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6日)下午2时许,在新津济通智能装备股份有限公司生产车间,各种机械加工声交织,工作人员全神贯注地进行着各项生产作业,一派繁忙。
几天前,这家公司刚被四川省经信厅公示为第六批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之一,荣获国家级荣誉称号。全员上下都备受鼓舞,干劲儿十足。
“要是政府有关部门能再帮我们引荐到一些专业的学会上做分享和演讲就更好了,那样就能让更多人认识和了解我们。”公司总经理景波说。
当天下午,新津区经信局与新津区科协的相关负责人一行,再次走进新津济通智能装备股份有限公司进行回访。景波表示,企业的发展势头足、信心强,国内市场占有率也不错,“但真的想让‘成都造’品牌进一步打响后,飞去世界更远的地方。”
▲新津区经信局与新津区科协的相关负责人一行走进企业进行回访
企业发展遇到了什么困难?还有哪些需要帮助协调解决?在繁忙的生产车间内,政府职能部门负责人与企业代表边走边聊,也详细询问着企业当前的需求和面临的挑战。
交谈中,公司总经理景波就企业获得专精特新“小巨人”荣誉后,新津将提供哪些政策支持,以及新津区科协如何为企业搭建合作桥梁、助力产品在技术上实现新突破等方面提出了问题。
针对企业诉求,相关负责人现场一一给出解答。
“新津区已专门出台了民营经济3.0政策,对获得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称号的企业,将给予100万元的现金奖励。”新津区经信局副局长周相刚回应称,企业在融资方面可以享受信用贷款,无需抵押。同时,新津区经信局还将在企业产品市场推广方面提供更多的支持。
对于企业提出想在海外市场更进一步的发展,需要政府部门帮忙搭建推荐分享平台时,新津区科协副主席王坤鹏表示,科协一直致力于为企业搭建与科研院所和专业学会的合作桥梁。
“前期,在成都市科协的牵线下,中国仪器仪表学会已在成都建立了工作站,并成功落地新津。科协将依托工作站的资源,为企业提供更好的服务。”王坤鹏谈到,针对济通提出的需求,科协将从三个方面入手:一是邀请企业参加专业学会的年会等活动,提高企业知名度;二是利用专业学会传感器智能化方面的专家团队,帮助企业解决技术问题,提升企业技术实力;三是在团体标准和行业标准方面,与企业开展合作编写工作。
职能部门进企业,企业诉求得到及时回应。景波认为,这种方式有助于企业及时了解新政策,并通过面对面的交流,直观地了解到政策内容,还可以现场解决问题。
“企业成功取得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称号,实现转型升级,离不开政府部门的支持。”景波坦言,获得这一荣誉后,对企业上下都是极大的鼓舞。
记者了解到,新津区相关部门多次深入企业了解需求,通过“一对一”现场指导服务,保障各类生产要素等方式,为企业竞逐“专精特新”赛道赋能添力。在新津区经信局主办的2024年专精特新企业训练营中,还多次邀请企业参会学习。同时,积极组织企业参加成都市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申报诊断会议,并结合企业前期自查的情况进行现场诊断,查漏补缺,现场解答企业问题。
另外,新津区经信局专门组织了成都市经信局中小企业服务中心专家,前往企业进行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申报指导,针对企业提出的申报产业细分领域的问题,给予解答。
下一步,新津将立足本地产业优势,在政策、金融、人才、服务和技术等方面搭平台、汇资源、拓渠道,为优质中小企业提供更优创新发展环境,鼓励符合条件的企业申报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
红星新闻记者 雷浩然 摄影报道 部分图片由新津区融媒体中心提供
编辑 于曼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