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上海话剧艺术中心制作出品,中国国家话剧院新生代影视戏剧双栖青年导演查文浩执导,上海话剧艺术中心国家二级演员魏春光、上海话剧艺术中心演员麦朵、脱口秀演员张佳鑫、舞蹈艺术家刘岩跨界联合跨界主演的话剧《生之代价》(《Cost of Living》中文版)于2024年8月31日首演于茉莉花剧场。
演出现场,观众不时被剧中的小幽默所感染;然而随着剧情的步步深入,笑泪交织:
出乎意料的好看!虽然是关注残障群体真实生活的题材,但一点也不乏味、不说教;四个角色各有各的可爱有趣和生活无奈,两组角色间的相互配合干净漂亮!
第一次看残疾演员的跨界演出。平凡真实、后劲十足,特别是两场洗澡戏开始的爆发力,令人震撼到屏息凝神!
打破“残疾人题材”刻板印象
多元维度探讨“生之代价”
故事的开场,从一个与酒吧格格不入的失业卡车司机艾迪的独白拉开帷幕。《生之代价》探讨了两对残疾人和健全人之间的复杂关系:一位中年失业的货车司机艾迪和因事故瘫痪的前妻阿妮,一位患有小儿麻痹的年轻博士约翰和他的陪护者洁斯。四个不同人的生活阴差阳错交织在了一起,并在各自不同的境遇下努力地生活着。当直面身心限制、人际关系、阶级差异等等这些真实的困境时,于他们中的每个人而言,生之代价又是什么?
普利策奖评委会曾赞誉该剧“真诚而新颖的”——既没有居高临下地施舍怜悯,也没有试图美化残障家庭的困境。剧作家用细腻沉稳又不失幽默的笔调,将这个哀而不伤的故事讲得分外精彩,真实再现了生活中一地鸡毛的狼狈,健全人与残疾人情绪和行为上的磨合……全剧没有大起大落的跌宕起伏,看似沉重的色调中又带着治愈的瞬间。
《泰晤士报》也赞誉该剧“最伟大的地方在于‘它关上了刻板印象的大门’:剧中探讨的不仅仅只有残疾人,种族、阶级……也相互交织在一起。在这部剧中,每个人都可以看到自己。”
导演查文浩表示:《生之代价》不仅仅是一部关于身体残障的戏,而是一部关于人的内心彼此需要,探讨爱和生存性价比的作品。这个故事充满了多元的思想,关注着社会边缘群体的内心,探讨着生命的价值:“故事中的角色是平常人甚少关注的四个不同的边缘人,正常生活的一切,对于他们来说是如此的艰难。在看似简单的日常琐碎中,他们的精神和灵魂互相碰撞和撕扯;在看似嘲讽的调侃中,他们在寻找那来之不易的信任和理解,坦然地面对生命之‘重’,用尽全力地付出着‘生之代价’!”
“普利策奖”“托尼奖”高分赞誉
2024中文版首度倾情呈现
《Cost of Living》原版由波兰裔美国剧作家马蒂娜·马朱克(Martyna Majok)创作并首演于2016年美国威廉斯敦戏剧节(Williamstown Theatre Festival)。2017年该剧登陆美国外百老汇,2018年一举拿下了“普利策奖”戏剧奖、“露西尔·罗特尔奖”杰出戏剧奖、“外围剧评人奖”外百老汇杰出新剧奖提名等多项大奖和提名;2022年于百老汇复排,2023年荣获“托尼奖”最佳戏剧奖提名。2023年同年,中国香港引进制作该剧并将其译名为《我们所不知道的生活成本》,一经上演便斩获了第32届香港舞台剧奖的多项大奖和提名。
2024年8月31日晚,上海话剧艺术中心引进并制作出品的该剧中文版《生之代价》也获得了强烈的反响。值得一提的是,舞蹈艺术家刘岩的手舞也被融进了中文版的剧情当中,配合演出的灯光、音乐,给现场观众带来了意料之外的震撼!
舞台设计别出心裁
隐喻无处安放的潮湿人生
素描画——舞台上所呈现的空间由黑白灰的素描质感构成,提供了真实生活中不存在的场所质感,那是类似于黑白电影的表现方式,仿佛高度压力的生活让四个剧中人的生活都失去了原有的色彩。而当他们生活相互交织的时候,某些色彩出现了,在空间中成了稍纵即逝的色彩闪回,以体现他们的内心世界的外化。
雨水——由于这部剧整体需要在一个潮湿的氛围环境中,人会显得永远不那么舒适,所有东西看起来也是干不了的样子,舞台后区还设置了雨水系统,与幕帘系统的组合使用,在不同场次表现不同的家庭空间、户外空间,一直到心理外化空间。
混合的家——舞台上的两根立柱,被包裹成了两根残缺的柱子,这是剧中两位残疾角色的家中柱子,同时也是他们内心最后的支柱,支撑着他们的信念和生活。虽然残破,但依然挺立。所有人的“心中的家”都是由如此的支柱在支撑着,所有人的都一样。
演出设有无障碍座位
欢迎轮椅观众、听障观众共赏演出
本轮演出将从8月31日持续上演至9月8日。在所有的演出场次中,均设有限量轮椅座位,且9月2日为手语场演出,现场会有手语老师同步翻译。欢迎(但不限于)轮椅观众、听障观众进入剧场同享演出。
更多关于演出的取票入场事宜、周边打卡&延伸活动详情.....欢迎观剧前,存好这份超全观剧指南 ↓↓↓
01
超全观剧指南
《生之代价》观剧全攻略
02
电子节目册
2018“普利策戏剧奖”获奖作品
2023“托尼奖”最佳戏剧奖提名作品
话剧《生之代价》
2024.8.31-9.8
茉莉花剧场 敬请期待
故事梗概:
该剧探讨了两对残疾人和健全人之间的复杂关系:一位中年失业的货车司机艾迪和因事故瘫痪的前妻阿妮,一位患有小儿麻痹的年轻博士约翰和他的陪护者洁斯。四个不同人的生活阴差阳错交织在了一起,并在各自不同的境遇下努力的生活着。当直面身心限制、人际关系、阶级差异等等这些真实的困境时,于他们中的每个人而言,生之代价又是什么?
