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前时代,人类刚开始遇到问题就会迁徙。不过后来发展了农业以及畜牧业,有了文明,再迁徙就有点困难了。那么天气炎热的时候,古人是怎么克服夏天的呢?
住在沙漠边缘的古埃及人,就想到了水。古埃及人先把芦荟,挂在窗户上,并且用水沾湿。利用水分蒸发的原理,来达到降温的效果。
在同样属于沙漠气候的波斯,风塔与蓄水池就是标配。室外热空气经过风塔,温度就会有一定程度的下降。再搭配蓄水池的水分蒸发,增加了室内湿度,也让室内更加凉爽。
阿拉伯地区的穆斯林们也有自己的办法。伊斯兰建筑会尽量减少开窗。并且一般会在庭院布置喷水池,周围也会布置很多拱形回廊。
西班牙地区则是主要利用自然通风使室内更加凉爽。比如在走廊过道,开了大量的窗户,靠着大量通风来降温。人们的穿着也尽量宽松。
地中海地区的人们,除了以上的物理降温。还会根据天气来调整工作时间。比如冬天时,人们就在白天工作;夏天炎热时,人们会在清晨和傍晚工作,中午则是休息。
中国周朝就会修筑冰窖。冬天时,到河中凿冰保存,夏天拿出来使用。
西汉时,丁缓发明了风扇车。有点类似现在的电风扇。
到了唐朝,就出现了“凉殿”,宫殿里面会安装水动机械装置,靠流水来推动风扇,同时把水送到屋顶,从四周流下形成水帘。风吹过就会相当凉爽。
清朝,皇帝则是建立了避暑山庄。到了夏天,就直接搬迁到避暑山庄去。
那小老百姓怎么降温呢?以南方建筑为例,房屋都是坐北朝南,主要就是为了避暑。另外,夏天大家都会吃些清热解毒的食物,例如莲子、黄瓜、绿豆、苦瓜等等。
古人们巧用各种方法避暑。直到1902年,美国的威利斯·开利博士,发明了真正的冷气。当我们使用空调时,还是要好好感谢他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