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拉吉预言》这本书的作者是著名产品策略师和作家埃里克.乔根森,通过采访巴拉吉,事实上说的是埃里克自己的理解。他在2010年加入了一个叫Zaarly的创始团队,他还有一个商业博客(Podcast)叫Evergreen,就是"恒久绿色”或“永葆青春”的意思,全球粉丝超过了一百万,且他此前写成了一本全球有影响力的畅销书,叫《纳瓦尔宝典》被翻译成三十多种语言。
智能作图1:不识吉字 只识 J 字
《巴拉吉预言》的结构分为三部分,共计12章,最后一章“奖励”就是“推荐书目及其理由”
通过巴拉吉之口,埃里克的观点独特之处在于对社交媒体以及真相的探讨方面,他在这本书里面激烈的抨击了《纽约时报》这类的资本主义媒体。他之所以称之为资本主义媒体,是他认为像《纽约时报》这类传统媒体通常是有家族传承的盈利企业。他认为,盈利企业从利润的角度出发,并不具有说真相或说实话的天然本性,而是为了利润操纵言论,或者说歪曲事实的,接着他花了很多笔墨,宣讲未来的媒体将会“长什么样”:未来每个公民都是记者,未来每个公司都是媒体。互联网之后的自媒体和传统媒体,或者说社交媒体和“利益媒体”的一个分野,是埃里克这么多年来从事自媒体写作的洞见:社交媒体产生之后,带来了整个社会舆论的变革,同时凸显了技术、商业和创新的本质。
而埃里克最有洞见的部分,是他对民族、国家和政治真相的解析:首先民族主义国家是什么,按照埃里克的说法,其目标就是民族内部团结,能够团结一致,阻止内部的冲突,有用就是“有利”或“有益”的一面;但其有害的另一面,就是“如果过于狂热的话,那么民族主义或者爱国主义会转变为偏激的极端爱国主义、沙文主义或者帝国主义”,所以事实上非常容易(在狂热的怂恿之下)导致战争。
而最难的就是把这种民族团结转化成为一种市场上的交易,在市场交易的背景之下,双方都可以和平的“屈服”;通过自愿的方式用交易来解决冲突,也就是说用价值创造来解决矛盾冲突。埃里克认为,如果把一个民族主义者转变成为一个资本主义者和技术主义者难度虽然大,但是从中长期来看,会为社会增加更多的价值。因此他有一个概括:“不要在推特上争论,去构建未来吧”。换句话说,他认为:为了获取社会地位最简单的办法就是诋毁别人,而比较难的选择是去构建一个替代方案,而不是用言论攻击别人,所以构建未来或者说建设性的创造替代方案,才是这个社会最有价值的东西。
另外一点就是关于政治真相,埃里克也有他独特的见解,埃里克认为,从根本上讲,“政治”是关于群体的,而不是关于真相的。他说,政治将自己伪装成为真相的追求者,从而把人们蒙蔽起来。但是“让群体溃败”的真相是一个非常“不受欢迎”的真相:从长远来看,虽然真相是有益的,但是短期是有害的;他举了一个例子就是哥白尼的“日心说”,虽然是真相,也催生了人造卫星的发明,但短期内代价就是:哥白尼被烧死在火星柱上;所以在政治当中,几乎没有人有动机去说出那些可能惹恼所属群体的真相,其逻辑就是:正常的激励机制是被颠倒的,承认错误会损害个人地位,只会让他人承担错误的代价;因此这是一个悖论,不管是在国家当中,还是在政治当中,事实上没有讲出真相的机制;为了培养说出真相的机制有两个重要的要素:一个是要去中心化,另一个就是要把真相和叙事分开。
智能作图2:这才是真相
根据埃里克在生活当中的理解,不仅仅是在于他对传统媒体的批判,而且在互联网经济当中一个背离的趋势就是互联网上的“流行”不等于真相,因为我们现在的信息传播其实都是信号转发器之间的冲突,而不是信号源之间的冲突。因此他主张回归信号源的争论。
