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一法师曾言:“别贪心,你不可能什么都拥有。别灰心,你不可能什么都没有,所愿,所不愿,不如心甘情愿所得,所不得,不如心安理得,你以为错过了是遗憾,其实有可能是躲过了一劫。”我们在追求梦想的道路上,总是被欲望和缺憾牵绊。欲望指引我们不断向前,而缺憾则如影随形,令我们怀疑曾做出的选择。每个人的心中都有一幅理想的画卷,镌刻着对完美生活的渴望与期盼。但是,我们是否真的知道,什么是我们生命中重要的呢?
傍晚时分,城市的霓虹逐渐亮起,又是一天繁忙生活的结束。我坐在阳台上,手中握着一杯热茶,思绪回转至过去的点滴。这一日复一日的忙碌,让我回想起了那些年,被认为错过的种种机遇与惊险中度过的种种选择。相似的夜晚,父亲也曾这样沉默地坐在窗边,他淳朴的肩膀上仿佛承载着整个家庭的未来。我未曾明白他的坚持与未了的愿望,却在长大后逐渐体悟到他眼中的遗憾与满足。
父亲常常跟我说起一位儿时玩伴的故事。那位朋友如同家里的风筝,飞得越高背离得越远,始终在追寻心中的天际。最初,他们年少的梦想极其相似,坐在村口的大槐树下,定义着这个世界的边界与未来的色彩。父亲心里想着的是那片土地如何生发,而他的朋友却在书页的字里行间寻觅另一条路。时光流走,他们的理想开始向着不同的方向延伸。朋友执意北上,在城市打拼,他没有停留在泥土的气息里,而是去尝试另一个炫目的梦。
十年后,他们在城市的小巷重逢,那个曾拼命挣扎于狭小高楼与巨型广告牌之间的朋友已成疲惫不堪的归人。父亲一看便知,他错过了很多。朋友说,那些日夜兼程的努力,只换来了暂时的繁华,而与亲情之间的渐行渐远,则成为永恒的遗憾。两人坐在街边小摊面前,父亲安静地倾听,夹杂着热气的夜宵,未能化解朋友心中的苦楚。回家的火车站前,父亲轻轻拍了拍朋友的肩膀,眼中的理解与宽慰却胜过千言万语。他们都明白,并不是所有的梦想都能与自己的人生无缝衔接,不是所有的机遇最终都成为幸福的起点。
正如埃莉诺·罗斯福所言:“未来属于那些相信自己梦想之美的人。”然而,父亲的故事让我明白,有时候,错过其实也是一种幸运的保护。或许,是避免了更显浓烈的失望,又或许,是绕过了可能来临的困境。生活总是如此奇妙,总在你追逐着那些你自以为的幸福时,给予某种不被预计的转机。老话说:“船到桥头自然直。”就是这个道理。
当下次你站在一扇关闭的门前,或许不必为此懊悔。另一扇窗,总在不远处,静待着被开启的那一刻。幸福,也许正像那些被严实封锁着的小窗,等的不是你急匆匆的脚步,而是内心深处所发出的真正渴求,或者仅仅是一声平和的叹息,一种无言的欣然接受。
每个人心中都有一把标尺,丈量着过去、衡量着现在,期望着未来。我站在时间的江岸,煽动着这样一个念头:也许,有些遗憾并不是我们的最终归宿,而是一次次重新出发的机会。与其把精力耗费在悔恨与不甘之间,不如去欣赏那些未曾察觉的风景。它们或许并不是你所计划的深远,可是在它们之间徜徉,也不失为一种意料之外的享受。
或许在未来的某一天,当你回忆起自己这一生,而眼中泛起的是那些此刻未能触及的景象时,你会更加珍惜当下拥有的一切。感情如此,事业如是。不必再去纠结那些所谓的得失,把目光投向每一个平淡日子中的小美好。
莎士比亚曾言:“人的一生犹如草木,生长经历春夏秋冬,会有繁华,也定有枯萎。”珍惜身边的人,珍惜当下的时间,别让心中的悔恨抢走你眼前的阳光。因为在生命的长旅中,我们正在不断失去,但也在持续获得最单纯的幸福。
就让此刻成为你心灵的一次小旅程,携着那份心甘情愿的懂得,体会当下。人生的魅力,也许正在于它的未知与不完美上。心安既是归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