演职人员:
制作出品:上海话剧艺术中心 |出品人:张惠庆 |总监制:田水 |艺术总监:喻荣军 |联合监制:何念 |制作人:刘立 |编剧:马蒂娜·马朱克 Martyna Majok【美】|翻译:田弘毅 |导演:查文浩 |舞美设计:沈力 |灯光设计:任冬生 |作曲/音乐总监:魏虎虎 |服化设计:董桂颖 |道具设计:刘毅 |音效设计:钱杰 |技术设计:许金佳 |舞台监督:王飞 | 助理制作人:贺含莼 |舞美设计助理:叶帆 |灯光设计助理:王贝珺、张弛 |服化设计助理:毕文宗 |助理舞台监督:陈宇欢 |灯光操作:王宇辰 |服化操作:陶宇琦、于红梅 |话筒操作:沈中玮 |手语老师 :潘欣 |场记 / 字幕操作:陶晨帆 |美工:王剑飞 |灯光:张兆来 |装置:黄才君、储开荣 |剧务:吴可可 |舞美制作监理:赵明 |舞美经理:孙俏懿 |演员经理:宋雨吉 |宣传经理:张芊、牛东、楼依琳 |营销经理:周喆、徐纮玥、朱江、杨军、薛伟 |艺教活动经理:吴祥昀、陈成心育、吴一羽、罗昕澐 |剧场技术:张曦、殷之佳、伍眉、周海鸣、王光跇 |设备保障:吴雷、于旭皓 |造型照 / 花絮拍摄:智芝在格物 |排练花絮视频:邱绎夫 |剧照摄影:尹雪峰 |周边插画师:安乔 |特别鸣谢:上海市残疾人文化体育促进中心、同济大学附属养志康复医院(上海市阳光康复中心)、上海威之群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主演(按出场顺序):魏春光、麦朵、张佳鑫、刘岩
01
演出&购票信息
演出时间:2024年8月31日-9月8日19:30
(周日仅14:00下午场)
演出地点:茉莉花剧场
(上海市黄浦区北海路247号)
演出票价:580/380/280/180(轻微遮挡)/150/80(部分遮挡)元
* 9月2日为特惠场:全场150元
* 每场设有无障碍座位
* 建议年龄8岁以上观众观看
* 演出阵容及演出信息以演出当日剧场公示为准
* 演出过程中涉及的抽烟场景,所使用的道具烟为电子仿真假烟,敬请知悉。
即可在线选座购票
02
9月2日特惠场 购票须知
9月2日特惠场,欢迎(但不限于)轮椅观众、听障观众同享。
①轮椅:现场设有限量轮椅座,购票参考上述“无障碍座位购票须知”。轮椅座数量有限,售完即止。
②手语:该场次为手语场演出,现场会有手语老师同步翻译。
* 特惠场优惠不与会员优惠同享。
03
无障碍座位 购票须知
该剧所有场次均设有无障碍座位(票价150元,每场的无障碍座位均可享早鸟优惠),购买方式如下:
①线下:提供残疾人证件由本人或家属至茉莉花剧场售票处(北海路250号)或上海话剧艺术中心售票处(安福路288号)进行线下购票。
②线上:添加茉莉花剧场“小花匠”客服号,提供残疾人证件照片,小花匠协助线上购票。
注:观演当天请持本人残疾人证件和演出门票入场。
04
限时打卡福利
即日起,配图至少一张含话剧《生之代价》元素的打卡照,如:剧场外墙海报、户外灯箱、售票处海报、宣传单页等,带话题#话剧生之代价,发微博/小红书/大众点评(任一平台)并@官方账号,即可领取话剧《生之代价》定制香片一枚。
微博:@茉莉花剧场 @上海话剧艺术中心
小红书:@北海路247 @上海话剧艺术中心
大众点评:@茉莉花剧场@上海话剧艺术中心
领取地点:
北海路247号茉莉花剧场正门茉莉花车处(营业时间请见官方微博@茉莉花剧场 每周公告)
北海路250号茉莉花剧场售票处(每周三至周日12:00-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