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期的孩子怎么管教?
创始人
2024-11-20 01:10:28
0

民办学校——昆明丑小鸭中学,专门接收不适合接受传统教育的学生(也就是传统上的问题学生)。

学校的创办人、校长詹大年说:

“学习不好的根本原因就是关系不好,而关系不好的本质是情境不对。”

他讲了一个故事:

开学第一天,有一个初中女生化了很浓重的妆来报到。

她问我:“我化的妆漂不漂亮?”

我说:“漂亮啊。”

女孩转而又问我:“这所学校允许谈恋爱吗?”

我很纳闷,就问她:

“你才刚来报到第一天啊,是你看上谁了吗?”

女孩立马摇摇头。

我又问:

“那是谁看上你了吗?”

女孩又摇头。

我想了想,就和她说:

“这样吧,等以后哪一天,你也许会遇到一个,你喜欢他,他也喜欢你,你想去谈一场恋爱的人,等到这天你再化妆,好不好?”

小女孩当即就同意了。

我第二天再见到她时,她就是一副清清爽爽的面容了。

试想,如果詹校长对着女孩皱着眉头、义正言辞地说教:

“这个年龄是不允许化妆的,赶紧去弄干净!”

那么,这个女孩一定会更加反抗,而且会变本加厉地每天化给他看。

而詹校长始终接纳孩子并顺着孩子的情境,孩子就在不知不觉中把话听进去了,关系和谐,孩子自然就愿意接受建议。

你看——

⭕️不是孩子不听话,是他们更需要“平等对话”。

不管是老师,还是家长,需要做的是尊重孩子,发自内心地尊重孩子。

所以,题主用“管教”这个词,有点居高临下,缺乏尊重感。

如果把题目更换为“青春期的孩子怎么教育”或“青春期的孩子怎么相处”要更平和些。

⭕️青春期,本质上是人生系统的转换期——从童年系统向成人系统迈进的过程。

这时候的孩子最需要尊重、平等和接纳。

而家长呢?

家长的心态若没有跟着孩子的成长而发生变化。

那么家长对孩子,就还是喜欢“管教”、“指导”——或逼迫、强制;或用爱胁迫、绑架。

其实,孩子的系统转换,是自然而然的现象,本来不应该引发两代人的冲突。

但是——

孩子在转换系统的过程中,却受到了阻碍、不被接纳,如此,亲子互动才会变成“鸡飞狗跳”。

再严重些,孩子可能还会出现失去学习动力、对抗性增加、抑郁焦虑情绪上升,甚至是网瘾或自我封闭等问题……

这样的新闻实在是太多了。

教育当然不应该是这样的。

再举三个例子,供题主参考~

⭕️一、北京市海淀未来学校七年级的科学课。

科学课,就是把物理、化学、地理、生物这类科学类课程综合在一起。

海淀区的竞争本来就很激烈,语数英,这三科已经要占掉孩子大量的时间。

假如你是科学课的老师,你要怎么教学生?

未来学校的科学课有一个非常有趣的设计~

——在考试时,允许学生打小抄。

学校规定,在考试之前,

给七年级的学生两节课,

也就是80分钟的时间,

他们可以利用这个时间,

制作一份可以带进考场的资料。

资料限定在一张A5纸上,正反两面都可以用。

只有这一个篇幅上的限制,其他一律不限,学生在纸上写什么都行。

你可能想,这叫什么设计?

这还真有老师的一番心思在里面:

☘️1、学生虽然不喜欢考试,但他们会觉得“打小抄”这个事很刺激,很好玩。

继而,愿意去尝试做一下。

☘️2、因为有纸张的限制,他们就会不自觉地投入心思,想找到最需要记下的知识点。

打小抄的这80分钟,几乎是学生最全神贯注、认真学习的80分钟。

而且为了提前准备小抄,学生往往会提前几个星期,或者几个月就开始研究课本,就为了把小抄做好。

☘️3、学校最后也不是全看考试成绩,还要查看每个学生的小抄。因为小抄最能反映学生对知识的掌握。

比如——

假如学生抄的是文字推理的过程,说明他对深层次的逻辑推理问题没有把握。

假如学生抄的都是细节,是大量的重点难点,那么说明他对于总体知识结构的理解应该没问题,只是没有充分练习,去掌握细节。

假如学生抄的都是易错点,说明他可能经常在这个点上犯错,反映的可能是他还没有将解决问题的思路流程化。

就是这么一个小抄设计,它既激发了学生热情,也提高了学习的效率,更给后续的个性化教学提供了一条线索。

你看——

哪怕是学习,你也不用总揣着“管教”的方式,你只要激发起孩子的热情,孩子的小宇宙就一定更高速运转。

你需要做的是:激发孩子的热情。

教育的目的,不是推轮子,而是撬动油门。

也就是,激发孩子的学习内动力。

让孩子成为一个对学习这件事,有兴趣、有方法的人。

——李希贵

二、你为孩子创造快乐的时候,教育才会真正地发生。

四川成都好奇学习社区池晓校长有很多“神操作”。

好奇学习社区专门接收两类学生:传统学校不要的、不要学校的。他们中90%都处于青春期。

看看池晓校长设计的夏令营:

