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规避室内空气检测治理陷阱
创始人
2025-01-13 07:00:45
0

  进入供暖季,由于开窗通风时间相对少,室内空气质量安全受到很多消费者关注。尤其是针对刚完成装修的房屋,一些消费者选择购买室内空气甲醛检测、治理服务。

  相关调研显示,目前市面上一些企业通过宣传“甲醛致白血病案例”“家具装饰叠加超标”“无醛不成胶”等,制造“甲醛焦虑”,再通过不规范的检测方法甚至恶意调高检测数据,诱导消费者购买甲醛治理服务。

  业内人士认为,室内空气质量安全关系居住者身体健康,消费者面对不良营销要提高甄别、选择能力,避免落入室内空气甲醛“假需求、假检测、假治理”陷阱;同时采取科学、准确、适当的举措,降低室内有害物质浓度,切实提高居家环境质量。

  看资质、不轻信,多维度辨识检验检测机构

  根据相关法律法规,从事装饰装修材料、家具家电等产品检验检测的机构应该取得市场监管部门颁发的资质认定(CMA)证书。

  中国消费者协会有关负责人提示,要正确辨识检验检测机构的资质。消费者可以要求检验检测机构提供相应CMA证书,或在市场监管部门网站上查询机构的资质信息。另外,通过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员会(CNAS)官网,可以查询到通过认可的相关建筑装饰装修材料检验检测机构和具备检验检测能力的室内空气检测机构信息,消费者也可以从中择优选择。

  此外,中国法学会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研究会副秘书长陈音江表示,检验检测机构应当按照国家规定的检测方法进行检测。广大消费者不要轻易相信“试纸”、简易“试剂盒”、“检测仪”的检测结果,这些检测的科学性和准确性难以保证,也无法作为索赔、诉讼的依据。

  遵程序、不过度,谨慎选择甲醛治理产品

  值得注意的是,上门检验检测机构是否严格遵守工作程序也很重要。在具体操作中,正规检验检测机构应按照国家标准规定的程序进行取样和检测,包含现场采样、取回样品、仪器检测、出具报告等环节。消费者要注意对上门人员的身份进行识别,如要求上门人员提供相关身份证明、检验检测机构工作证件等;交接样品,一般不会通过邮寄,而且上门采样员人数应不少于两人。

  目前,一些消费者出于从众心理,会过度购买一些甲醛治理产品。对此,陈音江认为,消费者应谨慎选择甲醛治理产品,很多产品性能未经有效验证,存在夸大治理效果、包装标识不清、伪造检验结果、提供虚假证明等问题,最有效的治理方法就是开窗通风。对于一些打着“免费、低价检测”旗号,实则兜售其高价治理服务的机构,消费者一定要提高警惕,避免上当受骗。

  采取多种正确方法,降低室内甲醛等有害物质浓度

  中国消费者协会有关负责人建议,消费者要合理控制装饰装修材料使用量。室内空间甲醛浓度既与材料甲醛释放量有关,也与单位体积空间装饰装修材料的使用量密切相关。当材料甲醛释放量越高时,室内空间能使用的材料量就越低。要在有限空间大量使用装饰装修材料,必须提高材料的环保等级,使用低甲醛甚至无醛材料。

  业内人士提醒,开窗通风换气是最简单且经济的方法,通过增加室外的新鲜空气量,将含有甲醛的空气排到室外,可以快速降低室内甲醛浓度。

  对于其他辅助方法,中国消费者协会有关负责人分析,空气净化器通过化学反应将甲醛分解为无害物质,市面上有多种类型的此类产品,消费者选择时应注意其处理效率及安全性。活性炭具有很强吸附能力,能有效吸附空气中的甲醛分子,消费者可将活性炭包放置在房间多个角落,但要注意及时更换,因为活性炭饱和后会再次释放吸附的物质。在养殖水生动植物方面,因为甲醛易溶于水,通过空气泵将室内空气中的甲醛不断引入到水缸中,定期更换缸里的水,也可以带走部分甲醛。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无人机助力缅甸地震救援 中国救...   中国日报网4月2日电 当地时间3月28日,缅甸发生7.9级地震,多座建筑倒塌,曼德勒等城市成为重...
寻迹中国|外国博主走进河池 体...   河池市是广西最大的茧丝绸主产区,也是我国优质茧丝生产基地。从“东桑西移”到“东绸西移”,近年来,...
东帝汶留学生感受“舌尖上的河西...   来自东帝汶的留学生杰克拉已经在甘肃省张掖市河西学院留学一年,活泼开朗的她对于中国美食一直十分向往...
美国加征关税 全球一片反对   美国白宫计划4月2日宣布对贸易伙伴征收“对等关税”的措施。这被认为是美国本届政府影响范围最广、冲...
美国“关税讹诈”破坏世界经济稳...   美国利用关税手段在全球范围内进行讹诈,已成为世界经济最大的不稳定和不确定因素。面对美国人为制造的...
特朗普关税乱拳开打 为何美国自...   当地时间4月2日,美国总统特朗普在白宫宣布对贸易伙伴征收所谓的“对等关税”措施。此外,特朗普当日...
美国对进口汽车加征25%关税正...   新华社华盛顿4月3日电(记者熊茂伶)美国总统特朗普此前宣布的对进口汽车加征25%关税的措施3日正...
缅甸强震后已发生63次余震   新华社缅甸曼德勒4月3日电(记者张东强)缅甸气象和水文局3日发布报告说,截至当地时间3日8时30...
缅甸强震已致3085人死亡   新华社快讯:缅甸国家管理委员会新闻信息小组发布消息说,截至当地时间4月3日上午8时,缅甸强震已致...
华为、腾讯、招商局....大湾...   从“孔雀东南飞”到“百万英才汇南粤”  今天的广东  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  重视人才、渴求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