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秒没”的消费券竟成“黄牛”生意经?
创始人
2025-01-07 00:47:47
0

  天津发放餐饮、文旅消费券,累计额度达1600万元;海南三亚投入7450万元开展消费券促消费活动;广州陆续发放1亿元“食在广州”餐饮消费券……近期,多地持续发放消费券,“真金白银”点燃消费热情。

  然而,“新华视点”记者调查发现,一些紧俏的消费券被“黄牛”“截胡”,在网络平台上倒卖;还有一些“黄牛”勾结商家,利用消费券虚假消费,骗取补贴。

  “秒没”的消费券被谁抢了?

  这段时间,上海市民王女士几次抢消费券都未果。“为了抢券,不仅给手机装了能精准到毫秒的‘悬浮闹钟’,还借鉴网上经验用筋膜枪‘机打’点击页面,都没抢到。”

  社交平台上,经常可见“抢不到券”“消费券去哪里了”等吐槽帖。“刚开始发的几轮还能抢到,现在真是‘秒没’,掐点抢、多人同时抢,都没用。”网友兔兔说。

  “XX消费券800减250,感兴趣的私”“代抢X月X日消费券”……网络平台上,代抢和售卖消费券却成了“黄牛”的生意经。

  记者联系上一名“黄牛”,对方表示可以代抢某地消费券。最近一期消费券分为满2000元减200元、满3000元减500元、满10000元减1000元、满20000元减2000元和满30000元减3000元五种面额,根据面额不同,“黄牛”收取代抢费90元至220元不等。“需要哪个面额抢哪个,大额券你们自己很难抢到。”

  按照“黄牛”要求,记者提供了领券平台的个人账号;一番讨价还价后,以100元的价格由“黄牛”代抢“满10000元减1000元”面额的消费券。

  发券当日,记者用其他账号与“黄牛”同时抢券,发现“满10000元减1000元”面额的消费券刚点进去就显示已抢光;然而“黄牛”却抢到了。“黄牛”还向记者展示已抢到的多张更大面额的消费券。

  通过“黄牛”抢到的消费券能正常使用吗?

  记者在多地尝试后发现,尽管核验方式有所不同,但基本顺利无阻。比如,“黄牛”通过记者账号代抢的消费券,记者可以直接验券;“黄牛”自行抢购的消费券,记者核验时只需出示其发来的手机截屏页面,或将商家支付码拍摄给“黄牛”;如需人脸识别,“黄牛”则与记者视频通话进行验证。

  近期,多地商务、市场监管、公安等部门已采取措施,打击“黄牛”哄抢倒卖消费券现象。上海警方破获两起涉消费券违法犯罪案,抓获的18名犯罪嫌疑人中,多名是抢券“黄牛”。四川等地有关部门表示,持续加强对消费券发放的监管,严厉打击“黄牛”抢券等不法行为。

  揭秘“黄牛”抢券手法

  记者询问一名“黄牛”,为何他能抢到而自己抢不到?对方回复:“用了技术。”

  多地民警介绍,“黄牛”抢券,有的是人工抢,有的是使用外挂软件。“比如,软件能提前定时、自动抢单;可以模拟抢单指令,进行更密集的请求;还能绕过验证码、平台的防御系统,直接提交数据到后台。”一位基层民警说。

  业务安全公司顶象的反欺诈专家肖云(化名)告诉记者,“黄牛”拼的是速度。外挂软件的运行速度远快于人工,有些“黄牛”可以通过一台电脑,同时操控几十台甚至成百上千台设备进行抢券,成功率自然更高。

  记者注意到,为实现精准发放消费券,多地要求仅限定位在当地的消费者领取;然而,一些IP地址在异地的“黄牛”却能照领不误,二手平台上也出现了不少外地IP销售本地消费券的怪现象。

  肖云解释称,一些“黄牛”借助软件模拟IP地址、修改GPS定位后实施抢券。“网上改定位的软件很多,便宜的就十几块钱,技术门槛不高。”

