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匈和亲的意义有哪些
创始人
2024-04-19 06:02:13
0

汉匈和亲的意义有哪些

汉匈和亲的意义

汉匈和亲是自西汉王朝初立起,汉朝中央政府对西方少数民族主要是匈奴实行的和亲政策,纵观整个西汉时期,和匈奴的和亲政策因为实质意义的不同,可以分为两类,西汉初期至汉武帝在位初期,这段时期的和亲政策是一种被动,屈辱含义的和亲,是为了争取休养生息的时间,由于秦朝末年,连年战争,中原地区民生凋敝,西汉政权建立后,短时期内做不到和当时已强大起来的匈奴为敌。

汉匈和亲 昭君出塞

在此种背景下,汉匈和亲的目的就是西汉政权委婉的向匈奴表示友好谦让,实质上是一种称臣纳贡的被动外交策略,当时汉匈和亲,汉朝选来和亲的公主,是真正的刘氏宗室女子,而且随公主和亲的嫁妆也是金银珠宝,堆积如山,但是这种屈就的和亲,并没有让匈奴停止南下侵扰的铁骑,匈奴接受了汉匈和亲,但也没有完全遵从和亲的条件,让西汉政权苦不堪言。

汉匈和亲的意义,在这段时期,就是一种变相的“美人计”,弱势的一方向强盛的一方称臣纳贡,目的就是争取生存空间,等到了汉武时期,汉匈和亲的意义,又有了新意义,西汉政权经过前期70多年的生息积累,到了汉武帝刘彻时,汉武帝面对匈奴的屡次进犯,终于决定攻打匈奴,而且此时已经具备了长远战争的物资和人力,经过三场和匈奴的战役,汉武帝基本消灭了匈奴北方边患。此后,由匈奴主动提议的汉匈和亲,就是和当初汉朝一样,是为了争取生存空间的一种被动的外交策略了。

汉匈和亲是说东汉吗

汉匈和亲是说东汉吗?不是,汉匈和亲是特指西汉时期,因为西汉政权建立之初,中原地区经受了秦朝末年长时间的大规模战乱,民生凋敝,百业待兴,人口损失很大,急需休养生息,此时初建的西汉政权,面对强大的匈奴,不得已才采取的汉匈和亲政策,希望借此缓解汉朝和匈奴的紧张对峙局面,减少匈奴南下入侵的行为,此时的汉匈和亲本质是汉朝向匈奴俯首称臣,进贡纳礼的外交手段。

汉匈和亲 昭君出塞画像

等到了西汉强大起来,国力昌盛,人民富足时,汉武帝用武力征服了匈奴,把匈奴赶回了北方故乡,再也没有能力南下入侵了,此后进行的汉匈和亲,就是匈奴向汉朝俯首称臣了,汉朝为了扩展在西域的影响力,答应了匈奴的和亲请求,并且汉匈和亲的政策一直持续到西汉末年。

到了东汉时期,在西汉时期如日中天的匈奴已经非常衰弱了,不仅匈奴内部争斗不断,而且被匈奴欺压的西域少数民族也是虎视眈眈,日子并不好过,此时匈奴并没有能力招惹东汉,虽然有史书记载,东汉时期,匈奴也曾派遣使者请求和亲,但被东汉光武帝刘秀拒绝了匈奴使者,此后,东汉就一直没有和匈奴有和亲政策。

所以说,历史上的汉匈和亲,是特指西汉时期的,这是由于时代环境造就的,在此后的历史发展中,也没有很多朝代有和亲政策,多时了稳固双方和睦共处的关系,并没有像西汉初期这样卑躬屈膝。

和亲匈奴的宫人

汉匈和亲,是西汉时期汉朝对西边少数民族主要是匈奴族,进行的和亲策略,以联姻的方式,缓解双方的紧张对峙的局面,加强双方的和睦关系。纵观整个西汉政权存续时间,汉匈和亲分为前期阶段和后期阶段,不同阶段的汉匈和亲,意义不仅不一样,目的也是不一样的。

汉匈和亲 王昭君画像

西汉初期进行的汉匈和亲,是汉朝为了争取时间休养生息,而不得已向强大的匈奴俯首称臣,委屈求全,这是暂时性的两全之策,此时汉匈和亲作为势弱的一方,汉朝为表诚意,和亲匈奴的都是刘氏的宗亲女子,是名符其实的公主,而到了后期阶段,经过汉武帝的武力征服,匈奴已不像西汉初期那样跋扈,为了自保和发展,匈奴主动向汉朝提议和亲,此时汉匈和亲到了后期阶段,是匈奴作为势弱的一方向汉朝称臣纳礼了,和亲匈奴的就是宫人级别了,不再是真正的宗亲公主,王昭君就是此列,王昭君原是汉元帝宫中的一名宫女,匈奴和亲时,皇帝下令从宫女中挑选和亲对象,王昭君自告奋勇,担负汉匈和亲大任,汉元帝感其报国之功,封其为公主,并陪赠了大量了金银珠宝,和亲队伍声势浩大,彰显着汉朝对匈奴的友好之情,昭君出塞也成了中国古代有名的典故。

汉匈和亲的政策一直贯穿着西汉的统治时期,但到了东汉,日益衰弱的匈奴想再次通过和亲,巩固双方的关系,被东汉的光武帝刘秀拒绝了,至此,一直在西汉旅行的汉匈和亲,就完成了它的历史使命。

