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让“打招呼”的项目评审毁坏学术尊严
创始人
2024-10-16 06:42:47
0

  据澎湃新闻报道,10月12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以下简称“自然科学基金委”)网站刊发《2024年不端行为案件处理结果通报(第二批次)》。此次通报的10起学术不端案例中,陕西某高校教师刘建妮在项目评审过程中请托、约定答辩问题,并在自己成为评审专家后泄露身份、为他人提供帮助的案例,位列其中。

  从撤销刘建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滇东寒武纪生物演化、化石埋藏与古环境重建探索”,追回已拨资金,到取消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申请和参与申请资格3年,再到取消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评审专家资格5年,给予其通报批评,自然科学基金委对刘建妮的处理不可谓不严厉。再联系到被刘建妮请托的两名评审专家全成、程海均受处理,可知自然科学基金委治理评审专家被“打招呼”现象,有决心、有手段、有力度。

  此次被卷上风口浪尖的刘建妮,被称为“破译化石密码的女科学家”。查询其学校官网介绍,刘建妮师从舒德干院士,曾入选“陕西省青年科技新星”,获得第十一届“中国青年女科学家奖”等。这样一名在学术上颇有建树的科学家,何以卷入请托丑闻?她不仅请托其他评审专家,还曾泄露自己的评审专家身份,“为项目申请人提供帮助并泄露评审信息”,这些行为严重破坏了评审公正,其应有的学术道德在哪里?

  科研项目评审中的请托乱象,已到了非治不可的地步。2023年2月21日,自然科学基金委召开党组会议,听取了有关工作汇报,审议通过了评审专家被“打招呼”顽疾专项整治工作方案。从“顽疾”这个表述看,请托乱象存续已久、危害甚深,一再冲撞基本的学术尊严。

  要看到,根除评审专家被“打招呼”顽疾不可能一蹴而就。一定程度上说,越是级别高的科研项目,请托乱象就越严重。去年7月,《科技日报》刊发报道称,自然科学基金委机关纪委有关负责人表示,从日常监督情况看,在基金项目评审中,评审专家被“打招呼”问题依然突出。有的申请人或依托单位“撒网式”打电话、发信息,请求关照;有的直接“围攻”会议评审现场,当面找专家;极少数评审专家还主动泄露身份,等着申请人来“打招呼”;还有评审专家作为“中间人”,帮助申请人向别的专家“打招呼”,等等。

  如此乱象,令人忧心忡忡。当请托评审专家之风蔓延,甚至成为某种潜规则,不仅会毒害科研生态,还会对社会风气产生负面影响,不利于科技强国建设。

  自然科学基金委此番为治理请托乱象,还会同纪检监察组开展专项整治。由此可见,评审请托,看似是“打个招呼”,无关宏旨,实则不然,其中可能牵涉腐败。比如,请托是否涉及利益交换?把公器变为私利,牟取国家基金,是否涉嫌违法犯罪?

  整治科研项目评审“打招呼”顽疾,需出重拳、下猛药。同时,还需从净化科研生态、涤荡不良风气着手加以整治。比如,评审专家要有敬畏之心,勇于抵制所谓的“打招呼”,不能甘于被收买。从这个角度看,专项整治请托乱象取得成效,只是常态化治理的第一步,接下来还有更远的路要走。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中信证券:右侧趋势品种继续聚焦... 人民财讯9月21日电,中信证券研报表示,目前整体的行业选择框架依然是围绕资源+新质生产力+出海。资源...
原创 特... 在全球政治舞台上,特朗普与普京之间的关系一直备受关注。近期,在特朗普对俄乌战争的评论中,他尝试以自己...
刚刚!马斯克,突爆大消息! 来源:券商中国 马斯克豪赌AI。 据最新消息,埃隆·马斯克旗下社交平台X(原推特)在2025年第二季...
2025电感源头厂家最新推荐品... 当前电子产业持续升级,电感作为核心被动元件,其品质与供应稳定性直接关系到终端产品的性能与生产进度。但...
2岁女童失踪多日,四川木里警方... 近日,四川凉山木里县一名2岁女童失踪,引发网友关注。 9月21日,四川木里县警方通报,9月4日,木里...
文章马伊琍大女儿晒17岁近照 ... 搜狐娱乐讯 近日,文章马伊琍大女儿晒出17岁近照,只见她穿着简单的套装手拿气球端庄大气。
通信设备、半导体等行业领跑增长... 央视网消息:9月20日,2025世界制造业大会在合肥开幕。开幕式上,2025中国制造业企业500强榜...
美国人组团抢票,印媒怒了! 据《印度斯坦时报》21日报道,许多美国网民正涌向各大机票预订网站恶意订票,以此阻止在美国工作的印度籍...
周末官宣!退休4年,大老虎被查 今早(9月21日),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发布通报,据中央纪委国家监委驻国务院国资委纪检监察组、浙江省...
“航展+”赋能 解锁城市文旅与... 9月19日,2025年空军航空开放活动和长春航空展开幕。现场,尖端航空科技尽显硬核实力。而长春全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