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说呢,教育现念不同吧。
我们家也不喜欢打草稿,喜欢心算。我老婆老嘟囔他,我就说,如果老师不检查打不打草稿,那就算了,毕竟我自己也是能省一步就省一步的。但我跟孩子说了心算可能会出哪些问题,他可以继续心算,但也要想着办法提高自己的正确率。
对了,我家现在五年级。他还是不提前喜欢打草稿。但他心算能力是真地厉害,我跟他妈都不如他。
我喜欢查单词查汉字,查就必查词源那种。但这个习惯是我本科以后才养成的。我普通话常读错音,就因为以前没这习惯,当然也主要是方言的影响。我儿子除了学查词典那几天,也不爱查字典。我也不当回事。他认的字比我多。读错的,我们听到给他纠正,他立马就会了。我也没因为这个修理他。
因为这些问题,我从来不归因于品性,我都是从认知的角度看的。在他认知没到的时候,我很宽容。我信他会认识到某些事情的重要性,而且他一旦认识到,要形成一个新的做法就会很快,效果还更好。是他自己要做的,不是我们逼他的。他不会抗拒。
写完作业再检查一遍这个习惯,直到他四年级才开始。他妈倒是每天讲他,没用。直到某次考试他检查了也拿了满分,尝到了甜头,他才决定继续下去。以前他只在乎是否是头一个完成作业的。但开始检查后又头疼另一个问题,因为他速度不是最快的了。这些问题都需要一个接一个地解决,都需要我们帮他解决认知问题。我们没办法决定他的认知,只能促进他自己产生变化。
我不知道你家怎么样。我家我老婆也挺急的,当然她不动手,我们家不打孩子,她只是嘴碎。我劝我老婆的多,鼓励孩子的多,在中间维持平衡。但我相信如果我老婆更偏我的方式一点,我家孩子会比现在更好。
懒惰当然不好,但也要区分。没必要的事儿,不做挺好。有更好更省力的办法,那肯定是选省力省心的。我们倒不至于说懒人改变世界,但鼓励孩子“取巧”是对的,因为那个其实就是“开窍”。学习方法是需要练的,得给他这个练的机会。
我家孩子一年级的时候,我就敢让他自学他数学没搞懂的那一部分。我不怕他一旦落下来就赶不上。我甚至怕老师因为他不会而为难他,特意跟老师私信给他争取时间。老师很支持,也很配合,然后他真的自己搞懂了。所以我建议还是不要孩子什么事做不好,就揍他。我个人的实践证明,跟孩子讲事情的原委,真相,道理,比硬来效果好。去拿记汉字来说,他抄10遍也比不上我跟他一起分析一遍。他们只是不明白为什么,不是他们不想搞懂。
我家我都经常给他减任务减量的。老师不管就行。我们自己能判断孩子掌握的如何。自己清楚了,就没必要形式主义了,他省出来的时间,学点其他的也挺好,哪怕玩儿呢。
当然,以上只是我个人的看法。
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