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住家阿姨,应不应该吃雇主家的水果”怎么就成了一个争议问题。
所谓住家阿姨,通常是指在家庭中提供全日制服务的家政人员。因职责要求自然是吃住生活在雇主家里,为家庭成员提供便利和舒适的生活环境。通俗的说法应该是保姆,再往早了说,这地位就相当于地主家的佣人。当然在新时代,如此说便是侵犯人权了。
不过,近日演员杜淳的老婆王灿在网上发长文探讨这个问题时却遭到了网友们的群嘲。在文中她举了两个接触过的住家阿姨的例子,一个是从来不吃她家任何东西的,洗葡萄是洗前多少颗,洗完了还是多少颗,以此证明这位阿姨确实不占她家的便宜,而阿姨想吃什么都是自己在网上买,相处毫无压力。另一个则是她吃什么,阿姨就跟着吃什么,基本不打招呼,还解释说是看她不怎么吃,怕放坏了。这就让她心里很不舒服,觉得阿姨太没分寸感,想吃可以,但要跟她讲。
王灿的槽吐出来后,网友们却并没有一边倒地支持她的观点,有人嘲讽说“第一次看到那么小气的明星老婆。”
但其实王灿说的并非没有道理,住家阿姨怎么能拿自己不当外人呢?不过大约是很多人在网上晒得是赚钱的辛苦和生活的困顿,她担忧的却是家里的保姆不上路子,这不是来凡尔赛的嘛,又能得到多少支持?
然而王灿面对的也确实是一些雇有保姆家庭的普遍问题,随着生活方式的改变,越来越多的家庭会雇家政服务人员处理家庭杂事,而这些工作以往都是家庭成员所承担的,所以照顾雇主家庭成员生活的住家阿姨的边界感并不好把握,相处就容易产生些矛盾。就以吃不吃水果这件事为例,如果从不吃的,就显得生分,行事距离感十足,相处起来就可能会有隔阂。如果随便吃的,是没把自己当外人,却又没了边界感,雇主会觉得家里又多养了一口人。而如果要求每次吃时都要先打招呼,阿姨又可能会觉得这雇主压根就是拿她当外人防着呢,国人常说疑人不用,用人不疑,心里存疑能和谐共处吗?
所以我觉得,王灿的苦恼大约是源于她理想中住家阿姨的标准太高,但是能达到她要求的阿姨显然要有相当高的情商智商和能力,那么如此高水平的人,又怎会如此屈才当一个住家阿姨呢?
当然如果时光倒回到百年之前,也许她的要求便能得到满足了,因为那时候的住家阿姨还是“下人”,自然是应该有分寸的,只可惜她生活在这个没有陪嫁丫鬟、没有佣人老妈子的新时代。
所以这个问题其实不应该成为一个问题,因为在当下社会,考验的应该是雇主的态度与情商吧。
下一篇:融入大湾区 澳门机遇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