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期短、成本低、变现快
微短剧“野蛮生长” 跟风盛行
近年来,微短剧行业发展迅猛。中国网络视听协会近日发布的《中国微短剧行业发展白皮书(2024)》显示, 2024年我国微短剧市场规模将达504.4亿元,同比增长34.90%,有望首次超过内地电影票房;截至今年6月,我国微短剧用户规模达5.76亿人,占整体网民的52.4%。
人物设定浮夸的“总裁”“首富”,情节土味十足的“重生”“逆袭”,故事进展毫无逻辑可言,却让人“上头”。记者从业内人士处得知,大量微短剧“上游”是网络小说,也就是将网文的经典“吸睛”套路进行浓缩式的可视化翻译,通过快节奏、强反转的剧情设定,力图在每一分钟踩中观众的情绪“爽点”,吸引他们反复点击观看。
这些剧情“跌宕起伏”的微短剧如何诞生并快速进入市场的?当记者走进一家古风造景的微短剧拍摄基地,发现这里 一天内共有10个微短剧剧组同时取景拍摄,他们要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完成拍摄任务。据悉,一部60集微短剧从内容到上线,大约用时一个月。
解锁一集只需两元
“追剧”上瘾 账单“滚雪球”
业内人士张聪聪认为,短剧属于即时充值享乐型,即“瓜子效应”。看短剧就像是嗑瓜子,嗑一个瓜子吃一个仁,看一部充一部的钱。
投流或取代创作成为核心
占全剧宣发成本八至九成
不过,微短剧市场竞争激烈,仅依靠剧情设计有时也难以“出圈”触达观众。一段时间,一种效益周转率更高的模式出现,其中核心玩法就是投流。所谓 投流,是指在短视频平台上进行流量广告投放,以此增加短剧的曝光度。
据业内人士介绍,投流已经成为部分微短剧上线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环。相比起较低的制作成本, 一部微短剧的投流费用甚至能占据全剧宣发成本的八成至九成。不少微短剧的制作方也由此格外关注“投流”的回报率。
“分类分层审核” 专业影视团队入局
微短剧创作走向精品化
不少专业影视团队入局微短剧行业,推动微短剧内容制作精品化,大量内容丰富、题材广泛、特色鲜明的优秀微短剧作品正走进观众视野。
中国传媒大学电视学院教授付晓光指出,“ 微短剧应该把创作重心进一步前移,更多地结合社会现实,去体现生活的深度,去探索在时代发展的洪流之下,更多人性的闪光点。”
记者手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