当然埃里克是加密技术和数字化未来的倡导者。他主张:实体要数字化,回归到数字原生;在数字化的过程中,事实上在很多方面存在“数字边疆”,所谓数字边疆呢,在他看来是创新的边界;同时他也从历史上总结了在美国创立的过程中,创新保持持续进行的原因是历史上的新边疆,人们通过不断的开拓新边疆而去创造或者是创新,从而避免了社会冲突;如果数字边疆不断提供新边疆,那么数字边疆跟历史上的新边疆有着相同的历史作用。
由于埃里克是一个产品经理出身,或者叫产品策略师出身,所以他对新产品的开发和推广,具有相当多的个人经验,鲜活且可借鉴的。所以他在说到数字化生产力的时候,专门叙述了人类怎么从模拟版本到数字版本,怎么样使得实操速度跟计算机的速度比肩,零延迟的机器人引入到生产过程中,实现生产力的解放,实现完全的数字化;很多行业都经历过同样的历史演变:首先引入的是人工服务,接着是半自动化服务,再来就是全自动化服务,最后达成人类和人机组合,实现纯机器化服务,也就是对人工智能这个历史脉络的概括总结。
因为事实上埃里克本人也是加密技术方面的专家和投资人,他看来加密货币的主要的功能之一,就是让产品和平台产业化。因为有了加密钱包,平台就可以部署各种新软件。简单的来说,就是有了加密钱包才使得软件的供应方可以通过加密钱包把产品很顺利的卖出去,获得盈利支持未来的开发;加密货币不是一般等价物,交易也不同于经典的传统社会;因为他是产品经理或者叫产品策略师,他就很清楚,在创新的环境下,需要什么样的企业家和什么样的产品经理,他举例说:“最好的企业家应该拥有足够的逻辑能力去思考不受大众欢迎的真相;同时有足够的社交能力,让这些真相受到大众的欢迎”,他讲到了一个新产品或者产品经经理在推广过程中所遇到的阻力,从企业家到产品经理所面临的共同问题,因此他提出来社交能力其实是一个很重要的能力。
智能作图3: 全栈概念
在第三部分第十章当中还特别描述了,怎么样利用软件技术来进军传统实体行业,他讲到了“全栈模式”时,指出:“替换过时的传统技术栈中的每一层是很困难的,客户获取和整合成本过于昂贵;所以要采取全栈模式,所谓“全栈模式”是什么,通过具体的例子,大家就能够理解:
律师事务所就是要求把所有的合同模板化,以法律的A P I为核心技术,缩减法律成本,实际上就是法律的实用接口,可以自动化处理重复性的业务流程;
全栈诊所,就是启用移动电子病历,或者说启用电子健康记录,然后能够让诊所实现全栈,或者说前流程的量化,并且能够实施远程医疗和基因组学;
全栈建筑事务所就是将API作为新型建筑公司的核心技术,从数据数据中心的无人架构入手,降低早期版本的风险,努力达成基于无人机和预制造楼的最终目标;
全栈会计师事务所,就是给定一个银行账户,然后自动配备税务和尽职调查,然后自动生成具有美国证券交易所或者证券交易委员会要求的注册上市文件(法律上又叫S-I文件);
全栈餐厅就是实现移动点餐支付和预定,通过供应链的整合,对动态菜单进行A B测试,并使用机器人进行配三备餐和配送。
智能作图4:学习之光是上帝之光
另外埃里克给出了给创业者的忠告:创业者要学会有效的学习,要学会以多种方式思考,特别是应该要有一些纯粹的数学能力。首先要学会用语言解释所有的事情,这很关键;同时还要学会制作图表,要有视觉的能力,要能够写出方程,要学会用代数去解读很多事情,要学会编写求解器或者编写算法,也就是说,要具备计算能力,同时还能够讲述来源,也就是回顾历史的能力。
埃里克强调了通用技术,换句话说,作为一名工程师,科学家、投资人或者企业家,其理论要不断的受到物理定律和市场的检验。所以需要事先建立广泛的技能和知识基础,然后找到聚焦的工作领域,选择出于某种原因,创业者真正关心的一个领域,他再次强调了全栈的概念,其实核心就两个字“广泛”广泛的技能和广泛的技术基础。
