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子经济”大热背后
创始人
2024-12-26 19:01:45
0

  新华社北京12月26日电 题:新华社经济随笔:“谷子经济”大热背后

  新华社记者刘慧

  你听说过“谷子经济”吗?这个和农业没什么关系的概念,最近正在破圈。相关消费热潮席卷各大城市,“吃谷地”成为炙手可热的打卡地。

  “谷子”,即英文“goods”的谐音,指的是以动漫、游戏、偶像等流行文化元素为主题的周边商品。

  这个曾经只有“Z世代”“00后”才懂的“秘密暗号”大热,背后折射出什么?

  年轻一代更愿意为“情绪价值”买单。

  作为“谷子经济”的主要消费群体,年轻人买出了一个千亿级的市场。

  有机构数据显示,2023年中国“谷子经济”市场规模已超1200亿元。未来数年“谷子经济”将呈持续增长态势,预计2029年整体市场规模将超过3000亿元。

  从文化产业视角看,随着我国优秀国产动画、手游等快速发展,文创行业以及IP衍生品会迎来市场增量空间。“谷子经济”火热与我国文化产业迭代相遇,必定给中国的消费市场带来更多的可能性。

  消费热点的涌现,从来都绕不开人的需求。

  “谷子经济”传递了年轻人的个性化表达和社交需求,他们不再仅仅满足于基本物质需求,也选择非同质化的消费模式,希望在消费过程中“悦己”,把“情绪价值”拉满。

  麦肯锡发布的《2024年中国消费趋势调研》显示,64%的消费者更加看重精神消费,并且年轻消费者对精神消费的重视程度更高。

  不止“谷子经济”,这种趋势还体现在很多消费热潮中。无论是为一场演唱会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还是抢购各大博物馆的文创冰箱贴,亦或是“吃”一碗毛绒玩具的“麻辣烫”……

  细细观察,以“谷子经济”为代表的消费新风向,不仅是一种文化和经济融合的社会现象,更是文化赋能经济的生动表现。

  显而易见的是,同样的两个笔记本,同样的使用功能,一个带上了IP“加持”,变成“谷子”就能卖出更高的价格,提升了附加值。

  叠加“谷子”的体验和社交属性,不少线下商场看到了提升客流量、激发消费活力的新可能。

  上海百联ZX创趣场的前身——华联商厦,曾是南京路步行街的潮流地标。自2023年1月“变身”开业后,这家商场在18个月内累计客流量超1500万人次、销售额超5亿元、活动举办量超700场。

  浙商证券相关研报显示,国内已有超20个一二线城市的60多个核心商圈都在打造二次元消费城市地标。

  谈到“谷子经济”,也有人表示“不理解”“看不懂”。为什么要给IP支付溢价、支付多大的溢价可以见仁见智,但“谷子经济”中出现的“负能量”必须得到及时关注。

  未成年人“吃谷”时存在的盲目消费、过度消费,天价“炒谷”陷阱,IP版权保护等问题也在浮现……“谷子经济”持续发展还面临不少挑战。如何引导其健康生长,加强市场监管和法治保障,需要更多的探索创新和主动作为。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谷子”。集邮、集币、集卡片、集卡带、集模型……每一代人的童年和青春里似乎都有过关于“收集”的消费记忆。一方面,以开放和包容的心态看待“谷子经济”,另一方面,必须加强监管和规范,引导这个千亿级市场为推动相关产业发展、进一步提振消费增添更多活力。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无人机助力缅甸地震救援 中国救...   中国日报网4月2日电 当地时间3月28日,缅甸发生7.9级地震,多座建筑倒塌,曼德勒等城市成为重...
寻迹中国|外国博主走进河池 体...   河池市是广西最大的茧丝绸主产区,也是我国优质茧丝生产基地。从“东桑西移”到“东绸西移”,近年来,...
东帝汶留学生感受“舌尖上的河西...   来自东帝汶的留学生杰克拉已经在甘肃省张掖市河西学院留学一年,活泼开朗的她对于中国美食一直十分向往...
美国加征关税 全球一片反对   美国白宫计划4月2日宣布对贸易伙伴征收“对等关税”的措施。这被认为是美国本届政府影响范围最广、冲...
美国“关税讹诈”破坏世界经济稳...   美国利用关税手段在全球范围内进行讹诈,已成为世界经济最大的不稳定和不确定因素。面对美国人为制造的...
特朗普关税乱拳开打 为何美国自...   当地时间4月2日,美国总统特朗普在白宫宣布对贸易伙伴征收所谓的“对等关税”措施。此外,特朗普当日...
美国对进口汽车加征25%关税正...   新华社华盛顿4月3日电(记者熊茂伶)美国总统特朗普此前宣布的对进口汽车加征25%关税的措施3日正...
缅甸强震后已发生63次余震   新华社缅甸曼德勒4月3日电(记者张东强)缅甸气象和水文局3日发布报告说,截至当地时间3日8时30...
缅甸强震已致3085人死亡   新华社快讯:缅甸国家管理委员会新闻信息小组发布消息说,截至当地时间4月3日上午8时,缅甸强震已致...
华为、腾讯、招商局....大湾...   从“孔雀东南飞”到“百万英才汇南粤”  今天的广东  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  重视人才、渴求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