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治愈化学恐惧症?
创始人
2024-08-27 07:58:36
0

博雅小学堂

给孩子受益终生的人文底色

文 | 王新宇

保送北大,本硕博连读

北大化学博士

顶尖中学清北冲刺班化学负责人

一提到化学分子式、化学反应、化学模型,很多同学就头疼——化学知识,零散,难。

怎么学习更高效,理解更深刻,同时感受到化学的魅力?

北大学博士、顶尖中学清北冲刺班化学负责人王新宇老师告诉我们,学习化学,关键还是培养化学思维。当孩子掌握了思维的网络,学起来一定会轻松高效,甚至会找到思维突破的成就感。

我是北大化学博士,我对化学是既爱、又畏。怎么说呢?

爱,是因为我从事化学相关的研究很多年了,发现它很有趣;畏,是化学太重要了,很多前沿尖端的科技都需要它,有很多未知的领域需要去探索。

高考改革后,很多省市采用3+1+2自由选科,选择物理为首选科目之后,可以选考化学。很多学生觉得,化学成绩不够好、不适合读化学就放弃了,但是高考后选大学专业,很多想要报的高端人才专业,又必须选修化学,这就产生了矛盾,留下了很多遗憾。

那要通过高考这一关,化学该如何学习?2024年高考化学怎么选拔学生?发生了什么变化?如何让初高中孩子,找到有效的学习方法和路径?

01

高考化学的命题趋势

数学和物理难,主要在大题的逻辑链比较长,看上去简单的题目,你要需要十几个步骤才能把它给解出来,需要学生自己去趟出一条血路。

化学的题目中,会给出起点、终点,甚至会把路径给你铺好,但是重点考察:为什么要这么做?下一步如何处理?化学更多考察孩子对原理的理解——Why的层面,为什么在这个地方要这么做。

如果说数学物理考察思维的灵活性,那化学则侧重考察思维的严谨性!意味着,孩子对知识点的总结和整理,不仅要全面、还要准确深刻。

那么,具体来说,2024年的高考化学有哪些趋势和特点呢?

1、同一道题目,涉及到非常多的知识点,把知识面铺得很广,增加难度

一道题可能把3个化学课本的内容都考上,让学生头脑飞速运转,这样的考察方式,在新课标卷、地方卷,都广泛出现。

2、新模型、新图像、新装置,反刷题。

在考试命题中,出现了很多新的化学装置、新的化学反应,学生在以前的训练中,很少会看到这类图。在全国卷、浙江卷中,变量分析、电池的材料分析等等,都是最新的科技研究,同学们都没有练习过,这考察了学生如何分析复杂题干、找到基础规律的能力。

3、信息量大、题干杂糅、需要短时间提炼有效信息。

这类题目的难,在于大量的信息中,会有很多干扰选项、干扰知识、新的概念,让学生一下子摸不出头脑。像下图这样的题目中,同学们看到很多个点,思维就开始陷入混乱,在教材、练习中太少见到这种装置了,这考察学生如何在很短的时间内,把化学原理给抽取出来。

总结一下:虽然说化学的命题在不断调整和变化,但这一次高考的整体难度是下降的,主要似乎题目中充斥了比较多的“假难题”。所谓“假难题”,也就是本质是很简单的基本原理,但是披着复杂外衣的题。

如果学生被这些题目吓到、难到的话,证明他一定是以刷题的形式在学习,而没有真正理解这些题目的内核

△秋季直播课《探索世界与科学创造》(初中化学),开课倒计时

02

如何掌握化学思维?