作为一个未来的创业家,必须要重视工程学的知识。工程学之外,你还必须熟知计算机科学、统计学的这些理论和实践,也就是不仅仅要懂概率和统计学理论,还应该懂得数据科学。创业者应该明白:计算机科学和统计学的地位和二十世纪初的物理学是一样的。
最后一章(12章Bonus 奖金)的内容,是埃里克给出的继续学习的推荐书目:在数学和科学领域,第一本书是费曼著的《费曼物理学讲义》,第二本书叫《普林斯顿数学指南》,第三本书是《概率论题解一千例》,第四本书是《数学建模的本质》,第六本书是《写给科学家和工程师的物理学》;给创始人了一些推荐读物,包括《我的飞车在哪里》、《格鲁夫给经理人的第一课》,《只有偏执狂才能生存》,在给创始人的推荐的书目里面有一本书是我本人最喜欢的《技术革命与金融资本》;
另外,埃里克还推荐了一些历史书,包括《灰贵妇眨了眨眼》,这实际上是一本加密货币历史的书;第二本是《真相的商人》;第三本书是《记者与谋杀犯》;第四本书是《人类起源的故事,我们是谁?我们从哪里来?》;甚至他还推荐了李光耀所著的《经济腾飞之路》,特别是约翰狄基所著的《共济会四百年》,为什么要推荐这本书,因为这本书事实上是我们了解非同质化代币这一现象的一把钥匙。也就换句话说,我们在数字时代所进行的一些工作或者是一些仪式,事实上我们可以借助秘密社团的历史来理解当今所谓“魔法”的来龙去脉。
埃里克和巴拉吉这两位大师同样从事技术初创企业和投资的行业,有着共同的积累;埃里克借助巴拉吉之口讲出这些故事呢,事实上希望把他们两个人共识通过这本书表达出来。因此最后有必要介绍巴拉吉是一个什么人:
巴拉吉是一个天使投资人,也是科技公司的创始人,是《网络国家》的这本书的作者。巴拉吉是斯坦福大学电气工程学方面的学者,从学士到硕士,再到博士学位,一路学下来,同时他又拿了一个硕士学位叫化学工程。他曾经在斯坦福大学教授以下几门课:机器学习、计算生物学等等,他的线上课堂吸引了全球超过二十五万的学生。
巴拉吉的一些真知灼见,加上埃里克本人的真知灼见,两人合作创作了这本书,我们甚至可以这样理解,这本书事实上是巴拉吉支持的一个项目啊,也就是说巴拉吉把他的经验和智慧托付给埃里克,把它整理出来,遗传给后代。
(完)
备注:API,全称Application Programming Interface,即应用程序编程接口,是软件系统中的一组预定义函数、协议或规则,主要用于不同软件应用程序之间的通信和数据交换。API是软件系统的“门户”,允许外部程序通过标准化的方式访问其内部功能或数据,当一个应用程序需要调用另一个应用程序的功能或数据时,它会向目标应用程序发送请求消息。目标应用程序接收到请求后,会根据预定义的接口规范进行处理,并返回相应的响应消息给发起请求的应用程序。
备注2:《共济会四百年》是由“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的。这本书的作者是英国伦敦大学学院艺术与人文学院意大利研究教授约翰·迪基(John Dickie),书中详细梳理了共济会自1717年创立以来的历史,并重点利用档案资料纠正了人们多年对共济会影响世界政治的误解,去除了对共济会神秘性的各种猜测。
参考资料:
全球金融业面临定时炸弹
托马斯·库恩(Thomas Kuhn)和他的代表作《科学革命的结构》
《开放的帝国:1600年前的中国历史》读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