汉匈和亲的公主

汉匈和亲,是自西汉政权建立一直到西汉末年,汉朝和西边少数民族主要是匈奴进行的一种外交策略,从汉匈和亲的意义,可以分为两类,西汉初期的汉匈和亲,是汉朝为了争取休养生息的时间而不得不向匈奴俯首称臣,纳贡进献,这是一种被动,屈辱的外交策略。到了汉武帝时期,经过武力征讨,汉朝打败了昔日强大的匈奴,此时,匈奴为了生存不得不向汉朝俯首称臣了,于是此时的汉匈和亲,就是汉朝实力的展现,是附属国家为了依附汉朝而进行的外交手段。

汉匈和亲 画像

纵观整个西汉时期,汉匈和亲的公主多达数十人,但是最有名的应该就是昭君和解忧公主了,王昭君原本是汉室宫女,一直没有机会在宫中崭露头角,汉匈和亲时,宫中女子多加避讳,而王昭君想到在宫中一样终老,不如出使匈奴,于是主动请缨,正愁无人和亲的汉朝皇帝大喜过望,不仅封王昭君为公主,还陪赠了大量的金银珠宝,送亲队伍蜿蜒不绝,声势壮观。这就是古代有名的昭君出塞的故事。

汉匈和亲的公主还有一位比较出名的,就是解忧公主,解忧公主最著名的事迹就是,嫁了几次,第一次是堂兄,第二次是堂弟,第三次是继子,这也是因为西域少数民族的婚俗,儿子有权继承父亲的妃子,父死子娶,兄死弟娶,在西域再平常不过,和中原地区的汉族文化大不相同,而且汉匈和亲的汉朝公主们生下的子嗣,多成为了当朝的权势人物,为西汉和少数民族的融合起到了重要作用。

汉匈和亲的背景

汉匈和亲,是西汉时期,汉朝和匈奴通过联姻,加强相互关系的一种外交策略,由于双方地位,社会环境的不同,汉匈和亲的背景赋予了汉匈和亲不同的意义,在西汉政权刚建立时,北方的匈奴也在日益壮大,但是西汉政权是经过秦朝末年的连年征战建立的,百业待兴,迫切需要时间来休养生息,面对北方日益强大的匈奴,初立的西汉政权并没有实力和时间来和他们打一仗。

汉匈和亲 画像

汉匈和亲的背景,在此时就是敌强我弱,刘邦面对匈奴的侵扰,曾亲自率领33万大军与匈奴作战,结果是被匈奴围困白登七天七夜,刘邦一直视此战为人生耻辱,让后世刘氏子孙铭记,于是从此战开始,汉匈和亲就由汉朝一方主动提议,以换取匈奴的信任,面对汉朝的和亲公主和大量的财宝,匈奴并没有停止南下侵扰的行为,让汉朝很是头疼,但是因为国家没有实力,不能与之一战, 一直忍辱苟且,直到汉武帝时期。

汉匈和亲的背景,到了汉武帝时期,已经和以前发生变化了,西汉经过了70多年的休养生息,国库充盈,人民富足,国家有实力进行持久战,更因为汉武帝的雄心壮志,誓洗前耻,命令卫青、霍去病率领大军进军沙漠,攻击匈奴的心脏,匈奴大败至此开始衰落,汉匈和亲在中断了10年有余后,已经四分五裂的匈奴不得不向汉朝俯首称臣,于是主动向汉朝求婚,此时的汉匈和亲,已经和当初的汉匈和亲有了不一样的意义,双方地位的转换,意味着汉朝已经成了一个名符其实的大国,敬仰四方。汉匈和亲一直持续到了西汉末年。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无人机助力缅甸地震救援 中国救...   中国日报网4月2日电 当地时间3月28日,缅甸发生7.9级地震,多座建筑倒塌,曼德勒等城市成为重...
寻迹中国|外国博主走进河池 体...   河池市是广西最大的茧丝绸主产区,也是我国优质茧丝生产基地。从“东桑西移”到“东绸西移”,近年来,...
东帝汶留学生感受“舌尖上的河西...   来自东帝汶的留学生杰克拉已经在甘肃省张掖市河西学院留学一年,活泼开朗的她对于中国美食一直十分向往...
美国加征关税 全球一片反对   美国白宫计划4月2日宣布对贸易伙伴征收“对等关税”的措施。这被认为是美国本届政府影响范围最广、冲...
美国“关税讹诈”破坏世界经济稳...   美国利用关税手段在全球范围内进行讹诈,已成为世界经济最大的不稳定和不确定因素。面对美国人为制造的...
特朗普关税乱拳开打 为何美国自...   当地时间4月2日,美国总统特朗普在白宫宣布对贸易伙伴征收所谓的“对等关税”措施。此外,特朗普当日...
美国对进口汽车加征25%关税正...   新华社华盛顿4月3日电(记者熊茂伶)美国总统特朗普此前宣布的对进口汽车加征25%关税的措施3日正...
缅甸强震后已发生63次余震   新华社缅甸曼德勒4月3日电(记者张东强)缅甸气象和水文局3日发布报告说,截至当地时间3日8时30...
缅甸强震已致3085人死亡   新华社快讯:缅甸国家管理委员会新闻信息小组发布消息说,截至当地时间4月3日上午8时,缅甸强震已致...
华为、腾讯、招商局....大湾...   从“孔雀东南飞”到“百万英才汇南粤”  今天的广东  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  重视人才、渴求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