逍遥游庄子内容解析 逍遥游庄子有什么深刻含义
逍遥游庄子
逍遥游,庄子里的代表名篇。是庄子第二个部分表达通往大道境界的方法论里最具文采的一篇。逍遥游,从文学技巧上来看,比喻巧妙,描写生动自然,所用修辞大胆夸张,却又不失根本,词语看似随意却气魄宏伟;从思想内容来看,虽然都是虚浮比喻,却贴合情理,言词表意,突显了追求极致的自由不受束缚的境界。
庄子逍遥图
逍遥游里有大量的生活,比喻,寓言,写法如驰骋的骏马率性奔跑,丰富的想像力仿佛给人插上了飞翔的翅膀,尽情遨游在文字海洋上。
开篇写大鹏气势迫人,展翅高空,描写它的傲然姿态,又写小虫鸟蹦蹦跳跳,比不上大鸟潇洒之姿,又将人和彭祖相比,比喻人想长寿的可笑无知。写这些对比,鸟虫都非常逼真,妙趣盎然,讽刺见著。
接着转入了讲道理的部分。用生动的人物对话,把现实融合与道理中,位居高官之人显得平庸无能的形态,洒脱远离功名纠缠,虚无自由的境界就突显出来了。阐述道理运用对比,小和大,对和错,仍然是万事万物都是相对的又统一于一体,要看清这些然后抛开杂念,追求无为,无治,无求的理想。
最后通过古代贤王之间的礼让美德,惠子与庄子的辩驳讨论,通过人物对话直接揭示大用而不为的思想,认为应该远离世俗名利纠缠,远离污秽现实。
逍遥游要记录的就是这些,但是整篇文章文思惊奇文采皎洁,成为千古以来的迷人之作。
庄子思想
庄子教会我们看待事情不能麻木自大不能一叶障目,我觉得这个方法很好。历史上除了庄子还有其它理论体系,哪一个不是光辉灼灼,博大精深呢?这些理论体系又各自牵制,各自反驳,所以我们研究庄子也不能单一的推崇他,否定其他人不同的观点。
庄子雕像
庄子思想包括很多方面,有着很丰富的理论体系。一直到现在,庄子理论成为了一个标志性存在,没有谁的思想能够替代他。
他的思想有很多伟大的地方,但是也同样存在很多缺陷。比如阐述的关于治理国家的观点和乌托邦类似比较理想化,现实中如果放弃物质功名追求对社会发展没有积极作用。虽然在战国年代,动荡不安,他避世而居的思想能够给人们一定的启发和宽慰,但仍然是消极,懦弱的。他丰富的想象生动的比喻,用个人感知超越事物本身,却也是一种唯心思想。
他可贵的地方有很多,认为万物平等,不相信鬼神,以及宏观的世界观认知,在古代几千年前就能这样去看待世界,是一个超越了自身很高的境界。
我们学习推崇庄子,但是也要入其中而不迷失自己,儒家重仁义,道家重天道,法家重治法,历史上还有很多思想流派,都有各自的优点。我们勤思多学,运用古人智慧的教导,让自己成为更有品德更好的面对人生,这才是一个理论知识所能起到的最好的作用。
庄子名言
庄子雕像
人们自发的传诵感受他的思想精髓,并把他著作里简练而饱含哲思的句子都默记下来。这些名言名句,不仅仅被后代君主推崇传播,到现代,也时时用它智慧的光辉照样着文人学者的学海生涯。
庄子名言名句非常多,其中流传较广的有以下几个。鼓励学习的,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这句说的是人生命有截止的时候,而知识却是永远没有尽头。其实就是说,只要肯好好学,知识永远学不完,我们应该在有生之年努力学习,让自己的人生有意义。各种解释的核心就是认可勉励人多学知识。
关于事业的,且夫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这句意思是水深,舟方能行。它指的是做大事,必须打好基础,有了基础才能谋出事业。其实对古代的君王不也是一个勉励吗?希望君王能勤劳为政,国富民强,才能称霸四方,要想高高在上统治国家,必须有很坚定团结的支持力量。
大智出名言,铭记句子,更重用的是能以其度身,修心养性才有意义。
孔子心和庄子气
这两个词语其实是后人给这两个学派的定义。而这两个词语的出处,据我所查到的资料,是学生的阅读短文。回想之前做的所有语文的阅读理解,一把辛酸泪,同一篇文章硬是被解构成完全背离作者的意思,也是执着。
庄子画像
说正经的,这两个词语基本就是我们儒家和道家思想上的缩影。在旁人看来,儒家讲究的是做官为国家做贡献,献出自己的所学。事实证明,这一点非常为世人所接受。中国传统思想里的为国争光光宗耀祖,通过去做官可以得到最大的满足。所以儒家的这种观点是完全猜中了国人的点,但是儒家思想在前,可能也是这种思想培养了之后国人的这种想法。
而道家的思想就比较随性一点,他们强调的是自由。在我看来,这家的思想更加高级,因为作为一个凡人是很难做到这一点的。真正做到的话,可以去遁入空门了。他们家的思想就像我们平常所想的那样,不用纠结外物的羁绊,包括名誉财富甚至是生命。人生在世应该顺其自然。想想当初屈原一直心心念念着国家,遇到的一个渔夫也是这样劝他的,既然你可以置身事外,为什么还要活得那么累呢?想来那个渔夫定然是道家的。
当然这两家的思想都没有错,如果你能很好的权衡这两者,就能更好的生活。有一颗想成功的孔子心,同时兼具着不执著能放手的庄子气。
庄子的世界观
庄子雕像
庄子主张“天人合一”的思想,即人应该返璞归真,顺应自然,万物归一。远离官场的庄子,清高孤傲,甘愿曳尾涂中,尽享逍遥之乐。虽然生活贫困潦倒,四壁徒然,但得已从凡世红尘中解脱出来,也不失为一种获得。《逍遥游》中写道:“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变,以游无穷。”正是这种抛开世间种种顾虑和牵绊,放松全身心的豁达,让我心生羡慕。不顾一切只听从本心的潇洒姿态,也是现今社会上为功名利禄而忙碌的人们应该学习的。
天人合一,人即是天,人来于自然也逝于自然。读懂这些,大概就能理解庄子在妻子去世后,击盆而歌的奇怪举动了吧。世人在亲人去世后一般都是哭,悲痛至极;可是庄子不同,他高兴得敲打着盆子唱起了歌,像是在庆祝。这个庆祝不代表庄子不爱他妻子,而是他懂得生命原理就像四季轮回,即使魂魄化成风,也还是存于世间,以天为被,以地为床。
极具浪漫主义色彩的庄子,善于把丰富的想象写进文章。无论是“庄周梦蝶”还是翱翔于九霄的大鹏,都将“天人合一”的思想表达得淋漓尽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