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什么人才可以佩挂中正剑?戏说与史实大相径庭
创始人
2024-09-27 10:51:16
0

现如今,有太多人相信只有中高级军官或有特殊背景和特殊功勋的将领才能佩中正剑,显然这些人是受了戏说的蒙骗。

上世纪八十年代,有一部电影《佩剑将军》,演的是淮海战场上国军两个绥靖区的副司令(原型即何基沣、张克侠),因获得老蒋赠予的中正剑,被认为是特别特别的恩宠,因而特别特别地被羡慕

忌妒恨

图1 电影《佩剑将军》剧照

从那以后,中正剑在沉寂了几十年后突然一下子被炒的火热起来,不仅一般的观众被深深的忽悠,就连许多有头有脸的大作家们也被这种艺术作品的虚构所绑架,不仅深信不疑,而且还充分发挥他们的特长撰文加入这样的炒作,捕风捉影,添枝加叶,“佩剑将军何基沣”、“佩剑将军张克侠”的叫法在两将军故去之后开始被炮制,并在坊间流传开来,硬生生给人造成能佩中正剑者唯此二人的感觉。

图2 以佩剑将军冠名的书籍

真实的情况与这些炒作完全的两码事。

就和老蒋并不吝啬兼任校长一样,在颁授中正剑这事儿上,也是毫不吝啬。最初庐山军官训练团颁剑,光是1933年7月到9月,便以他个人的名义向三期学员分别颁授了1835把、2504把和3564把,所有参训的军官人手一把。后来每年暑期都举办军官训练团,以两周为一期,每年参训军官成千上万,一如既往的,所有参训人员仍然是人手一把。几年下来,持有中正剑的军官得有多少人?

图3 最初的中正剑——庐山军训团军人魂短剑

有人说中正剑就是少校中校也难得有,有说黄埔学生中只有最优秀的前几名才能获颁中正剑的,有说只有极少数老蒋特别器重的将军才有可能得赠中正剑的,有说只有在某次作战中著有功勋者才会享有中正剑的,等等等等,不一而足。

说这话的人,你们除了看地摊文学或神剧,能不能也看一看历史档案或当事人的口述史料呢?

请看

《中央陆军军官学校授剑办法》

中关于授剑的规定:

“一、本分各校(以下简称各校)及其他各专校或各种部队代本校员生毕业时授剑,悉依本办法办理之。

“二、各

校员

生毕业时得一律授剑,授剑时由校长、教育长或代表(主任)主持之。

”三、各校对毕业员生之授剑得先按照人数自行制备,所须费用亦自行支报。

“ 四……(略)”

1934年中央军校第九期开始,不管是本校还是分校,”

校员

生毕业时得一律授剑

“。难道这些人毕业后都不是授予少尉中尉,不是从排长连长干起,而是出了军校大门就是上校、少将?

图4 中央军校第十四期中正剑

抗战爆发后,为吸纳大量失学的青年学生,又有战时工作干部训练团的设立,简称战干团。战干团总共四个分团,

每团

每期招收学生数千人,以一年为期,各团先后举办多期,每期学生毕业,同样每人获赠中正剑一把。难道这些人毕业后也都得是上校、少将?

去看一看有关战干团的史料吧,有很多从战干团毕业多年后连少尉都混不上,连个军官的身份都没有,但他们还不是照样每人一把中正剑。

图5 战干第一团第五期毕业赠剑

国军各兵种学校、警官学校也都由蒋介石兼任校长,所有这些学校的学生在毕业时同样也都有蒋校长的中正剑赠予。还不仅仅如此,那时开办的所有大大小小的训练班,结业后都会有一把中正剑发给。难道这也都是少数功勋卓著者?

图6 军官训练班第二期中正剑

1936年初颁行的《陆军服制条例》中,有下列内容:

“第十九条 陆军官佐著用军常服时,束武装带,带领章,佩短剑。但阅兵或指挥时,军常服得佩军刀。

“第二十条 陆军见习军官服装,与军官佐军常服同。惟领章适用上士级,准束官佐武装带,

佩带

短剑。”

这就意味着,军官着军服时佩中正剑被以条例的形式制度化,成为一个硬性的规定。从那以后,佩剑就和武装带一样,成为军常服的一个组成部分,不论是上将还是少尉,中正剑便是人人必备、人人必佩了。

图7 无名情侣结婚照

请看上图这结婚照,那男的马靴、武装带、中正剑等佩戴齐整,但请注意,他没有军衔。这怎么回事?忘记了?不可能。如果他是军官,这么重要的照相不可能忘记挂军衔。他极有可能就是战干团毕业的学员,没有军官身份,却有武装带,有佩剑。

因为这中正剑授予的太滥,而且其设计初衷就只是个佩饰,既不能当枪使又不能当刀用,到了后来已经没有谁把它当一回事。像电影表现的那样,身为绥靖区中将副司令,就因为获赠一把中正剑便会感到莫大的殊荣,就被表现的那么的与众不同,这噱头玩的过分了。

还有一个问题是,《佩剑将军》故事发生的1948年,国军的佩剑制度已经取消,那时的军服根本就不是电影里表现的样式,已经没有了牛皮武装带,所以想佩剑也已经没处佩挂。更主要的是,此时的佩剑已经是明日黄花,风头远去了。

图8 历史上的何基沣、张克侠

请看上图,这就是何基沣、张克侠两将军。这才是那时标准的军服,没有武装带,也没有可供佩剑的地方。

岁月悠悠到了今天,又当别论,经过了大炼钢铁、破四旧,仍然幸存于世的中正剑,可就真的是凤毛麟角了。物以稀为贵,今天谁手里再有中正剑,的确是可以当件宝贝了。但就像文革时的红袖标一样,今天文物市场上的稀罕不代表当年人们的生活中也稀罕。中正剑在当年,就和武装带一样,只是每名军官着装时一件必须的佩饰,不过而已,根本不是什么稀罕玩艺。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杭州52岁女子误踩氢氟酸去世 ... 封面新闻记者 周翼 车家竹 9月15日,浙江杭州闲林街道办事处发布情况通报称,52岁女子涂某某在进入...
男子半夜潜入酒店趴地偷窥?太原... 新京报讯 9月16日,平安迎泽官博发布警情通报,内容如下: 编辑 李忆林子
13岁女孩上课突然晕倒,一查身... 潮新闻客户端 记者 蒋升 通讯员 吕磊磊 金溢 “据女儿同学说,当时大伙正准备进行跑步测试,只见她身...
国家网络安全宣传周江苏省系列活... 9月14日,2025年国家网络安全宣传周江苏省系列活动在苏州太仓正式拉开帷幕,网络辟谣主题宣传展位在...
今年来累计借款近260亿!深铁... 9月16日,万科A(000002.SZ)公告称,公司第一大股东深铁集团将再提供不超过20.64亿元的...
(图表·漫画)公布典型案例 新华社图表,北京,2025年9月16日 国家医保局日前公布了第一批定点医药机构相关人员违法违规的典...
3张神秘字条牵出“高速寻宝游戏... 极目新闻通讯员 何傲俊 刘成 深夜撬锁、连环盗窃、横跨多地……2名犯罪嫌疑人将罪恶的黑手伸向疲劳的货...
9分钟内被进2球,上海申花1比... 北京时间9月16日18点整,2025/26赛季亚冠精英联赛东亚区第一轮,江原FC对阵上海申花的比赛在...
太原迎泽警方通报“男子半夜潜入... 16日晚,太原市公安局迎泽区分局官方微博发布警情通报,全文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