第一阶段,孩子们要学习通识课程。

包括“逻辑定向与学会抬杠”

“如何赚钱与消费陷阱”,

最有意思的还有“高效能摆烂与高质量躺平”。

.

你看,这真是顺势而为,没有说教,既然都在说摆烂与躺平,那咱们就玩点高级的。

.

第二阶段,更是开出80多门进阶课程,比如“难倒GhatGPT”“跟莎士比亚学骂人不带脏字”,等等。

.

第三阶段,每个孩子都可以发起一场有意思的比赛,看谁能吸引更多人参加。

几乎是一夜之间,孩子们设计出了100多项有趣的比赛。

14天后,家长们都惊呆了。

——谁都没想到,被锁定为最不爱读书的这些孩子,竟然能把自己虐到这种程度,14天里每天都在如饥似渴地学习。

你看——

☘️☘️☘️孩子最大的天赋,其实就在于他能对一件事说出:我愿意。

你需要做的是:提供足够的工具,而不是制定目标,逼着孩子去追赶。

⭕️三、不要“孩视”。

1998年,美国佛罗里达州的州政府出面、烟草公司出钱,需要做几个反对吸烟的电视广告,尤其针对青少年。

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对广告也有精心的设计,为了达到“反对”的效果,他们向青少年传达了三个信息:

第一,吸烟会致癌;

第二,吸烟会让牙齿变黄;

第三,吸烟不xing感。

一家广告公司接下了这个活儿,负责的是著名广告人亚历克斯·博古斯基。

博古斯基一看这三点,就说,这个设定不行!

吸烟致癌,是每个青少年都知道的知识。

吸烟让牙齿变黄,那可能是50岁以后才会发生的问题。

至于说什么吸烟不xing感,就更是胡说:你没看到吗?青少年社交圈子里明明是吸烟的人得到了更多xing生活。

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想给青少年“灌输”理念,但这些说法无疑是一种“孩视”——把青少年当孩子来看待。

博古斯基就非常尊重青少年,他认真地调查了青少年为什么吸烟。

原来,吸烟并不是现代人的生活刚需,而是一种成人仪式——众所周知吸烟会对身体有害,我父母反对我吸烟,但我还是要吸烟,因为这是我的身体我做主,证明我是一个独立自主的成年人!

博古斯基知道——不能跟身份认同较劲。

他想出的办法是强化青少年的叛逆精神。

他设计的广告主题叫——真相:

烟草公司一直在误导大众,让大众不知道吸烟真正的危害,所以我们这些年轻人站出来反抗,我们要揭露他们的谎言!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ST易事特公布“一种电流互感器... 天眼查APP显示,近日,易事特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申请的“一种电流互感器在位检测电路及系统”专利公布。 ...
星宸科技公布“可共用存储器的多... 天眼查APP显示,近日,星宸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申请的“可共用存储器的多通道视频处理系统”专利公布。 摘...
中国科学家证实镍氧化物的高温超... 新华社合肥9月20日电(记者陈诺)记者20日从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了解到,该院固体物理研究所...
武望国,被查 据山西省纪委监委9月20日消息:原大同煤矿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副总经理武望国涉嫌严重违纪违法,目前正接受...
陈佩斯、倪萍、蔡明、黄渤、夏雨... 9月19日,第二届(2025年)里院喜剧节在青岛里院街区正式拉开帷幕。当日的青岛秋雨绵绵,开幕式上,...
洛阳58岁大一新生大学报到:正... 9月13日,洛阳职业技术学院2025级新生报到的第一天,在戏曲艺术学院报到点上,一位奶奶引起了所有人...
土耳其大战以色列,以军碰上了硬... “以色列军队在希腊和塞浦路斯(希腊族控制区)部署了巴拉克防空系统,扩大了其对土耳其军队的情报覆盖范围...
适用于三节锂电池的充电管理IC 从消费电子领域的便携式投影仪、多节电池供电的蓝牙音箱研发,到工业场景中自动化仪器、应急监测设备的维护...
原创 刚... 据犹太新闻辛迪加JNS报道,当地时间9月15日,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在耶路撒冷,接待了美国有史以来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