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锐评丨扩大免签让“下一站,中国”又火了!
创始人
2024-12-18 11:01:52
0

  从“City不City”成为网络热词,到“China Travel”持续圈粉,这一年,越来越多的外国游客来到中国。12月17日,在中国官方发布全面放宽优化过境免签政策后,“下一站,中国”话题又火了。《国际锐评》通过大数据搜索分析发现,这次政策一出台,“中国免签”的搜索热度迅速冲上高峰。“太棒了”“我要去中国过新年”“喜欢这个友好的国家”……外国网友们纷纷期待来一次中国行。

  为什么关注度这么高?直接原因是这次免签政策优化给力。从时长看,中国把过境免签外国人在境内停留时间,从原先的72小时和144小时均延长到240小时,也就是10天;从范围上看,适用口岸从39个增加到60个,停留活动区域从19个省(区、市)增加到24个,而且允许跨区域通行。路透社发表评论称,“中国不断放宽对旅客的签证要求,鼓励人们前往这个世界第二大经济体”。

  中国人民大学应用经济学院副院长陈占明跟《国际锐评》交流说,“全面”一词意味着中国从时间、区域等多方面、多层次对过境免签进行了优化,更加方便外国人来华进行旅游、商务、访问、探亲等活动。同时,随着国际旅客数量的增加,中国的旅游业等产业将迎来更多商机,为经济发展注入新动力。而中外文化交流的加深,还将增进中外人民之间的友谊和理解,为未来合作打下更坚实的基础。

  从去年7月开始,中国持续优化过境免签政策。比如,今年5月,中国与格鲁吉亚互免签证协定生效;10月起,中国对葡萄牙、希腊等4国试行免签;11月底,中国“免签朋友圈”再添9国……目前,中国已同26个国家达成全面免签,先后对法国、德国等38国单方面免签,对54国实行过境免签,同157个国家和地区缔结互免签证协定。

  一张小小的签证,背后是中国持续扩大对外开放的努力。前几天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扩大免签就是中国不断扩大开放的一张“政策名片”。数据显示,今年前11个月,全国各口岸入境外国人2921.8万人次,同比增长86.2%;其中通过免签入境1744.6万人次,同比增长123.3%。尤其是72/144小时过境免签政策在境内外广受欢迎,今年以来适用此政策来华外国人数量同比上升132.9%

  从湖南张家界等中国景点“长满”外国人,到外国朋友“钻”进深山学习少林功夫,越来越多的外国人通过免签来到中国,与中国加深了互动。在海外社交平台上,一位外国网友直播了中国无人机送咖啡外卖的过程,称中国“好像生活在未来”。从街拍新能源汽车、体验中国“最深地铁站”,到尝试掌纹支付、体验中国传统文化,外国游客看到了一个真实、立体的中国,体会到这个东方大国的热情和友善。正如不少网友在社交平台上评价,只有亲自来一趟,才能“看到一个西方媒体永远不会展现的中国”。

  如果放眼当前世界形势,会更加理解外国游客来华的热情。当前,地缘政治形势日趋复杂,贸易保护主义阻碍全球发展,世界开放环境寒意渐浓。前不久,第七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发布的《世界开放报告2024》指出,2023年世界开放指数同比下降0.12%,其中世界经济开放指数、文化开放指数分别下降0.2%、2.4%。相比之下,2023年中国开放指数比2008年提高11.89%,升幅居全球前列。中国持续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促进了全球人、财、物流通,为世界带来宝贵的暖意。

  也正因此,芬兰总统斯图布对中国将芬兰列入单方面免签范围表示欢迎,克罗地亚日报用“好消息”来形容中国相关免签政策……丹麦生物科技企业诺和新元全球总裁埃斯特·柏吉对《国际锐评》说,虽然免签是一个细节,但意义十分重大,“人员流通越容易,我们来中国就越方便,我们之间就会越来越好”。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热情友善是中国人的待客之道,开放包容是中国与世界的互动方式。从扩大免签、让外国人从“头回客”变成“回头客”,到不断扩大市场准入、优化营商环境,中国正持续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欢迎更多的外国朋友来到中国、看见中国、感受中国、了解中国,并分享其中的共赢机遇。

  (国际锐评评论员)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无人机助力缅甸地震救援 中国救...   中国日报网4月2日电 当地时间3月28日,缅甸发生7.9级地震,多座建筑倒塌,曼德勒等城市成为重...
寻迹中国|外国博主走进河池 体...   河池市是广西最大的茧丝绸主产区,也是我国优质茧丝生产基地。从“东桑西移”到“东绸西移”,近年来,...
东帝汶留学生感受“舌尖上的河西...   来自东帝汶的留学生杰克拉已经在甘肃省张掖市河西学院留学一年,活泼开朗的她对于中国美食一直十分向往...
美国加征关税 全球一片反对   美国白宫计划4月2日宣布对贸易伙伴征收“对等关税”的措施。这被认为是美国本届政府影响范围最广、冲...
美国“关税讹诈”破坏世界经济稳...   美国利用关税手段在全球范围内进行讹诈,已成为世界经济最大的不稳定和不确定因素。面对美国人为制造的...
特朗普关税乱拳开打 为何美国自...   当地时间4月2日,美国总统特朗普在白宫宣布对贸易伙伴征收所谓的“对等关税”措施。此外,特朗普当日...
美国对进口汽车加征25%关税正...   新华社华盛顿4月3日电(记者熊茂伶)美国总统特朗普此前宣布的对进口汽车加征25%关税的措施3日正...
缅甸强震后已发生63次余震   新华社缅甸曼德勒4月3日电(记者张东强)缅甸气象和水文局3日发布报告说,截至当地时间3日8时30...
缅甸强震已致3085人死亡   新华社快讯:缅甸国家管理委员会新闻信息小组发布消息说,截至当地时间4月3日上午8时,缅甸强震已致...
华为、腾讯、招商局....大湾...   从“孔雀东南飞”到“百万英才汇南粤”  今天的广东  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  重视人才、渴求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