化学命题的趋势是“假难题”变多,实际上对同学的思维能力要求更高了,这映衬出很多学生在化学学习中的2个困境:

第一,化学的知识点太零散了,考试的时候根本没有把握;

第二,学习时间不够多,如何在短时间把化学学好学透。

其实出现这些问题,是因为同学们学习的方法不够系统、体系,拘泥于知识点的学习,如果按照我接下来的方法去学习,不管是中考还是高考,化学高分都不在话下。

1、应对“假难题”,就要提前看课本,学会“主动理解信息”。

初高中的化学课本,学生完全可以当做是一套科普读物来看待,不用拘泥于学校的进度,快速整理清楚一本书、各本书都讲了什么、有什么样的相关性,这样在大脑中构建化学的学科系统。

提前阅读课本、看懂新书上的关键内容,是培养主动分析、主动理解能力的最佳办法

就像在考场上遇到信息题一样,在第一次阅读新课本,初三或者是高中化学书的时候,面对之前没有看过的新概念,没有看过的新知识,同学们需要在很短的时间内,搞清楚这句话到底在讲些什么。从理解到判断,从而把课本语言转化成思考的语言、成体系的语言,去解决更多的问题,这是非常高效的学习方法。

如果还有更多的时间,刷题更有意义的方法有很多,比如看科学书籍、甚至原版教材,都可以让学生在短时间内处理这些科学信息,并且把它转化成自己的理解。

这也明确的体现在,近些年的高考改革中——理工科要有真正的应用场景和应用创新。在考试中,就是把前沿科学、理论作为外壳,去考察学生的校内知识点和学科理论。

2、应对“真难题”,在于化学思维能力培养。

“真难题”考的是实验逻辑探究和计算能力,要花费大量的时间,这也是化学的难点所在。那如何让自己的学习更高效、思维更深刻呢?

2-1、搭建化学网络

化学的知识点非常零散,在考试中的跨度非常大。

化学5本书,100多种元素,化学的方程式无数个,每个元素体现出来各种各样的性质,各种各样的变化。如果说像文科一样死记硬背的话,永远学不完!怎么办呢?

要把所有学过的知识,分门别类地放在它应该在的地方

而化学考试的过程,就是快速从化学网络中定位知识点的过程:

第一步:看到题目,要考我化学反应原理,我在脑海中快速地搜索一下我脑海中的化学知识,它是电化学问题;

第二步:主要考什么样的物质、性质呢?考察什么样的化学反应呢?

第三步:这类问题,有哪些要注意的关键点呢?要注意符号么?

大多数同学的问题,就在于做完一道题目,就随手一丢,下次再遇到类似的题目,反而怎么想也想不起来了!只顾猛学知识点、猛做题,从来不回顾课本,从来不把知识点梳理到结构网里,是很危险的事情。

那要怎么回顾和梳理知识点,构建化学网络呢?

一定要结合教材梳理。

大部分同学的学习,是教材学完就不管不顾了,其实整理和总结是非常重要的。一方面,它代表了考纲的考察重点,另一方面也是给同学们整理好了知识结构,很符合复习的过程,是最正统的整理复习体系,一定比教辅、练习册更加体系化。

结合教材,整理出自己的专属笔记,重要程度不亚于课堂的学习。就像学生在学习钠的时候,钠能和水反应、和氧气反应,钠扔到水里,砰的一下,钠小球放火!想起来都是零散的知识点,但是总结成网络之后,能帮助学生把知识点用更高的角度串联起来。

2-2、构建化学本质关联

很多学生在学完5本化学课本之后,都不知道课本间有什么关联。

高考考的是综合能力,尤其是压轴的难题,知识点之间的联系、不单纯是总结出来的,更需要透过现象看本质,在短短的时间里,要能结合知识点综合回答问题。这意味着,在5本书、几百页的教材中,同学一定是找到了更本质的逻辑把它们梳理清楚了!

遗憾的是,构建底层逻辑这件事情,很多学生压根就意识不到。而在我的课堂里,我会始终带着同学们从更高的视角看待化学学科。

高中化学的5本书,它们的关系是:2本书构建了化学的根基,分别是《结构化学原理》、《化学原理》。如何理解这个根基呢?本质上,化学是物理的派生学科,如果说想要学好化学的话,就一定要从物理的角度出发来思考,因为化学的粒子相互作用,本质上是物理的过程。

为何如此?

