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经回答过这类问题很多次了,再一次说明一下个人的看法。
实际上自学物理,尤其是那些未来想要做物理科研的那些人,拿着那些国内的大学物理专业常用的教材一页页看是没什么用的。国内的教材都是上个世纪刚开放甚至更早时期的教材,是个非常特殊时期的产物。书很厚,还有一些私货,但现代的物理很少,写这些书的人也早就不在一线科研了,而且大多数已经去世了。非常不适合现在快节奏的信息时代。
最适合大学物理专业那些人学的恰恰是一个简明扼要的一些讲义。有些老师批评现在的课时量很少,学的太少,但其实是这些人赶不上时代了。基础课程没有必要拿一本三四百页甚至四五百页的书一点点学。基础课程的目标是了解基础的物理图像和基本语言,几个典型的模型能够解释清除已经足够了。按照高中的学习模式,还要一章一章的把习题做了,这也不是不行,但是在浪费时间。如果想要练习的话,大可以拿一些project去练习,尝试写出一篇论文。在这个做project的过程中,能够学到的内容会多。
如果想要了解物理学的美,物理体系,并且时间充足的话,阅读那些大师的著作,比如朗道的费曼的教材当然是可以的。再比如古德斯坦的经典力学,杰克逊的电动力学,帕斯里亚的统计力学等等,但名著之所以是名著就是因为常读常新的,每一次都有新收获。因此最好用闲暇时间看,是案头必备书。
基于这个原则,可以选择一些短小精悍的讲义,一页页阅读,这点国外有很多,比如David Tong的讲义,非常全面且物理图像清晰。我阅读过他的电磁学,统计力学和统计场论,写的非常好。四大力学可以阅读陈童老师的讲义,包括经典力学,量子力学,经典场论等。还有刘川老师的讲义,经典力学,统计物理。至于选择什么讲义,还是得选择适合自己的。
#教育创作激励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