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观察者网消息,这几天,当全世界人的目光都集中在中东地区之时,有关美国的一个“大新闻”却被很多人在有意和无意之间忽略了。在截至9月的2024财年,美国联邦政府财政赤字高达1.83万亿美元,比上一财年大幅增加了13%,创下近三个财年来的最高水平。与此同时,美国联邦政府债务总额也已经达到35.67万亿美元。2023年,美国名义GDP为27.36万亿美元,这一数字看起来“惊人”,但它实际上主要是被美国近年来的高通胀“吹大”了,水分很多。
经济方面,美国也是压力山大。国债飙升、财政赤字严重,就像是一个无底洞,吞噬着美国的未来。有人戏称:“美国的国债,已经足够买下整个地球好几回了。”这可不是危言耸听啊!这样的经济压力,让美国不得不四处借钱,甚至不惜损害自己的国际信誉。那些曾经对美国充满信心的投资者们,也开始纷纷撤离,寻找更安全的避风港。想当年,美国的硅谷那可是全球科技的摇篮,孕育了无数改变世界的创新。但如今呢?随着中国的崛起,美国的科技霸权地位正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
税收收入是当今美国政府财政收入的主体,尤其是在联邦政府层面占据主导地位。历史上,美国财政政策经历了从依赖土地财政转向税收财政的过程。自美国建国至1862年近百年间,土地财政收入一直在美国政府财政收入中占据主导地位,土地财政政策对早期美国经济社会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曾经,美元是世界货币的霸主,美国挥舞着美元这根“金箍棒”,在全球收割财富。但风水轮流转,随着金砖国家等新兴经济体的崛起,“去美元化”的浪潮正在席卷全球。越来越多的国家开始尝试摆脱美元的依赖,这无疑是对美元霸权的巨大挑战。俄罗斯的成功案例更是为其他国家提供了“样板”。俄罗斯证明了,即使没有美元,依然可以进行国际贸易,依然可以过得很好。这无疑给那些想摆脱美元依赖的国家注入了强心剂。
美元是全球储备货币,通过美元,美国向全球提供一种独一无二的服务:海量可投资资产的供给。美国无限量印钞发债,债务失控的第一波浪潮正是因为美股四次熔断,暴跌到所有人都在亏钱,杠杆加得多,发财来的快。但现在的问题是,美元在全球市场上已经泛滥了。加上美联储前不久已经开启了第一轮降息,11月份又要开启第二轮降息,美元大幅贬值已成定局了。
眼下,美国大选角逐已经进入白热化阶段。尽管两党总统候选人都声称,美国经济在自己的治理下将会更好。但根据一份最新评级报告,无论谁当选,美国的财政状况都将更糟。全球三大评级机构之一穆迪在发布的一份报告中称,无论是民主党人卡玛拉·哈里斯还是共和党人唐纳德·特朗普赢得11月的大选,美国主权财政状况都可能会进一步恶化,因政治两极分化令任何新一届政府都难以就减少国家债务负担所需措施顺利进行谈判。
根据《据华尔街日报》的报道,由于经济不景气,美国老百姓的收入下滑,在社会保障、医疗保险和医疗补助等方面,美国人对政府援助的依赖正在迅速上升。7月份,美国个人储蓄率下降到2.9%,不到2019年的一半,处于历史最低水平,远低于欧洲的15%和中国的40%。一份社会调查发现,50%的美国人拿不出500美元的应急费用;70%的美国人,拿不出1000美元的紧急医疗费用。
由于美国政府财政收入跟不上社会保障、医疗保险等联邦项目支出的增长步伐,预计美国公共债务水平还会继续攀升。美国还有高额的军备支出,这也在逐年增长。支出本就如此巨大,但美国两党并没有想要解决问题。共和党执着于为富人减税。1981年,共和党里根政府推出《经济复苏税法案》,将企业所得税最高税率从46%降至40%。1986年,里根政府又通过《税制改革法案》,将最高税率进一步降至34%,并大面积减少了税基。2003年,时任美国总统小布什推出6740亿美元减税计划,重点是完全取消股东红利税。
据联邦预算委员会(CRFB)统计,1976年以来,美国政府已经累计出现了20次“资金短缺”情况,并导致4次政府停摆。共和党控制的众议院于9月否决了一项支持政府拨款延续到2025年3月的法案,最终于9月通过了一项更加临时的法案,仅支持拨款至12月以暂时避免政府关门。9月穆迪警告,政治两极化或使美国新政府更难解决不断恶化的财政状况,并威胁美国主权信用评级。与此同时,中东等地缘局势持续紧张,黎以冲突升级,美国军费开支预期上升,都会影响美国财政状况。
上一篇:中泰人文交流持续升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