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点宣统元年发生了哪些事件
宣统元年
宣统元年,也就是1909年在中国政治历史上有着不小的影响力,前一年的时候,光绪和慈禧的相继去世,给了摇摇欲坠的清王朝沉重的打击,使得原本就已经命不长久的清朝正式进入了倒计时。
宣统元年制品
当时清朝政府已经开始协商实行君主立宪,希望能够挽救风雨飘摇的大清,在宣统元年的时候,清朝政府首先派遣内阁大臣前往国外考察君主立宪制度的可行性,并且让各地都成立相应的咨议局。各地的立宪人士都非常激动,希望清朝政府能够快速完成整个制度的架构。之后的日子里,各省各地的咨议局经常有代表在京城,并且还一起组成了请愿国会代表团,集体向清王朝请愿,希望清王朝能够在一年之内完成改革,但是被清王朝以准备不够充分给拒绝了,其实这只不过是清王朝拖延时间的借口罢了。
同时当时的不少有志文人聚在一起,建立了南社,倡导各地文人能够学习古代能人义士的风采,沿袭一直以来文人的传统,参与到反清大业之中。在短短的一两年的时间南社就迅速发展到了200多人的程度,很多的爱国文人都参与其中,在政治上明确的反对清朝,反对外敌,渴望民族独立。在文学上也有着不低的成就,对于近现代文学的发展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同一年还发生了不少的革命义士刺杀高官的事情,其中最有名的就是汪精卫等人谋划的刺杀摄政王,虽然计划没有成功,但是也表现了中国进步青年的气节,展现了不屈不畏的气势。
宣统帝溥仪
宣统是清朝的最后一个皇帝,也是中国封建王朝的最后一个皇帝,他的一生经历了很多不可思议的事情,有着非常强烈的戏剧性。
清朝宣统帝
宣统帝出生于1906年,在1909年的时候被推上了皇位,当时年幼的他根本没有什么行为能力,所以把持朝政的是他的母亲和朝中群臣,而他更是小小年纪就因为辛亥革命之后的反清热潮在袁世凯等人的逼迫之下被迫退位,成为了清朝的末代皇帝。虽然退位了,但是小皇帝的生活其实还不错,并没有就此沦为平民,依旧在紫禁城中享受着繁华的生活,并且还有一批死忠份子对他效忠。
后来在宣统帝12岁的时候,清朝的遗臣张勋发动兵变拥立宣统登基,但是这次的复辟只过了11天就再次下台,之后的宣统还是在紫禁城中好好的生活着,没事逛逛街,看看书,到有一种富家公子的感觉。但是后来随着北京政变的发生,宣统不得不逃到了日本使馆,从此就沦为了日本人的傀儡。在之后的日子里,宣统在日本人的支持之下,建立了伪满政权。在日本战败之后,宣统先是沦为了战犯,后来在监禁生活中受到了共产主义的感化,他的思想得到了巨大的进步,所以被特赦出来,以一个普通老百姓的身份过完了他的一生。
可以说宣统的一生是非常传奇的,试问历史上有几个人能够像他这样,做过皇帝,当过傀儡,受到过监禁,最后还能以一个普通人的身份安享晚年。
满清十三皇朝之宣统
《满清十三皇朝之宣统》是一部电视剧,这部电视剧由香港拍摄,内容是根据清朝的历史改编而成,为了加入故事的趣味性,这部电视剧中也加入了野史。
电视剧《满清十三皇朝》剧照
当时,拍摄这部电视剧时,动员了多方面的力量,在请演员上,更是动员了亚种电视台门下的大多数演员参与了拍摄。
这部电视剧讲述了系统的清朝故事,所以在香港具有很高的知名度,除此之外,台湾等一些地方,同样有大批的受众,上世纪八十年代,因为这部电视剧演员问题,一度在台湾被禁播,到90年代中期后,台湾地区才对《满清十三皇朝之宣统》进行解禁。这部电视剧之所以会走红,是因为这部电视剧之前被禁播,这引起了很多观众的兴趣,加上这部电视剧本身就有可观性,所以《满清十三皇朝之宣统》至今还有电视台播出。1908年,光绪皇帝和慈禧太后俩人身患疾病,面对未来立帝问题,俩人召见了相关大臣,在慈禧太后的坚持己见下,决定立年仅三岁的溥仪为下一任皇帝。光绪皇帝认为,溥仪是自己的亲侄子,朝中辅佐大餐也值得自己信赖,便放心的离开了人世。
