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否赞同先苦后甜的教育观点?
创始人
2024-12-13 19:51:36
0

在谈论对不对之前,你得先问问究竟是不是。中式教育未必是广泛认知里的“先苦后甜”。前段时间项飙老师来我校讲座,主题就是中国年轻人对自己的“残酷”和强制依恋(compulsory attachment)。我觉得他提出的一个观点很对:

当代中国青年所面对的,并非家长/社会明面上讨论的一场先苦后甜的马拉松,即为实现某个单一目标(高考/好工作)的延迟满足;而是无休止的短途冲刺,步步为营,一步不许错。在这个过程中,当下的意义消失了,我们活在永恒的“为未来做准备”之中。

他可能会在近期发表这篇文章,但国内未必看得到。我觉得其中最重要的点是,年轻人觉得自己不配享乐、不甘落后、不得不卷的心态,并非自然形成,而是被生产出来的焦虑。可悲可叹的是,我们一边厌恶这种焦虑,一边在现实中不断投入它,令其成为了一种强制依恋。

这也许就是内卷与竞争的差别——任何地方都有激烈的竞争,唯独老中缺乏合理的退出机制,你会发现权力在方方面面干涉你的选择,这种干预内化成了你的焦虑话语,定义了你的价值。

你“没有喘息”的痛苦既来自旧版本的胡萝卜在新版本失效,也来自社会对胡萝卜定义的掌控。这是两个层面的问题,前者是可以被经验验证的,先苦后甜对于改开后的一批人真是对的,因为资源够分,门槛没有很高,你努力对了方向,后半生真的可以放松。很多人正是在疫情中看到了公务员的稳定待遇,才开始疯狂考公。但现在僧多粥少,先苦完后面还是苦,经验否定了后甜,那先苦的合理性就要被质疑。而有形的大手将价值捏成了苦的样子,这就是难以证伪的部分,因为你的苦似乎总是能被解释回是自己不够好,你必须重建价值才能跳出这种怪圈。

讲座提纲我附在这里:

Many students and young graduates in China “brutalize” their lives: they are harsh with themselves, work exceedingly hard, punish themselves for minor failures, refuse joys, and even resent anyone who advise them to be more relaxed. Far from being ascetic, they are driven by the pressure to succeed in the future. They live in a life of perpetual preparation: everything that they do now is a preparation for the next stage of life. The present has no meaning in itself except for being a step towards the long-term goal. At the same time they fear that a misstep now could ruin the entire life, therefore the present is everything and becomes unbearably heavy. Self brutalizationis a way to mobilize the self to accomplish difficult, consequential, but meaningless tasks (e.g. one exam after another). It is not that future fantasiesare so powerful that they “empty out” the present, rather it is that every moment is structured in such a way that displaces itself. This means, while systemic change is indispensable to solve this, change in people’s consciousness of the present could reduce the extent of self brutalization too.

简单翻译一下:

中国的许多学生和年轻毕业生将生活“残酷化”:他们对自己严苛,工作异常努力,因微小的失败而惩罚自己,拒绝享受,甚至怨恨所有建议他们放松的人。 这绝非出于自律,而是被成功未来的压力所驱使。他们过着一种永恒准备的人生:他们现在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人生下一阶段做准备。当下自身除了作为迈向长远目标的步骤之外,毫无意义。 同时他们担心一步走错满盘皆输,因此现在至关重要、无比沉重。对己残酷是一种激励自己实现艰难、重要但毫无意义的任务(例如,无休止的考试)的手段。 并非是前景强大到“清空”了现在,而是每一刻都以清出自我的方式构建。 这意味着,尽管结构性的改变对问题的解决不可或缺,但改变对“当下”的理解也可以减轻对己的残酷。

#质感创作人#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博力威新注册《一种自动识别切换... 证券之星消息,近日博力威(688345)新注册了《一种自动识别切换CAN终端电阻方法软件V1.0》项...
必易微拟斥资近3亿元收购兴感半... 每经记者|陈晴 每经编辑|陈俊杰 并购重组 中汽股份:拟以现金1.11亿元收购中汽研汽车检验中心(...
官方回应“男子在桂林漂流点救人... 近日,有网友在社交平台发布视频称,8月23日,其弟弟在广西桂林龙脊峡漂流点营救一名落水女子时,两人不...
Rapidus与是德科技日本子... 【日本半导体厂商Rapidus与是德科技日本子公司达成战略合作开发2纳米芯片工艺设计套件】8月26日...
曼联转会风云:B费若赴沙特,巴... 随着夏季转会窗口的临近,曼联的转会动态再次引起了球迷的广泛关注。根据《卫报》的最新报道,如果布鲁诺·...
B费变卦!拒绝沙特天价合同后,... 近日,邮报记者Chris Wheeler独家报道,曼联的中场核心布鲁诺·费尔南德斯(B费)在经历了一...
原创 超... 美军F-35战机压境半岛,特朗普却在白宫抛出核裁军话题,逼中国坐上谈判桌。明知中国不可能答应,他为何...
哈佛和MIT科学家联手破解基因... 想象一下,如果我们能像调节家里的灯光亮度一样,精确控制人体细胞的各种功能,那会是什么样的景象?哈佛大...
股市必读:阳光电源中报 - 第... 截至2025年8月26日收盘,阳光电源(300274)报收于97.01元,下跌5.45%,换手率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