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辰大海丨地下700米的大国重器建设“进度条”刷新
创始人
2024-12-21 06:20:55
0

  踏入通往地下的专用罐笼,金属闸门缓缓关闭,罐笼平稳匀速地下降,机械运转的轻微嗡嗡声与逐渐增强的风声交织。时间仿佛被拉长,直到5分钟之后电梯停稳,闸门再次缓缓打开时,展现在中青报·中青网记者眼前的,是地下700米深处,江门中微子实验所在地。

  作为主体的探测器,一个巨大的“玻璃球”,正在这里安装建造。

  12月18日,随着中国科学院院士王贻芳宣布启动灌注,位于广东江门地下700米的大科学装置江门中微子实验(JUNO)液体灌注正式开始。

  超纯水以每小时100吨的流量注入探测器水池内,这标志着江门中微子实验建设来到最后一个关键节点。据介绍,液体灌注分两步,前2个月将超纯水灌满中心探测器有机玻璃球内外空间,此后再用6个月的时间,将有机玻璃球内部的超纯水置换为液体闪烁体。预计到2025年8月,JUNO全部灌注任务完成,开始正式运行取数,预计运行约30年。

  作为国家基础科学研究的重要力量,中国科学院正承担着一些重大基础科学研究设施的建设和运行任务。在JUNO首席科学家王贻芳看来,大科学装置对基础科学研究至关重要。而JUNO就是具有代表性的大科学装置。

  设备老化该怎么解决?灌水之前需要驱逐氧气和氡气,灌氩气好还是氮气好?有机玻璃出现裂纹,该怎么解决……11年来,江门中微子实验团队遇到的一个又一个难关,都被跨了过去。

  王贻芳经常回答的一个问题是,基础研究到底有什么用。就像给中微子测量振荡时的参数,对人类到底有什么用。对此,他的回答是,所有重要的基础科学理论概念、重大的科学思想突破,最终都对人类的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我是中青报数智主播辰辉,一起奔向星辰大海,我们下次见!

  中国青年报社 出品

  记者:张渺

  剪辑:吕韦谦(实习生)

  数智主播生成:张渺

  图片视频来源: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

  本次播报由中国青年报“青年语料库”支持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无人机助力缅甸地震救援 中国救...   中国日报网4月2日电 当地时间3月28日,缅甸发生7.9级地震,多座建筑倒塌,曼德勒等城市成为重...
寻迹中国|外国博主走进河池 体...   河池市是广西最大的茧丝绸主产区,也是我国优质茧丝生产基地。从“东桑西移”到“东绸西移”,近年来,...
东帝汶留学生感受“舌尖上的河西...   来自东帝汶的留学生杰克拉已经在甘肃省张掖市河西学院留学一年,活泼开朗的她对于中国美食一直十分向往...
美国加征关税 全球一片反对   美国白宫计划4月2日宣布对贸易伙伴征收“对等关税”的措施。这被认为是美国本届政府影响范围最广、冲...
美国“关税讹诈”破坏世界经济稳...   美国利用关税手段在全球范围内进行讹诈,已成为世界经济最大的不稳定和不确定因素。面对美国人为制造的...
特朗普关税乱拳开打 为何美国自...   当地时间4月2日,美国总统特朗普在白宫宣布对贸易伙伴征收所谓的“对等关税”措施。此外,特朗普当日...
美国对进口汽车加征25%关税正...   新华社华盛顿4月3日电(记者熊茂伶)美国总统特朗普此前宣布的对进口汽车加征25%关税的措施3日正...
缅甸强震后已发生63次余震   新华社缅甸曼德勒4月3日电(记者张东强)缅甸气象和水文局3日发布报告说,截至当地时间3日8时30...
缅甸强震已致3085人死亡   新华社快讯:缅甸国家管理委员会新闻信息小组发布消息说,截至当地时间4月3日上午8时,缅甸强震已致...
华为、腾讯、招商局....大湾...   从“孔雀东南飞”到“百万英才汇南粤”  今天的广东  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  重视人才、渴求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