光绪去世后,溥仪登基成为皇帝,他便成为了大清王朝的末代皇帝。直到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爆发,推翻了封建统治,而溥仪也离开了皇宫,离开之前,北京钟鼓楼上的铜钟最后一次敲响,《满清十三皇朝之宣统》便结束了。
宣统复辟
在宣统皇帝宣布退位之后,中国正式进入到了民国时期,在当时溥仪的生活其实并没有受到太大的影响,毕竟他还年幼,就算是还当着皇帝也没有什么权力,但是从小耳濡目染受到的影响还有很多清王朝的老臣的影响下,溥仪心中其实还是有着不甘,希望能够重新恢复爱新觉罗氏的荣耀。
张勋和他的简介
在辛亥革命之后,张勋这个清朝的死忠份子就对于民国政府非常的不满,在之后顽强地抵抗着革命军,还曾经在南京屠杀了几千人,在清帝退位之后,他甚至还禁止手下的士兵把辫子给剪了,来表示自己对于清朝的忠心。在那段时间他一直在徐州当地盘踞着,大肆的杀戮徐州的革命党人,并且毫无顾忌的收刮百姓的财产,搞得徐州的民众都苦不堪言,同时张勋一心想着推翻民国,恢复清朝,因此经常在当时进行宣传,为之后的复辟打下了一定的舆论上的基础。
在经过一段时间的准备之后,在袁世凯病逝之后,张勋借着调解民国内部的矛盾为由,带着手下的几千士兵进到了京城,并且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控制了京城,第二天的时候年仅12岁的溥仪就在一群人的护持下成功复辟,再次当上了皇帝,但是这样明显和历史潮流对着干的事情受到了全国上下的反对,各个有志之士都纷纷表示了自己的愤怒,很快的,段祺瑞等人就组成了一支军队,对于张勋进行了讨伐,于是张勋战败逃走,溥仪也不得不再次退位。可以说这一次复辟都是由张勋一手策划的,宣统皇帝只是一个吉祥物,没有发挥什么实际上的功用,所以说这次复辟在历史上被称为“张勋复辟”,而不以“宣统”命名。
宣统墓
宣统皇帝是中国的最后一个皇帝,他出生于1906年,死于1967年,在中国近代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因为他总算是当过皇帝,所以虽然后来已经是成为了一个普通的平民百姓,但是爱新觉罗世家还是给他安排了庙号和谥号,也算是圆满了他的一生,不过这些庙号谥号都是后人添加的并没有经过国家政府的认可。
宣统的墓地
宣统皇帝是1967年的时候因病去世的,当时被埋在了八宝山上,后来到了1995年的时候,清西陵的工作人员觉得应该将他给带到清西陵去,一来这是溥仪当皇帝的时候就决定的事情,再来可以拉动旅游经济发展,所以经过了李淑贤的许可之后就将宣统皇帝的陵墓迁移到了清西陵里面,挨在了光绪帝的边上。在他的身边分别沉睡着他的皇后婉容和他最喜欢的谭玉龄。
宣统皇帝的陵墓其实是早在他登基的时候就选定的,当时为了寻个吉利就找了精通风水的人来帮助找了一个在西陵附近的地方勘探了很久,认为旺隆村北那个地方是一个风水宝地,而且正好和崇陵遥相辉映,所以被那块地方就被保护了起来,后来因为清朝覆灭,新中国成立,溥仪作为一个普通的市民自然也就没有机会葬在那儿了,后来因为一个华侨的帮助,在清西陵附近修建了一座陵园,为了打响知名度,就请人劝说了李淑贤将溥仪给迁葬大了西陵,也为溥仪的皇帝人生画上了一个完美的句号。
上一篇:张骞出使西域的目的到底是什么
下一篇:爱新觉罗胤禩有怎样的结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