渊起兵路线

李渊起兵,可以说是隋朝末年各方势力展开的一场关于权利争夺的战争,这场战争最终以李渊取得胜利,攻占长安为最终结局。那么在部署这场战争时,李渊起兵路线是怎样的,是由谁制定的李渊起兵路线图?李渊起兵路线又在实际的战争中取得了怎样的效果?

李渊剧照(中)

在历经了一系列的准备工作后,在隋大业十三年即公元617年6月,李渊终于决定自太原出兵,由于西河郡的固守城池,李渊派出李建成、李世民攻打西河,只花费了短短9天时间便攻占了西河郡,而后继续进发,但在霍邑遭遇了强敌宋老生,为了能够攻克霍邑李渊又重新规划了起兵路线,将大军兵分为三路,进行联合攻击。

首先,李渊封长子李建成为陇西公,从城东出发向宋老生军发起全面攻击,而后与城南军会合;其次,李渊封次子李世民为敦煌公,从城南向宋老生军发起全面进攻,而后与城东军会合;最后,由李渊亲自出任大将军,率领三万兵力从城南摔着众人直接冲向宋老生军队,从背后夹击宋老生军队,三路军队通过通力协作,大破宋老生军队,霍邑被攻克。

攻克霍邑之后,李氏军队仍然兵分三路,向汾水、绛郡、龙门进发,取得胜利后会合至河东处,李渊军队向自朝邑进发,目标攻取长安,李建成部门进驻丰仓,李世民军队经高陵迂回至长安。

李渊制定的起兵路线图在实际战斗中取得了相当好的效果,结合分兵作战的战略,大大缩短了对抗的时间,有效的迷惑了敌方,为长安的胜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李世民为何劝李渊起兵造反

翻阅典籍,可得知李渊是一名胸怀大志之人,且有一颗忠君报国之心,但事实上,最后推翻隋炀帝以及隋朝的人也正是李渊。那么李渊为何要推翻隋炀帝,李世民为何劝李渊起兵造反?

李世民

作为臣子,李世民同样有一颗爱国之心,作为儿子,李世民是一位孝子,那么李世民劝李渊起兵造反又是基于什么原因,李世民又是如何劝说李渊起兵造反的呢?

要弄清楚李世民为何要劝李渊起兵造反,就必须弄清李渊起兵造反前隋炀帝与李渊之间的关系如何,以及整个隋朝的局势如何?

首先,隋炀帝对李姓的大臣是十分反感的,这主要是起因于民间的一个流言“李氏当为天子”。为此,大多数李姓大臣均遭到了隋炀帝杨广的毒手,李渊为迷惑隋炀帝,只能表露出沉迷声色的假象。

其次,农民军的不断起义,李渊已经筋疲力竭,而此时突厥大军来犯,李渊在与突厥人的对抗中并没有取得胜利,这点会招致朝廷的惩罚。

李世民考虑了上述的因素,于是在李渊战败后,就立即劝父亲,与其遭受来自隋炀帝的严重惩罚,不如揭竿而起,拯救天下百姓,并开创属于李氏的时代,但李世民也并非鲁莽之人,起义必须要集天时地利人和,这样才能取得胜利,为了能够取得起义的胜利,李世民也为父亲李渊出谋划策。

第一、可借助各地农民军的力量,分散朝廷的兵力;

第二、可考虑吸纳贤士,共举大事。

李渊起兵的结果

晋阳起兵,也称为李渊起兵,在中国历史上是一场极其关键的战役。晋阳起兵前,中国的政权还集中在隋朝统治者手中,晋阳起兵后,中国的政权已经发生转移,这个转变是由李渊起兵的结果直接决定的,那么李渊起兵的结果究竟是怎样的,又是如何取得这个结果的?李渊起兵的结果对中国的影响有哪些?

李渊

李渊起兵取得了全面性的胜利,在筹备了一年之后,李渊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攻占了长安,废除了隋炀帝之帝位,立隋炀帝之孙杨侑为帝,变相掌控了国家的实权,成为真正的统治者。

李渊起兵的结果在历史上可以说是一个奇迹,中国的朝廷更迭,第一任开国者往往是付出了巨大的精力和心血的,而李渊只花了一年的时间便能成功的成为真正的统治者,这点的确令人敬佩不已,那么李渊究竟是如何做到这一点的呢?

其一、李渊起兵的胜利,与李渊的谋略是密切相关的,历史对于李世民的诸多称赞,掩盖了其父李渊的光芒。李渊,一个名副其实的军事家、谋略家,在部属接二连三的请求起兵反隋之时,李渊并没有因为一时冲动而下达命令,反而能够根据实际情势,审时度势给予中肯的意见,并不断厚积薄发,养精蓄锐,为背水一战作充分地准备。

其二、从另外一个层面来说,李渊起兵之所以能够取得成功,还是因为隋朝已经出现了严重的危机,这个危机已经不能化解,隋朝朝廷已处于濒临瓦解的状态。

李渊起兵的结果,直接开创了唐朝,让中国进入鼎盛时期。

李渊起兵真相

历史上关于晋阳起兵原因的描述,基本归结于当时农民起义的爆发以及李渊的决策。但事实上,李渊起兵真相却鲜少有人得知,那么李渊起兵真相究竟如何,是什么导致了李渊最终决定起兵,李渊起兵的真相与历史上的记录存在着怎样的区别呢?

