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匡胤杯酒释兵权 和善的避免流血事件
赵匡胤杯酒释兵权
赵匡胤杯酒释兵权是发生在宋朝时候的事情,在宋朝刚建立的时候,赵匡胤想到自己是被部下拥戴当上皇帝的,他一直担心自己手下的武将也有可能被手下们黄袍加身。后来,赵匡胤用杯酒释兵权的方法解除了这些武将对自己的威胁,使得宋朝出现了安定的局面。
赵匡胤剧照
一些人认为赵匡胤杯酒释兵权是非常和善的,很多开国君主都是找个理由杀死跟随自己的开国功臣。赵匡胤不杀掉这些功臣反映了他柔和的执政理念,在俘虏南唐后主李煜后,赵匡胤只是将李煜软禁,并没有杀了他。
宋朝的前面是五代十国,在五代十国的时候,很多武将拥兵自重,靠着手下的兵力割据一方。五代十国时期出现了很多君主,但这些君主都没有使自己的王朝持续下去。赵匡胤经历了五代十国的乱世,他迫切希望能够建立一个持续的王朝。
赵匡胤杯酒释兵权正是在五代十国背景下进行的,很多高级将领在杯酒释兵权的情况下丧失了兵权。赵匡胤解除了这些武将的兵权后,为新诞生的宋朝迎来了安定的局面。宋朝初年没有了什么战乱,五代十国时期武将叛乱的风气不再有。
赵匡胤杯酒释兵权具有两面性,一方面杯酒释兵权使得宋朝出现了稳定局面,不会再有武将割据叛乱的情况出现。另一方面,杯酒释兵权使得宋朝的军队战斗力骤然下降,在与北方少数民族作战时经常打败仗。
赵匡胤杯酒释兵权实现了什么目的
在封建社会,中央集权是每个帝王都想要做的事情,尤其是在唐王朝的藩镇割据之后,以后的朝代都在为如何集权于帝王而想尽办法。在这些方法中,杯酒释兵权是流传最广的,也是最受历史学家关注的。那么,从政治权利方面来讲,赵匡胤杯酒释兵权实现了什么目的呢?
赵匡胤剧照
首先,实现了手握兵权,集权于中央的目的。在杯酒释兵权之后,赵匡胤就完全掌握了当时主要的军事力量—禁军的控制权,控制禁军相当于控制了全国大部分的兵力,这就加强了中央集权,避免帝王受到地方将领的威胁,使得帝王的话语权变重,避免了内战的爆发,这也是最重要的目的。
然后,杯酒释兵权实现了改革兵役制度的目的。在杯酒释兵权之后,由于赵匡胤掌握了大部分的兵力,使得他后期所实行了一系列兵役制度变得容易许多。尤其是后来的更戍法和养兵弥乱,这两项政策的顺利实施,无一不是这次事件的铺垫。如果兵权并未集中到帝王身上的话,这种改革是很难在短时间内顺利实施,而不受到将领的阻挠的。
总而言之,赵匡胤杯酒释兵权实现了什么目的是有两方面的,一方面是集权于帝王,避免内战的爆发,另外的一方面就是兵役制度的顺利实施,这两个方面是这次事件的最主要目的,还有一些比如避免拥兵自重等,都在这次事件中可以顺利实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