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分前后的两个节气分别是白露和寒露,都以“露”来命名,却反映了不同的气象与物候。从气象上看,白露是夏秋的过渡节气,此时秋老虎刚刚退去,天气逐渐变凉,昼夜温差增大。如果用一个字来形容,白露是“凉”,而寒露则是“寒”,气温更低。那么白露和寒露有什么区别,白露寒露节气分别代表什么含义?下面一起来看看吧!
白露和寒露有什么区别
白露和寒露的主要区别在于气象、物候、时节、气候、饮食以及三候方面。
气象与物候:白露是夏秋过渡的节气,天气逐渐变凉,昼夜温差增大,代表性物候如先头雁阵南飞;寒露则气温更低,秋意更浓,冬的脚步已近,物候上多了“宾”字以示先后之别。
时节:白露通常在每年的9月7-9日,标志着夏日炎炎向秋凉之夜过渡;寒露则在每年的10月7-9日,是秋天的第五个节气,此时天气转冷,人们纷纷添衣。
气候:白露时,天气开始转凉,清晨时地面上的水汽凝结成小水珠;寒露时,气温更低、寒意渐起,地面上的露水在冷空气的侵袭下,快要结成霜花。
饮食:白露时节有诸多应季食物如白露茶、白露酒、白露鸡等;寒露时,菊花盛开,人们常采摘菊花制作菊花酒、菊花糕等,此时也是柿子成熟的季节。
三候:白露的三候为鸿雁来、玄鸟归、群鸟养羞;寒露的三候则是鸿雁来宾、雀入大水为蛤、菊有黄花。
综上所述,白露和寒露虽然都以“露”命名,但它们反映了不同的气象与物候特征,从时节、气候、饮食以及物候变化等方面都有明显的区别。
白露寒露节气分别代表什么含义
白露和寒露是二十四节气中的两个节气,它们分别代表着秋季的不同阶段和气象变化。
白露:白露是每年的9月7-9日,是秋季的第三个节气,也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五个节气。这个时期,天气开始变凉,昼夜温差增大,清晨的水汽在近地面凝结成小水珠,形成一颗颗的“白露”。白露的到来,意味着夏秋过渡,天气从炎热转向凉爽。此时,秋老虎刚刚结束,鸿雁开始南飞,玄鸟归巢,群鸟开始储备食物,为冬季做准备。这些现象共同构成了白露节气的物候特征,象征着天气转变和生物适应季节更迭的过程。
寒露:寒露则是每年的10月7-9日,位于秋季的第五个节气,也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七个节气。这个时期,天气由凉转寒,地面的露水因冷空气的侵袭而快要结成霜花。寒露的到来,标志着气温进一步下降,寒意渐起,北方地区即将进入冬季气候。此时,鸿雁继续南飞,但速度加快,雀鸟入水化为蛤蜊,菊花开始绽放,这些现象共同构成了寒露节气的物候特征。寒露不仅象征着气温的降低,也反映了自然界生物对寒冷季节的适应和准备。
综上所述,白露和寒露不仅在时间上相隔一个月左右,而且在气象和物候上也体现了秋季从凉爽到寒冷的转变过程。白露以凉爽为特征,而寒露则标志着气温更低、寒意更浓,是秋季向冬季过渡的重要时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