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新春走基层丨在你乘坐的列车外 有一群“00后”小伙严寒中为你保驾护航
创始人
2025-01-15 14:41:57
0

  嫩林铁路的蒙克山区段位于大兴安岭腹地,最低气温在零下50多度,是全线最险要的行车路段,今天我们就跟随新春走基层的记者去认识一群为保障嫩林铁路安全畅通、坚守在大山里的“00后”小伙子们。

  清晨7时多,气温在零下30多度,记者跟随维修工队的小伙子们前往作业现场。 刚下过一场大雪,森林里的积雪已经没过膝盖。

  24岁的翟明朗,是位已工作三年的“老班长”,在维修工队年纪最大,经验也最丰富。他一直走在前头蹚路。徒步2公里,带着近200斤的设备,大家走得非常艰难。

  国铁哈尔滨局蒙克山维修工区班长 翟明朗:要下山还行,上山太困难了,山里有沟的地方我们看不到,雪都是平的,而有的时候一踩秃噜就掉雪沟里了。

  横穿大兴安岭地区的嫩林铁路,连接着我国最北端城市——漠河。在这条单线铁路上,货运列车、旅游列车、公益慢火车,还有去年开通的乡村振兴列车交替运行。蒙克山段有弯道、隧道、长大坡道,养护压力非常大。

  国铁哈尔滨局蒙克山维修工区工长 谷月:大雪封山,这种情况下,公路运不进来的东西只能靠铁路。如果铁路一旦中断了,林区百姓生活或者物资运输都运不进去,也运不出来。

  一个多小时后,终于抵达作业现场。

  在这里,路基内的水分结成冰后,就会把轨道顶起鼓包,如果不及时处理,火车经过时轻则摇晃,严重时甚至有脱钩危险。小伙子们清理掉积雪,细心地发现这段钢轨有点鼓了起来,而记者几乎都没看出来。

  国铁哈尔滨局蒙克山维修工区线路工 鞠文昊:我们通过这种垫板的方式,把钢轨抬起来,保证这个轨面、钢轨平齐平直。

  翟明朗趴在冰冷的钢轨上,他凭着经验和仪器来判断轨面的细微起伏,一点点确定范围和大小。冬日的太阳看起来明晃晃,但此时的气温近零下34度。

  和翟明朗搭档的是来自甘肃的李博儒,今年才22岁,上班刚四个月。翟明朗既当师傅,也是大哥哥,每道工序都会手把手教他。

  国铁哈尔滨局蒙克山维修工区班长 翟明朗:就觉得他从大西北来到大东北,远离亲人,也挺心疼他的,我就寻思多教教他,让他少走一些弯路。

  蒙克山区段没有站台,列车都是匆匆呼啸而过。

  列车过后,翟明朗一边拿铁锤敲击铁轨,一边竖着耳朵听。轨道间的接口处受到的车轮冲击力大,内部会出现小裂纹,影响行车安全。李博儒用镜子做辅助观察,为方便操作,他随手摘掉了手套,没想到,这一简单的动作就造成了意外。