万事万物均有正电荷、负电荷,原子有原子核有电子,原子核带正电,电子带负电。由此,我们可以找到化学最简单的第一性原理——静电力作用:异性相吸、同性相斥。而如果学生理解了静电力,其实就已经学明白了结构化学原理。

《化学原理》是高中化学最难的一本,也是高考压轴题来源。化学不光是和物质的变化有关,它还和能量的变化有关系,在化学反应中,伴随能量的变化,换个角度来说,我们看一个物质能不能变成另一个物质、反应到底能不能发生,实际取决于能量的影响,这是化学的另一个基本原理——除了物质变化之外,还有能量的变化,决定了反应发生。

当然,更多的教材内容,是基于这样的化学本质联系,拓展衍生的内容,两大核心体系建立后,其他的知识学习自然会明确清晰。

2-3、总结知识特征

最简单的例子,学生在记元素的时候,关注点是什么?

什么意思,关注点取决于考试的考点,需要从考试中反向给知识点贴上标签。比如说,铁元素有哪些特点?常见正二价、正三价,这是铁很重要的性质,考试就围绕这些。

那学习知识的时候,就要贴上这些标签。贴标签要记住两个要点:

第一点,在学完一章之后千万要做好复习,把单元小结给做好;

第二点,在学完知识点之后,结合你所做的题目,重新记录一份追记,把这单元、这一部分内容的知识网络给建立起来,画出来,把你所能够学到的所有知识内容都填入到追记里面,填入到知识网里面,是进一步贴标签的过程。

03

我对化学的看法

化学其实不难,只是很多学生没办法给它太多的时间,但也别因此害怕化学、放弃化学。

学到感觉混乱的时候,千万要停下来整理,用我给的方法来重新整理化学知识、思考网络、构建化学本质联系,用这样的方法重新建立整体的知识架构。

熟练理解、应用我给出的学习方法,在学习新知识、碰到真假难题的时候,一定会更加轻松高效,甚至会找到思维突破的成就感。

希望每一个学生,不要让化学成为学习路上的遗憾,成为大学专业选择的障碍。

秋季课倒计时

《自然变化:化学反应原理》(高阶)

建立化学模型感与图像感

直击最深层的化学原理

构建化学学习的架构体系

培养灵活严谨的解题方法

长按二维码,添加班主任老师详细咨询

-END-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事关于朦胧坠亡,男明星高泰宇报... 9月11日,演员于朦胧坠楼身故,有网友称演员高泰宇出现在事发现场。 9月14日,男星高泰宇发文称已报...
普京:莫斯科经济规模在全球最大... 【俄罗斯总统普京表示,莫斯科经济规模在全球最大城市中位居第二位。】 普京称莫斯科是世界领先的特大城市...
孙颖莎王楚钦,双双夺冠 9月14日,2025年WTT澳门冠军赛展开最后一日争夺。孙颖莎、王楚钦分别获得女单、男单冠军! 孙...
新华社政论|永远做中华民族文明... (有声剧版) 新华社8月28日播发《新华社政论|永远做中华民族文明成果与人类和平事业的捍卫者——写在...
(田径世锦赛)女子铁饼决赛:冯... 当日,2025年世界田径锦标赛女子铁饼决赛在日本东京举行。 9月14日,中国选手冯彬在比赛中。最...
蔬菜“年龄”比孩子还大?专家解... 近日,连锁餐饮集团西贝莜面村(以下简称:西贝)陷入预制菜舆论风波。有媒体探访西贝后厨发现,其号称年销...
江西运动员李诗沣夺得中国香港公... 9月14日,世界羽联世界巡回赛中国香港公开赛结束所有赛程。在刚刚结束的男单决赛中, 中国队选手李诗沣...
新时代中国调研行之文化中华丨一... 在祖国东北边境,小南山“静坐”在乌苏里江西岸,看滚滚江水奔流向前。人们在山间漫步、在山脚露营,笑语与...
李勤勤悼念于朦胧称愿意收留其爱... 搜狐娱乐讯 14日,62岁演员李勤勤在社交平台上发文悼念37岁年轻演员于朦胧,她表示:“那天早晨,我...
哭笑不得!上海一男子太想吃烤鸭... 只因觉得烤鸭好吃 上海一男子竟成了“回头客” 但老板非但没有笑脸相迎 反手还报了警 近日,静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