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7年3月20日,毛泽东在江苏、安徽两省及南京军区党员干部会上的讲话中进一步指出:“把我们的国家建设好要多少年呢?依我看大概要一百年吧。”
“要分几步来走:大概有十几年会稍微好一点;有个二三十年就更好一点;有个五十年可以勉强像个样子;有一百年那就了不起,就和现在大不相同了。”
1961年9月,毛泽东主席会见蒙哥马利元帅时再度提出:“建成强大的社会主义经济,在中国,50年还是不够,得要100年,或者更多的时间。”
虽然这一“预言”出自一次“非正式会谈”,但毫无疑问,毛泽东也并非随意推测、搪塞。
蒙哥马利是一位著名的西方军事将领,因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立下了反法西斯功勋而闻名于世。毛泽东对他无疑是了解并且颇有欣赏。
1960年6月,毛泽东读过蒙哥马利的一本书:《一种清醒的作法--东西方关系研究》,并在书的封面用红铅笔批注:“很有意思,必读之书。”
同时,毛泽东还建议刘少奇、邓小平、周恩来三位同志阅。
该书系北京编译社根据伦敦柯林斯出版公司1959年英文版翻译,世界知识出版社于1960年3月作为内部读物出版。
毛泽东除写批语外,还在书名和“世界知识出版社”下面分别画了粗粗的曲线,在“蒙哥马利”下面画了粗粗的横线。
毛泽东的批语是6月21日写下的。此前一个多月,即1960年5月,蒙哥马利元帅曾来中国访问。
由于西方国家对中国的封锁,对当时大多数西方人来说,中国是非常神秘的。蒙哥马利本人当时也一度对新中国抱有敌视和怀疑的态度。
1958年——在蒙哥马利访华的前两年,他还在自己的回忆录里面写道:“在远东,若说令各国心生警惕的国家,首当其冲的是中国,而非俄罗斯。”
蒙哥马利是一位杰出的军事家,而毛泽东却是一位深耕国土的政治家、思想家,两人所言看似是一体之两面,但实际上却有着各自的侧重点。
可这并不影响毛泽东对蒙哥马利的好感。诚如毛泽东所言,蒙哥马利的确是一位很开明的人。
还是在1960年5月第一次来中国访问的时候,他就意识到中国在未来世界事务中的力量,他认真道:“中国是一个有远大前途的国家。”
对此,在场之人笑而不语,只当这是这位元帅的社交礼仪——客套一二,无伤大雅。
但蒙哥马利环顾四周,见状又很有把握地强调道:“我预感,在一定的年限内,中国将成为拥有超过十亿人口的巨大力量的强大国家。”
一般人或当这是赞美、祝愿,只消感谢互勉即可,但毛泽东却沉思了一会儿,随即注视着蒙哥马利认真道:“我们的目标是建成强大的社会主义经济,而这一目标,就目前的中国而言,50不够,需要100年,或者更多的时间。”
这是正面而理智地回答蒙哥马利的推断。
后续,两人又聊到了关于销毁核武器问题,蒙哥马利认为核武器的销毁,要等到东西方的不信任和猜疑减少了,裁军协议达成了,所有国家的武装部队从别的国家撤回到它自己的领土以内之后。
在蒙哥马利看来:“销毁核武器,是裁军计划中最后的项目,而不是第一项。”
蒙哥马利的这种见解,令当时的国家主席刘少奇听后连连点头。
后续,1962年1月,在七千人大会上,提出了“要赶上和超过世界上最先进的资本主义国家,没有100年的时间,是不行的”的判断,正是继承毛泽东的预判而来的。
半个多月的访问,加深了蒙哥马利同中国人民的感情。他真诚地说:“中国人民已经掌握了自己的命运,他们是坚强团结的,他们12年来在毛泽东的领导下,在国家建设上取得了辉煌的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