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之前写过一个自拼的回答。
多数中国孩子学自拼完全没用。
自然拼读在国外也是五六岁学,给听力大幅领先阅读——已有四五千听力词汇量但不认识字的人(换言之母语文盲或者母语学龄前儿童),用来把阅读中看到的字读出来——英语是表音文字嘛,mop、lamp、root、enough,读出来了也就明白意思了,自然也就会阅读了。
而我们汉语并不是表音文字,所以很多国内家长并不明白自然拼读到底是干嘛用的。在我们的语言中,也的确……并没有一个可对标的练习内容。所以机构说国外这个年龄都学,就懵懵懂懂跟着学了。
可是,中国孩子一般是通过看绘本分级、看动画片、上机构课程来入门英语的。中国孩子的英语听力词汇和阅读词汇是高度同步的。
不太可能有英语听力和口语领先英文阅读几千个词汇的情况。
——要知道这几千个听得懂、但看不懂的词,才是学自然拼读的目的。学会了就可以阅读了。分分钟从文盲变成初级阅读者,这是表音文字的捷径。
而中国孩子,作为没有大量听力词汇量储备的非母语者,就算把英语单词拼出来了,又有啥用呢?词义不懂,语法不会,还是看不懂书。
给学过自拼的孩子一本简单的、全部能用拼读规则拼出来的书,ta会阅读吗?读完说说啥意思,说的出来吗?
当然中国孩子并不是词汇量都小,很多几岁孩子词汇量几千的,但纯听力词汇量(听得懂,看不懂)一般没那么多,因为英语对非母语孩子来说,是一个学习内容而非生活内容,这种孩子听力词汇量大,阅读词汇量也大,拉不开很大的差距,学自拼其实很鸡肋。这些孩子基本不需要学都知道怎么拼。
除非家里有英语母语水平的家长带孩子,生活中绝大多数口语都无障碍表达,所有日常用语、物品、方位、情感表达都会说,孩子听力口语都是母语水平——只有这种情况是最适合学自拼的。
而不怎么鸡娃的家庭纯听力词汇量就更小了,有的是零,有的一二十,有的三五十,一百多,两三百都算多了——这些轻度启蒙的孩子,学自然拼读干嘛呢?就为了把这一二十个、两三百个听力词汇在纸面上看会?那家长直接给打印出来,带着读,最多一两个星期就认全了吧……
另外,不要指望学了自拼,现在用不上,但未来可以用来拼新学的单词……如果没有每天大量阅读(一小时左右)打底,自拼根本没有应用场景,忘的超快,等孩子词汇量增加个几千,两三年甚至三四年过去了,自拼规则早忘光了……
几年前自然拼读刚火起来的时候,我特别疑惑为啥要学这个。很多中国孩子一共就四五百个(绝对不过千)听力词汇,两三百个阅读词汇,学这个玩意纯粹浪费课时费。
劝过别人几次,发现对面根本听不进去,我也就再不提了。
(Btw,怎么知道小朋友听力词汇大概多少呢?小猪佩奇第一季词汇1700个,前四季不重复词汇4500个,如果你家娃关掉字幕、挡住画面,听小猪佩奇如同平趟,前四季能轻松听懂每句话,但是孩子还不认识字,那就是适合学自拼的孩子……这个其实是比较难的,大多数初学阶段的孩子,别说挡住画面了,就是带着画面看,都看不懂小猪佩奇,只能看懂小鼠波波和小考拉……)
我家孩子就是典型中国孩子的学习路径,她基本上是通过看绘本、看分级、看动画来入门英语的。她当初上的国际园,幼儿园也教了自拼,但是其实她上幼儿园之前(分级大概看到Raz i级的时候)就自己会拼个七七八八了,大多数基础发音组合的拼读,她都是自己通过听绘本分级自己蒙会的,给她一个陌生词,只要相对规范,她基本就能蒙出来怎么读(虽然蒙出来依然不知道什么意思)。
所以,
对国内孩子来说最有效率的学英语的方式还是亲子阅读绘本分级、看动画片。我们孩子的听力词汇和阅读词汇基本上是同步积累的。
只要输入量够大,孩子不用学自然拼读,自然就知道绝大多数字母组合怎么拼了。
英a
#质感创作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