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队的排头兵
在近现代战争领域有排头兵的说法,因为在队伍最前面的人最容易死,这些排头兵往往需要用自己的生命来为整支队伍提供侦查作用,因此近现代的军人们大多都害怕当排头兵。
但是在古代的情况却与之相反,越是经验丰富的老兵越是喜欢当排头兵,因为在古代打仗站第一排最不容易死,反而是越靠后死亡率越高。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其实非常简单。
古代排头兵为何不容易死
首先是古代排头兵的人员组成问题。古达打仗非常讲究士气,一旦最前排的部队出现了混乱,那么后面的部队就会动摇。一旦最前排溃散,那整支部队也会很快做鸟兽散。为了避免这种情况,古代的排头兵往往是经验丰富的老兵。这些人打起仗来非常凶猛,能将生死置之度外,这样就能尽量避免部队的溃散。
当一支部队最前排全是老兵时,那排头兵们彼此之间的配合就会非常严密。如果部队的统帅再有着非常高的军事素养,搞一点什么部队阵法出来,那么这些老兵彼此之间就能相互照应,在尽可能多杀伤敌人的同时,还能尽量降低自身的伤亡。像日本在侵华战争时就有类似的阵法,他们在拼刺刀时往往是三人成行,最前面是有经验的老兵,后侧两翼是身强力壮的新兵。老兵在前面左突右击,新兵就在后侧两翼保护这组人员的安全。
除了人员组成的问题外,战术应用也决定了古代排头兵的死亡率远低于后方部队。因为在古代时,用机动性较强的骑兵去进攻敌人侧翼的战术非常常见,这也导致了部队一旦遇到这种战术,侧翼的死亡率极高。反而是不断突进的排头兵靠着经验和配合有着较低的死亡率。
除此之外,两军交战时放箭杀敌也是常规手段。当两军相互冲锋时,双方弓箭手必然拉弓射箭攻击敌人大部队。为了让弓箭击杀尽可能多的敌人,弓箭手们需要瞄准敌方部队后侧人员较为密集的地区,所以排头兵反而很难被敌人射中。
而且在冷兵器时代,各部队为了避免在两军对垒时自己的部队被敌人冲垮,都会让第一排的士兵装备上盾牌。所以有了盾牌的防护,古代排头兵们的死亡率还能降的更低。
古代排头兵颇为抢手
在古代,排头兵往往是老兵中颇为抢手的位置。除了不容易死以外,部队的奖赏也是这些老兵向往当排头兵的原因。因为古代部队在打胜仗后会奖励第一群冲入敌营的部队,在重赏之下必有勇夫,老兵们喜欢当排头兵也是相当正常的。
下一篇:银屑病和接触性皮炎有什么区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