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以中国 | 英歌舞:翩跹雄姿,舞动百年
创始人
2025-01-29 16:22:12
0

  陈扬波:普宁英歌是广东普宁广为流传的一种民间艺术,相传已有三百多年的历史。它将舞蹈、南拳套路、戏曲演技巧妙融合,独具步法、身法、槌法、阵法。每位舞者手持两根被称作“槌”的圆形短木棒,以骑马蹲裆之姿,提腿横跃而动,双手随锣鼓节奏上下左右击棒,头与身亦随节奏自然摇曳。

  普宁英歌以其刚猛奔放之姿,构筑起气势磅礴、威武豪迈之景。于潮汕人而言,英歌舞宛如英雄之化身,可祛邪扶正、迎祥纳福。每逢重大喜庆之日,英歌锣鼓响彻城乡村落,所至之处,热闹非凡。

  对英歌的喜爱在我家代代相传,我的爷爷陈才斗曾跟随广东省歌舞团,参加了1953年在北京的演出。

  小时候,我就痴迷于英歌激昂的节奏和矫健的身姿,别人追星,我就追英歌。我梦想着有一天能成为英歌队的一员。

  儿时每逢大年初一,英歌鼓点响起,我便会满心欢喜地一路追随在队伍之后,纵情呐喊。到了寒暑假,我还会约上小伙伴,一起反复播放着VCD中的动作,时而慢放,时而暂停,接着把扫帚折成两段,以柄为槌,欢然起舞。但根据家乡的传统,我只有成年后才能加入英歌队伍。

2024年春节,南山英歌队在英国伦敦演出

  2006年,普宁英歌成功入选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为了及早培育英歌的新一代力量,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时任普宁南山英歌队总教练陈来发组建了“南山少年英歌队”。

  14岁的我终于如愿以偿,正式成为了一名英歌舞者。

  普宁英歌参演人数众多,多为双数,最少八人,至多七十二人,讲究迅疾而不紊,动中存静意。

  英歌舞叙述的故事相对固定,取材于《水浒传》第六十四回,梁山好汉化妆卖艺大闹大名府,营救卢俊义的桥段,在演出的短短几分钟时间内,队员要完成下山打探、兴师出战、急水渡泊、乘机闯府、救卢出府、英雄会师、欢庆团圆、凯旋归山等情节。如何演绎出这些梁山好汉的气概,才是英歌舞者学习的关键。

  若论英歌舞里彰显英雄气概的精髓,当属“耍槌花”这一动作。“耍槌花”是指舞者手握英歌槌中间部分,用手腕以八字绕动,同时中指、无名指、小指挑槌,使槌花形成立圆后连续转动,槌花打到哪里,眼睛就望向哪里。唯有如此,才能将槌花“耍出气势,耍得像盛开的花朵”。

  除非无力站立需被抬离,否则英歌舞者必定竭尽全力直至演出落幕,这不仅是南山英歌队的要求,更是英歌舞本身蕴含的精神——勇往直前。

  近两年来,随着普宁英歌的传承与发展,我在英歌队也有了新角色:打理南山英歌队的官方宣传账号。

  当队员排队化妆时,我一边与直播间观众交流,一边为众人介绍正在化妆的角色以及英歌舞中的种种情节。我还计划在官方号直播、发布演出信息并介绍英歌文化。

  2024年2月11日,陈来发教练率领广东普宁南山英歌队的近20名舞者现身英国伦敦,揭开了当地新春庆典的帷幕,这也是普宁英歌首次出海。

  我选择留在普宁市内,作为一名带队者,和南山英歌队伍正穿梭于街巷,引领其余年轻队员继续进行游街演出,为市民驱邪扶正。

  舞槌似画戟,步伐若战马。我希望,普宁英歌像队员们手中舞动的英歌槌一般,盛开出鲜艳的花朵,吸引全国乃至全世界的目光,用行动诠释“一朝拾起英歌槌,一生便是英歌人”。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无人机助力缅甸地震救援 中国救...   中国日报网4月2日电 当地时间3月28日,缅甸发生7.9级地震,多座建筑倒塌,曼德勒等城市成为重...
寻迹中国|外国博主走进河池 体...   河池市是广西最大的茧丝绸主产区,也是我国优质茧丝生产基地。从“东桑西移”到“东绸西移”,近年来,...
东帝汶留学生感受“舌尖上的河西...   来自东帝汶的留学生杰克拉已经在甘肃省张掖市河西学院留学一年,活泼开朗的她对于中国美食一直十分向往...
美国加征关税 全球一片反对   美国白宫计划4月2日宣布对贸易伙伴征收“对等关税”的措施。这被认为是美国本届政府影响范围最广、冲...
美国“关税讹诈”破坏世界经济稳...   美国利用关税手段在全球范围内进行讹诈,已成为世界经济最大的不稳定和不确定因素。面对美国人为制造的...
特朗普关税乱拳开打 为何美国自...   当地时间4月2日,美国总统特朗普在白宫宣布对贸易伙伴征收所谓的“对等关税”措施。此外,特朗普当日...
美国对进口汽车加征25%关税正...   新华社华盛顿4月3日电(记者熊茂伶)美国总统特朗普此前宣布的对进口汽车加征25%关税的措施3日正...
缅甸强震后已发生63次余震   新华社缅甸曼德勒4月3日电(记者张东强)缅甸气象和水文局3日发布报告说,截至当地时间3日8时30...
缅甸强震已致3085人死亡   新华社快讯:缅甸国家管理委员会新闻信息小组发布消息说,截至当地时间4月3日上午8时,缅甸强震已致...
华为、腾讯、招商局....大湾...   从“孔雀东南飞”到“百万英才汇南粤”  今天的广东  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  重视人才、渴求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