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随着“12345,有事找政府”的宣传普及,12345热线逐渐成为群众解决问题的首选,似乎是有求必应,无所不能。然而,这句话就跟“有困难,找警察”一样,边界和范围都非常模糊,充满多义性。“有困难”的“困难”究竟是哪些困难,“有事”究竟是什么类型的事,往往很多民众不清楚明确的细则和边界。下面为大家解析如何正确使用12345热线。
孩子高考成绩不好,要求再举行一次高考;种植的果树枯萎了,要求政府砍掉枯树……近年来,榄核镇12345热线中心收到了不少超出处理范围的诉求,还例如市民反映其去理发店理发时,撞到玻璃门导致鼻子受伤,理发店不同意其赔偿要求,要求政府介入处理;某装修公司反映给客户装修,完工后收不到工程款,要求政府帮忙追讨工程款等,此类诉求均属于应当通过司法途径处理的事项,不属于12345热线的处理范围。
那么应该如何正确地使用广州市12345政务服务便民热线?
首先要了解12345热线的受理范围。属于12345热线的受理范围的有:本市行政区域内的行政管理或者公共服务反映非紧急的咨询、求助、投诉、举报和意见建议等事项。不属于12345热线受理范围,应当实行分类处理的有:1、应当通过110、119、120、122等紧急服务热线处理的,转接或者指引诉求人拨打相应专线;2、已经或者依法应当通过诉讼、仲裁、行政裁决、纪检监察、行政复议、政府信息公开等法定途径和已进入信访程序办理的,告知诉求人相应反映渠道;3、属于党委、人大、政协、军队职责范围的,告知诉求人向相关单位反映;4、正在办理的,告知诉求人办理进展情况;5、涉及国家秘密、商业秘密、个人隐私的,向诉求人做好解释工作。
12345热线的发展,不仅让民众能反映个人诉求,也使政府部门加速运转起来。但是日渐增加的诉求,使得12345热线诉求超出负荷。合理适度地提出诉求,形成良性互动,可更好地发挥政府热线的作用,为市民提供更优质的服务,提升社会治理现代化的水平。
撰文:余妍玲
来源:榄核镇党群服务中心
【作者】 余妍玲
【来源】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南方+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