  据了解,上海警方近期抓获的消费券“黄牛”,正是通过软件改变手机定位实施抢券。多地此前破获的相关案件中,“黄牛”同样利用软件修改定位,大量领取消费券。

  记者调查发现,一些“黄牛”还会与商家勾结,抢到大量消费券后,通过虚假消费套取补贴。

  近日,上海警方破获的涉消费券违法犯罪案件中,某餐饮店老板郭某伙同门店店长刘某,指使犯罪嫌疑人胡某通过网上发布收购消费券信息、教唆他人修改IP地址异地抢券等方式,收购了大量餐饮消费券,并虚构交易骗取消费补贴。

  中国裁判文书网显示,近年来,浙江、山东、山西、河南等多地查获类似案件。2023年初,福建南安的洪某通过微信组织他人以改变定位等方式大量领取消费券,并与参与活动商家的经营者熊某共谋,在后者店内虚假交易使用消费券202张,骗取补贴20200元。

  让消费券真正惠及老百姓

  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许光建表示,发放消费券的目的是惠及民众、提振消费。消费券被用于投机牟利,不仅破坏市场秩序,导致政策效果打折扣,更给政府和消费者造成经济损失。

  受访专家表示,应加大对“黄牛”倒卖消费券、套现等行为的打击力度,通过法律手段严加惩处,提高违法成本。

  北京嘉维律师事务所律师赵占领说:“倒卖消费券,涉嫌骗取公共财物。如果金额较大,扰乱了市场秩序,情节严重的可能构成非法经营罪。”他强调,利用消费券骗取政府补贴,还会构成诈骗罪,受到刑事处罚。

  多位专家表示,应加强对消费券发放、使用的全流程监管,进一步完善消费券领取和使用规则、加强对领券用户的身份审核;明确用券时需进行身份验证等要求,杜绝隔空刷码等行为,对违规商户进行处罚并建立“黑名单”制度;建立消费券使用追溯机制,确保全流程公平、透明、可回溯。

  针对“黄牛”团伙犯罪手法越来越隐蔽的问题,多位基层民警建议,通过强制刷新IP地址等方式,防范“黄牛”通过软件改变手机定位实施抢券;通过大数据监测异常交易、跟踪排查商家核验等,及时跟进处置。

  “发放消费券的平台要不断改进技术监测和风险防控手段,防堵漏洞,不给‘黄牛’可乘之机。”许光建说,还要加强法治宣传,督促商家诚信经营,提示消费者保护个人隐私,不参与转卖消费券;多方共同努力,让消费券真正惠及民生。(新华社北京1月3日电)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无人机助力缅甸地震救援 中国救...   中国日报网4月2日电 当地时间3月28日,缅甸发生7.9级地震,多座建筑倒塌,曼德勒等城市成为重...
寻迹中国|外国博主走进河池 体...   河池市是广西最大的茧丝绸主产区,也是我国优质茧丝生产基地。从“东桑西移”到“东绸西移”,近年来,...
东帝汶留学生感受“舌尖上的河西...   来自东帝汶的留学生杰克拉已经在甘肃省张掖市河西学院留学一年,活泼开朗的她对于中国美食一直十分向往...
美国加征关税 全球一片反对   美国白宫计划4月2日宣布对贸易伙伴征收“对等关税”的措施。这被认为是美国本届政府影响范围最广、冲...
美国“关税讹诈”破坏世界经济稳...   美国利用关税手段在全球范围内进行讹诈,已成为世界经济最大的不稳定和不确定因素。面对美国人为制造的...
特朗普关税乱拳开打 为何美国自...   当地时间4月2日,美国总统特朗普在白宫宣布对贸易伙伴征收所谓的“对等关税”措施。此外,特朗普当日...
美国对进口汽车加征25%关税正...   新华社华盛顿4月3日电(记者熊茂伶)美国总统特朗普此前宣布的对进口汽车加征25%关税的措施3日正...
缅甸强震后已发生63次余震   新华社缅甸曼德勒4月3日电(记者张东强)缅甸气象和水文局3日发布报告说,截至当地时间3日8时30...
缅甸强震已致3085人死亡   新华社快讯:缅甸国家管理委员会新闻信息小组发布消息说,截至当地时间4月3日上午8时,缅甸强震已致...
华为、腾讯、招商局....大湾...   从“孔雀东南飞”到“百万英才汇南粤”  今天的广东  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  重视人才、渴求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