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专家是我们真正的朋友”
创始人
2025-01-07 11:01:09
0

  清晨5时,中国援塞拉利昂第十四期农业技术合作项目专家组组长李友良早早起来,为当天的工作做准备。这天,他要带领专家组成员前往塞拉利昂首都弗里敦郊区的奥古农场,为当地农户进行两场技术培训。

  塞拉利昂位于非洲西海岸,是传统农业国家。农业一直是中塞深化友好合作的重点领域,自上世纪70年代起,中国向塞方派遣农业专家开展技术合作。如今,在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和中非合作论坛框架下,中塞进一步加强种植、畜牧、农机等领域合作,推动更多中国农业技术和经验落地,助力当地农业发展、实现减贫。

  一年多前,李友良带领专家组抵达塞拉利昂后,立即开展了一系列调研。针对制约当地农业发展的瓶颈,专家组从开展农业技术培训和提供优良农资两方面入手。2024年1月,专家组在奥古农场举办了玉米高产栽培技术培训。培训现场,当地学员纷纷提问:“玉米株行距多少?”“一窝能不能留两棵苗?”“什么时候施肥最好?”中国专家朱林一一仔细回答。“大家听课时的专注眼神,让我决心要在有限的时间里给当地农民传授更多技术和经验,让他们能学以致用,提高收成和收入。”李友良说。培训结束后,奥古农场农民协会主席史蒂芬·法拉代表全体学员向专家组表达诚挚感谢。他说:“马上就是玉米播种季,中国专家给我们带来优质玉米种子和肥料,还为大家培训种植技术,这些都是我们急需的。”

  两个多月后,中国专家再次前往奥古农场。李友良介绍,这次他们带来了一台崭新的微耕机,以便开展农机实操培训。“以前,我觉得机械操作很难,今天参加完培训,我发现微耕机操作原来很简单!”培训结束后,农机手莫里丝·居苏开心地说。

  按照技术规范播下种子,在中国专家多次实地指导下,当地玉米产量达到了每公顷6至8吨。在同中国驻塞大使王擎考察奥古农场后,塞拉利昂农业与粮食安全部部长亨利·帕卡表示,感谢中方专家提供技术支持,帮助塞农户大幅提升产量。塞方希望与中方共同努力,在塞推广奥古农场示范种植项目的成功经验,造福更多塞拉利昂民众。

  当地农民法塔玛塔在地里挑了几个大个玉米棒,摘下来送给王擎说:“这是我按照中国专家传授的方法种植的,结出的玉米个头大、籽粒饱满。我喜欢中国玉米品种和中国技术!”

  “中国专家举办的技术培训,让大家受益匪浅。我们之前种植的玉米品种有10多年没更新,退化严重,每公顷产量只有2吨左右。玉米新品种促使产量大幅提高,我们的收入也显著增加。中国专家是我们真正的朋友!”法拉说。

  近年来,在气候变化、地缘政治等多重因素叠加下,世界粮食安全面临严峻挑战,塞拉利昂也受到冲击。中国多次向塞方提供紧急粮食援助,并援助机械设备用于加强水稻生产,为塞培训农业领域专业人才,支持塞解决粮食安全问题。目前,中国援塞第十四期农业技术合作项目专家组已经在塞组织召开技术培训10余场次,培训300余人次。在执行项目的3年期间,中国专家将在当地试验示范中国水稻、玉米高产栽培技术,选育高产品种,帮助塞提高粮食产量,助力农业可持续发展。

  (徐全参与采写)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无人机助力缅甸地震救援 中国救...   中国日报网4月2日电 当地时间3月28日,缅甸发生7.9级地震,多座建筑倒塌,曼德勒等城市成为重...
寻迹中国|外国博主走进河池 体...   河池市是广西最大的茧丝绸主产区,也是我国优质茧丝生产基地。从“东桑西移”到“东绸西移”,近年来,...
东帝汶留学生感受“舌尖上的河西...   来自东帝汶的留学生杰克拉已经在甘肃省张掖市河西学院留学一年,活泼开朗的她对于中国美食一直十分向往...
美国加征关税 全球一片反对   美国白宫计划4月2日宣布对贸易伙伴征收“对等关税”的措施。这被认为是美国本届政府影响范围最广、冲...
美国“关税讹诈”破坏世界经济稳...   美国利用关税手段在全球范围内进行讹诈,已成为世界经济最大的不稳定和不确定因素。面对美国人为制造的...
特朗普关税乱拳开打 为何美国自...   当地时间4月2日,美国总统特朗普在白宫宣布对贸易伙伴征收所谓的“对等关税”措施。此外,特朗普当日...
美国对进口汽车加征25%关税正...   新华社华盛顿4月3日电(记者熊茂伶)美国总统特朗普此前宣布的对进口汽车加征25%关税的措施3日正...
缅甸强震后已发生63次余震   新华社缅甸曼德勒4月3日电(记者张东强)缅甸气象和水文局3日发布报告说,截至当地时间3日8时30...
缅甸强震已致3085人死亡   新华社快讯:缅甸国家管理委员会新闻信息小组发布消息说,截至当地时间4月3日上午8时,缅甸强震已致...
华为、腾讯、招商局....大湾...   从“孔雀东南飞”到“百万英才汇南粤”  今天的广东  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  重视人才、渴求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