李渊起兵作战图

一夜风流对于一般人来说,可能并不算什么事,但是对于不一般的人来说,却有可能是一件十分重要的事情。隋朝之所以灭亡,就因为一个不一般人的“一夜风流”,这个人便是唐朝的开国皇帝李渊,正是”一夜风流“的发生,导致了李渊决定起兵反隋炀帝,那么”一夜风流“发生的原因是什么,具体经过又是怎样的呢?

李渊的“一夜风流”并不是一个自然事件,而是被其次子李世民精心设计过的。隋炀帝荒淫无道,隋朝末年各地均爆发了不同程度的起义,作为李渊的部下及儿子,以李建民、李世民为首的下属均劝李渊起义反隋,李渊对隋朝虽然已经产生不满,但却一直拘泥于身份而不愿意背叛隋朝、不愿意背叛隋炀帝,为了让李渊能够下定决心起兵,李世民设计了“一夜风流”。

李世民的计谋的实施者是宫监裴寂,裴寂与李渊喝酒时,刻意劝酒,将李渊灌醉,然后唤来了隋炀帝的两名美人尹、张二妃,尹、张二妃虽为杨广的嫔妃,但一直备受冷落,久旱逢甘霖,三人很快便打得火热,直到日上三竿,李渊才醒来,当睁开眼看到如此情形,为了保命,李渊决定起兵。

李渊起兵的真相与历史上的记录相距甚远,历史上李渊起兵的原因是体恤百姓疾苦,决定推翻隋王朝。

李渊起兵的评价

公元617年,隋朝唐国公李渊在山西太原发动了起兵,开始了推翻隋朝、建立唐朝的进程,历经了近五个月的时间,李渊起兵取得了全面性的胜利,推翻了隋炀帝暴政的统治,但李渊却并没有自立为王,而是册立了隋炀帝之孙杨侑为帝,史称隋恭帝,在稳定局势之后,李渊才废除了隋恭帝,开创了唐朝。那么历史上对于李渊起兵的评价是怎样的,李渊起兵的评价依据是什么,分别从哪些方面来评价李渊起兵的?在这些关于李渊起兵的评价中,最关键的评价是什么?

李渊起兵

翻阅历史资料,可以从以下三个角度出发,作出对李渊起兵的评价。

首先,从国家的角度来看,李渊起兵是一个富有正义感的举动,李渊起兵并没有废除隋朝,只是推翻了隋炀帝的残暴统治,并且作为幼帝隋恭帝的辅助大臣,协助进行隋朝廷的重新整理;

其次,从人民的角度来看,李渊起兵是为百姓争取权利、谋福利的行为,李渊在任唐国公之时,就曾经几次三番开仓赈灾,解救百姓于死亡和灾难之中,而李渊起兵更是为了推翻压迫百姓的统治者,李渊起兵赢得了百姓们的高度好评;

最后,从政治的角度来看,李渊起兵是顺应社会发展的,李渊巧妙运用了战略战术,笼络了部分起义农民,增强了起义的兵力,并与突厥达成了协议,解决了外患问题,这些准备工作为攻打隋朝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在这些评价之中,最为重要的应当是政治角度的评价,这关系到整个中国社会的发展。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无人机助力缅甸地震救援 中国救...   中国日报网4月2日电 当地时间3月28日,缅甸发生7.9级地震,多座建筑倒塌,曼德勒等城市成为重...
寻迹中国|外国博主走进河池 体...   河池市是广西最大的茧丝绸主产区,也是我国优质茧丝生产基地。从“东桑西移”到“东绸西移”,近年来,...
东帝汶留学生感受“舌尖上的河西...   来自东帝汶的留学生杰克拉已经在甘肃省张掖市河西学院留学一年,活泼开朗的她对于中国美食一直十分向往...
美国加征关税 全球一片反对   美国白宫计划4月2日宣布对贸易伙伴征收“对等关税”的措施。这被认为是美国本届政府影响范围最广、冲...
美国“关税讹诈”破坏世界经济稳...   美国利用关税手段在全球范围内进行讹诈,已成为世界经济最大的不稳定和不确定因素。面对美国人为制造的...
特朗普关税乱拳开打 为何美国自...   当地时间4月2日,美国总统特朗普在白宫宣布对贸易伙伴征收所谓的“对等关税”措施。此外,特朗普当日...
美国对进口汽车加征25%关税正...   新华社华盛顿4月3日电(记者熊茂伶)美国总统特朗普此前宣布的对进口汽车加征25%关税的措施3日正...
缅甸强震后已发生63次余震   新华社缅甸曼德勒4月3日电(记者张东强)缅甸气象和水文局3日发布报告说,截至当地时间3日8时30...
缅甸强震已致3085人死亡   新华社快讯:缅甸国家管理委员会新闻信息小组发布消息说,截至当地时间4月3日上午8时,缅甸强震已致...
华为、腾讯、招商局....大湾...   从“孔雀东南飞”到“百万英才汇南粤”  今天的广东  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  重视人才、渴求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