  李博儒的手指被牢牢地粘在了铁轨上,经验丰富的翟明朗急忙凑上去连续哈气,慢慢才使李博儒的手指和轨道剥离开。

  国铁哈尔滨局蒙克山维修工区班长 翟明朗:冬天因为气温比较低,钢轨凉,然后手热,它碰着铁直接就粘住了。不能直接往下拽,容易给皮拽下来。

  连续工作几个小时,大伙浑身都早已冻透,冷风夹杂着雪沫不时打在脸上,刀割一样。完成一段检修后,大伙儿点起了篝火。

  国铁哈尔滨局蒙克山维修工区班长 翟明朗:我们到现场最冷就是冻脚,只要一停下来,两三分钟脚就冻麻了,要是不烤烤火,这脚一天都缓不过来。

  蒙克山方圆几十公里都是无人区,掏出自备的馒头、火腿肠、小咸菜。此时,烤馒头就成了这些00后最美味的午餐。

  国铁哈尔滨局蒙克山维修工区线路工 张超:你要是平时在家吃有没这么香,在野外作业,大伙聚一起吃,那个味道就不一样了。

  完成检修后,大伙傍晚才回到工区。远方的父母牵挂着冰天雪地中的孩子,估摸着该下班了,翟明朗的妈妈立刻打来了电话。

  每到年底,家里都会给明朗寄来他爱吃的年糕和豆包,这位24岁的“老班长”说起吃的,还像个大孩子。

  国铁哈尔滨局蒙克山维修工区班长 翟明朗:我家里就我爷爷做得特别好吃,一蘸白糖,贼好吃,就愿意吃这口。

  而在另一间宿舍,李博儒正在精心挑选蘑菇。第一年挣工资,他本想买些东北特产,但这里没商店,从夏天开始,他有空就去林子里捡蘑菇,已经攒了好几斤干货。

  国铁哈尔滨局蒙克山维修工区线路工 李博儒:想让我父母尝一尝这边的大兴安岭的山货,他们肯定也没吃过这种东西。你别看这品相不好,这玩意是我们大兴安岭正宗的山货。

  野外工作中的男子汉,其实还都是家人牵挂的大男孩。来自内蒙古的张超也是去年才入职,妈妈担心儿子冻坏了,亲手给他缝了一条老棉裤,用了整整3斤棉花,快赶上半条被子了。

  国铁哈尔滨局蒙克山维修工区线路工 张超:老妈缝的嘛,一针一线,一直没舍得穿。自己买的棉花和布料,缝了大概半个月左右。

  春节一天天临近,坐火车前往漠河跨年游玩和回家团圆的人越来越多,车厢里的年味越来越浓。一趟趟列车穿过白雪茫茫的蒙克山时,很少有人会想到,窗外有这样一群在严寒中坚守岗位的00后小伙子们。

  国铁哈尔滨局蒙克山维修工区线路工 谢鑫:第一份工作就来到这里,就是觉得自己能吃下这份苦,也是很令父母骄傲,很令自己自豪的一件事情。

  国铁哈尔滨局蒙克山维修工区线路工 艾彦霖:我们这也算是把青春洒在大山里了,想想还挺浪漫的。不是所有人都有这个机会,对于我们来说,这也是一种成长和磨炼。

  在一周的采访中,记者最大的感受就是:寒冷和活力。零下30多度的严寒中,是一张张年轻的脸庞和蓬勃的青春力量,他们相伴相守,快乐坚韧。与大多数00后不同,他们把人生的第一个职场选择在大山深处、茫茫林海之中,用脚步丈量铁轨、用韶华守护万家平安,别样的青春将为他们的梦想插上腾飞的翅膀。

  (总台央视记者 王琰 李欣 李红刚 张昊)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无人机助力缅甸地震救援 中国救...   中国日报网4月2日电 当地时间3月28日,缅甸发生7.9级地震,多座建筑倒塌,曼德勒等城市成为重...
寻迹中国|外国博主走进河池 体...   河池市是广西最大的茧丝绸主产区,也是我国优质茧丝生产基地。从“东桑西移”到“东绸西移”,近年来,...
东帝汶留学生感受“舌尖上的河西...   来自东帝汶的留学生杰克拉已经在甘肃省张掖市河西学院留学一年,活泼开朗的她对于中国美食一直十分向往...
美国加征关税 全球一片反对   美国白宫计划4月2日宣布对贸易伙伴征收“对等关税”的措施。这被认为是美国本届政府影响范围最广、冲...
美国“关税讹诈”破坏世界经济稳...   美国利用关税手段在全球范围内进行讹诈,已成为世界经济最大的不稳定和不确定因素。面对美国人为制造的...
特朗普关税乱拳开打 为何美国自...   当地时间4月2日,美国总统特朗普在白宫宣布对贸易伙伴征收所谓的“对等关税”措施。此外,特朗普当日...
美国对进口汽车加征25%关税正...   新华社华盛顿4月3日电(记者熊茂伶)美国总统特朗普此前宣布的对进口汽车加征25%关税的措施3日正...
缅甸强震后已发生63次余震   新华社缅甸曼德勒4月3日电(记者张东强)缅甸气象和水文局3日发布报告说,截至当地时间3日8时30...
缅甸强震已致3085人死亡   新华社快讯:缅甸国家管理委员会新闻信息小组发布消息说,截至当地时间4月3日上午8时,缅甸强震已致...
华为、腾讯、招商局....大湾...   从“孔雀东南飞”到“百万英才汇南粤”  今天的广东  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  重视人才、渴求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