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新纪录!我国青藏高原环境科学钻探深度达750米
创始人
2024-09-10 14:51:44
0

  9月10日,记者从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获悉,我国第二次青藏高原综合科学考察取得新进展,方小敏院士带领新生代环境团队在青藏高原腹地伦坡拉盆地开展超千米钻探计划。

  目前,钻探深度达750米,刷新了我国青藏高原环境科学钻探新纪录。

  伦坡拉盆地位于青藏高原中部,平均海拔4600米。这里沉积了距今5500万年以来青藏高原最连续的新生代地层,是我国青藏高原本部第一个产油盆地,并发现了大量热带棕榈树、樟树、栾树、裂腹鱼、攀鲈鱼、水蜘蛛等动植物化石和多层古土壤、火山灰,详细记录了青藏高原中部隆起和气候与生态环境变化历史,是研究青藏高原构造、气候、生物和生态以及它们协同演化最为关键的地区之一。

  此前,学者们利用动植物化石、古土壤碳酸盐氧同位素等多种手段重建了伦坡拉盆地古高度演化历史,但对于盆地到达现今高度的时间争议较大,构造、气候、生物和生态协同演化的过程还没有建立起来。

  近20年来,方小敏院士带领团队利用火山凝灰岩绝对年龄的限制,建立了该盆地新生代地层天然剖面高精度古地磁年代序列,发现伦坡拉盆地具有明显的两期形成演化和变形历史,即早期至少约4200万年到2600万年缓慢变形沉陷,晚期约2600万—2000万年快速变形隆升。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青藏高原地球系统基础科学中心首席科学家陈发虎院士介绍,伦坡拉盆地超千米钻探计划对于研究青藏高原如何隆起,高原隆起过程中环境、生态和生物的适应,以及高原隆起后气候变化和环境变化影响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据介绍,目前科考团队正在继续向下钻探,力争实现超千米深度。未来,研究团队将融合古气候、古生物和古生态环境以及构造、沉积、地球化学等多学科分析和对比验证,揭示约4000万年以来亚洲季风进入青藏高原的历史,青藏高原腹地气候、环境和生物多样性协同演化以及油气烃源岩、干旱盐湖矿床形成过程,为全球气候变暖对青藏高原影响的模拟预测和生态环境保护、油气烃源岩形成、盐湖资源勘探开发提供重要科学依据。

  (记者 帅俊全 李刚)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大连男子钓鱼时,发现海上漂荡着... 9月9日晚大连国际雕塑公园海边,晚上9点多钟,一块载满物品的浆板在海上孤零零地漂荡,板上空无一人,四...
全国332个文旅项目在广东参与... 中新网广州9月12日电 (记者 程景伟)2025广东文化和旅游产业招商暨投融资对接会11日至13日在...
罗永浩直播谈“西贝预制菜风波”... 9月12日晚8时30分,罗永浩在抖音、B站、微博等平台开启直播,对近日与餐饮品牌西贝的争议作出回应。...
金融总量增速保持高位,8月金融... 9月12日,中国人民银行公布8月金融数据。数据显示,2025年8月末,广义货币(M2)余额331.9...
外媒:苹果 AirPods 实... 【环球网科技综合报道】9月12日消息,据gsmarena报道,苹果公司本周早些时候发布了iPhone...
已落网的柯克案枪手是谁? 据央视新闻报道,美东时间9月12日,美国执法官员透露,此前因枪杀查理·柯克而被拘留的嫌疑人身份已确认...
严重财务造假!300379,将... 【导读】证监会严肃查处东方通严重财务造假案件,深交所将依法启动退市程序 中国基金报记者 晨曦 *ST...
大学毕业去送快递,8年后她站上... 2025年9月5日,甘肃民族师范学院的校园里,一场特殊的开学演讲正在进行。站在讲台上的,是一位身着红...
主力资金 | 一批热门股尾盘遭... 9个行业获主力资金净流入。 据证券时报·数据宝统计,今日(9月12日)沪深两市主力资金净流出372....
2025服贸会 当下,中国食品工业正站在高质量发展的关键节点,如何从“中国制造”升级为“中国品牌”成为亟待解答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