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渔村做好“海”文章
创始人
2024-12-21 10:40:41
0

  冬日,福建省漳州市东山县澳角村码头依然一片繁忙景象,一艘艘钢铁渔船满载着新鲜的渔获徐徐靠港。

  “这种九节虾,一只接近半斤,价格高、卖得俏。”见到自家渔船靠岸,澳角村村民林湖斌一边麻利地上前检查渔获收成,一边热情地向游客介绍。

  澳角村渔港一片忙碌景象。人民网 李昌乾摄

  很快,一批批品相上佳的渔获被打包运往当地海产品加工厂。随后,这些大海的馈赠将通过现代物流出现在全国各地百姓的餐桌上。

  在澳角村,渔船载着从海上捕获的海鲜准备靠岸。人民网 李昌乾摄

  曾几何时,澳角村的渔民们只能依靠简陋的木船“讨小海”生活,日子过得极为艰苦。现如今,渔船不断换代,从木质舢板升级成钢铁大船,澳角村人深挖“海的潜力”。

  澳角村的蝶变,正是乡村全面振兴的生动缩影。

  “乡村振兴关键在产业振兴。”在中央会议上、在调研考察中,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就发展特色产业作出重要指示,为乡村振兴和现代化建设新局面指明方向。

  今年10月15日,时隔23年后,习近平再次来到澳角村考察,步行察看澳角湾海域环境和村容村貌,详细了解海鲜干货和渔获产品交易情况。

  看到乡村发生巨变,总书记深感欣慰。他感慨地说,乡村振兴还是要发扬优势,做好“海”的文章。

  澳角村鲍鱼养殖户郭汉栋在检查鲍鱼苗生长情况。龚雯摄

  “总书记说的‘以后农村的政策会一年比一年好’这句话一直激励着我。”从事鲍鱼苗养殖的郭汉栋说,他的养殖场已扩大至3亩,还配备了智慧控制系统,可以实时监测水质、温度等关键指标,大大提高了养殖效率。

  “家门口的兴海大道从水泥路升级为柏油路,变成了旅游观光大道。”说起村里的变化,这些年一直生活在澳角村的郭汉栋赞不绝口。

  游客在澳角村采购当地海鲜加工产品。人民网 李昌乾摄

  以海兴村、以海强村,近年来,澳角村海洋产业蓬勃发展,海上养殖年产值约3.7亿元——在海上,发展深水网箱1110口、各类吊养660亩;在岸上,拥有海水养殖场128家。村民建设鲍鱼、对虾、海带、紫菜等养殖基地,把大海变成“蓝色粮仓”,改变了渔业靠天吃饭的历史。

  变化不止于此。

  如今,澳角村充分利用“海”的优势,积极发展海洋捕捞、水产养殖、海产品加工、电商微商和乡村旅游五大主导产业。2023年,该村社会总产值达15.5亿元,村财收入173万元,人均纯收入5.8万元。

  水产品加工企业38家,电商企业117家,全村4000多人中电商产业人才就有500多名,日均发货量超2000件,2023年销售额达3.5亿元。

  借得天独厚的海岛风光和渔业资源,走上渔旅融合发展之路,先后建设渔港商业区、妈祖文化公园、幸福公园等,已有41家民宿及13家渔家乐大排档。

  “如今,澳角村村民实现了家里有别墅、城里有套房、出门有小车、银行有存款。”澳角村党委书记兼村委会主任林华忠说,未来,澳角村一定牢记殷殷嘱托,推动乡村全面振兴,护更蓝的海、建更美的村、富更多的人。

  风光旖旎的澳角村。人民网 李昌乾摄

  做好“海”的文章,曾经偏远的小渔村因地制宜发展地方特色产业,蜕变为“海上明珠”。(摄制:福建频道 杨灏昱 李昌乾)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无人机助力缅甸地震救援 中国救...   中国日报网4月2日电 当地时间3月28日,缅甸发生7.9级地震,多座建筑倒塌,曼德勒等城市成为重...
寻迹中国|外国博主走进河池 体...   河池市是广西最大的茧丝绸主产区,也是我国优质茧丝生产基地。从“东桑西移”到“东绸西移”,近年来,...
东帝汶留学生感受“舌尖上的河西...   来自东帝汶的留学生杰克拉已经在甘肃省张掖市河西学院留学一年,活泼开朗的她对于中国美食一直十分向往...
美国加征关税 全球一片反对   美国白宫计划4月2日宣布对贸易伙伴征收“对等关税”的措施。这被认为是美国本届政府影响范围最广、冲...
美国“关税讹诈”破坏世界经济稳...   美国利用关税手段在全球范围内进行讹诈,已成为世界经济最大的不稳定和不确定因素。面对美国人为制造的...
特朗普关税乱拳开打 为何美国自...   当地时间4月2日,美国总统特朗普在白宫宣布对贸易伙伴征收所谓的“对等关税”措施。此外,特朗普当日...
美国对进口汽车加征25%关税正...   新华社华盛顿4月3日电(记者熊茂伶)美国总统特朗普此前宣布的对进口汽车加征25%关税的措施3日正...
缅甸强震后已发生63次余震   新华社缅甸曼德勒4月3日电(记者张东强)缅甸气象和水文局3日发布报告说,截至当地时间3日8时30...
缅甸强震已致3085人死亡   新华社快讯:缅甸国家管理委员会新闻信息小组发布消息说,截至当地时间4月3日上午8时,缅甸强震已致...
华为、腾讯、招商局....大湾...   从“孔雀东南飞”到“百万英才汇南粤”  今天的广东  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  重视人才、渴求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