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人参选!巴赫之后,谁将成为国际奥委会新掌门?
创始人
2025-01-30 22:21:55
0

   2024年8月10日,也正值巴黎奥运会举办期间,现任国际奥委会主席巴赫宣布自己将不再寻求连任,新任主席今年3月将在希腊雅典的IOC全体会议上产生。当地时间1月30日,参选的7人将在瑞士洛桑向全体国际奥委会委员做闭门陈述,这也将是3月主席选举投票前他们唯一一次当众阐释竞选纲领的机会。

△巴赫新年致辞视频截图

  国际奥委会主席巴赫将于今年6月卸任。这位71岁的老人在自己最后一次新年致辞中说:

  “新的世界秩序正在形成中。在这个时代,奥林匹克运动发挥着独特而重要的作用。奥运会是唯一还能让全世界的人们聚集在一起、和平竞争的体育活动。而我们只有切实践行平等和团结的理念,才能实现这一目标。”

  任内12年 深刻影响奥林匹克运动

  1991年,38岁的巴赫当选为国际奥委会委员,正式开启体育管理的职业生涯,并于2013年正式担任第九届国际奥委会主席。在担任IOC主席的12年里,身为前击剑奥运冠军,巴赫在奥林匹克运动里留下了很多印记。在任期间,巴赫先后推出2020奥运议程、奥运申办程序的改革、给予奥运主办城市更多财政支持和自主权,都产生深远影响。

  巴赫在任上也经历了反兴奋剂领域的激烈博弈以及人类社会真实冲突的全面升级。体育世界对新科技冲击的回应,也仅仅是开了个头。

  在临别之时,巴赫曾说:

  “在奥林匹克运动新的一章展开时,让我们复述奥林匹克格言——更快、更高、更强,更团结!”

  参选者都有谁?

  此前,曾有人呼吁修改《奥林匹克宪章》,让巴赫继续连任。但巴赫认为,面对新科技、新时代的海啸,以自己的年龄来看,他不是最适合的领导者。与此同时,有7人对于成为他的继任者表示出了意向。1月30日,这7人将在瑞士洛桑向全体国际奥委会委员做闭门陈述。3月,第144次IOC全会将在希腊举行,委员们将投票选出新的掌门人。只要有人在出席的委员中获得简单多数,即可当选。

  参选的7人中4人来自欧洲,2人来自亚洲,1人来自非洲,分别是:

  国际奥委会副主席小萨马兰奇(65岁,西班牙籍)

  国际奥委会委员、世界田联主席塞巴斯蒂安·科(68岁,英国籍)

  国际奥委会委员、国际自行车联盟主席大卫·拉帕尔蒂安(51岁,法国籍)

  国际奥委会委员、国际滑雪联合会主席约翰·埃利亚施(62岁,瑞典和英国双重国籍)

  国际奥委会执委费萨尔·侯赛因(61岁,约旦籍)

  国际奥委会委员、国际体操联合会主席渡边守成(65岁,日本籍)

  国际奥委会执委柯丝蒂·考文垂(41岁,津巴布韦籍),唯一的女性候选人

  综合7位候选人的任职背景和竞选纲领,他们在确保国际奥委会的政治中立性、赋予国际奥委会委员更多决策权、应对气候变化、可持续发展、数字化传播、吸引年轻人、利用人工智能以及保护女子体育项目等方面主张相近,但在是否向奥运选手发放奖金、奥运会未来的举办模式等方面,意见不一。

  在应对气候变化方面

  几位候选人主张相近

  埃利亚施表示,应在一组永久场地之间轮换举办冬奥会。

  费萨尔提出,目前在7、8月举办的夏奥会应该灵活调整赛期。

  塞巴斯蒂安·科认为,应该将某些室内运动项目从夏奥会转移到冬奥会。

  渡边守成还提出要在5大洲5个城市同时举办奥运会比赛。

  是否应直接给奖牌获得者颁发奖金

  几位候选人存在重大分歧

  传统上,国际奥委会和国际体育组织不会向奥运奖牌获得者颁发奖金

  而去年,塞巴斯蒂安·科率先为巴黎奥运会的每位田径金牌获得者发放了5万美元奖金。

  在候选人里,只有费萨尔隐晦地表达了对此的赞同

  巴赫在巴黎宣布卸任时,反复强调国际奥委会和奥林匹克运动“要么改变、要么被改变”

  上述7人,无论谁接替巴赫,都将面对挑战。

  记者丨彭延媛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无人机助力缅甸地震救援 中国救...   中国日报网4月2日电 当地时间3月28日,缅甸发生7.9级地震,多座建筑倒塌,曼德勒等城市成为重...
寻迹中国|外国博主走进河池 体...   河池市是广西最大的茧丝绸主产区,也是我国优质茧丝生产基地。从“东桑西移”到“东绸西移”,近年来,...
东帝汶留学生感受“舌尖上的河西...   来自东帝汶的留学生杰克拉已经在甘肃省张掖市河西学院留学一年,活泼开朗的她对于中国美食一直十分向往...
美国加征关税 全球一片反对   美国白宫计划4月2日宣布对贸易伙伴征收“对等关税”的措施。这被认为是美国本届政府影响范围最广、冲...
美国“关税讹诈”破坏世界经济稳...   美国利用关税手段在全球范围内进行讹诈,已成为世界经济最大的不稳定和不确定因素。面对美国人为制造的...
特朗普关税乱拳开打 为何美国自...   当地时间4月2日,美国总统特朗普在白宫宣布对贸易伙伴征收所谓的“对等关税”措施。此外,特朗普当日...
美国对进口汽车加征25%关税正...   新华社华盛顿4月3日电(记者熊茂伶)美国总统特朗普此前宣布的对进口汽车加征25%关税的措施3日正...
缅甸强震后已发生63次余震   新华社缅甸曼德勒4月3日电(记者张东强)缅甸气象和水文局3日发布报告说,截至当地时间3日8时30...
缅甸强震已致3085人死亡   新华社快讯:缅甸国家管理委员会新闻信息小组发布消息说,截至当地时间4月3日上午8时,缅甸强震已致...
华为、腾讯、招商局....大湾...   从“孔雀东南飞”到“百万英才汇南粤”  今天的广东  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  重视人才、渴求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