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山融媒体中心和宝山区各大医院联合打造的医疗健康科普类节目《指尖医生》,特邀上海市、区医学专家为您辨别疾病蛛丝马迹、解读疾病背后的奥秘……
同时,节目还将为您提供上海医学权威专家的预约挂号,为您的健康生活保驾护航!
医师介绍
上海市第二康复医院中医康复科副主任洪婉婷
三伏谢幕,夏秋交替,此时正是处暑节气。处暑表示炎热的暑天结束,昼夜温差较大,那么此时养生需要注意哪些呢?
一:早睡早起。处暑一到,我们需注意改变夏季晚睡的习惯,尽量做到早睡早起,争取每天多睡一个小时。其中,“早睡”可调养人体阳气,“早起”可使肺气得以舒展。
二:处暑需适度添衣。处暑节气,天气变化无常,但初秋之“凉”并不是“寒”,此时衣服不要添得过快,着装以凉而不寒为宜。对于平时身体很健康的人来说,适度“秋冻”可提高人体对气候变化的适应性与抗寒能力。而对于年老体弱及患一些慢性病的人群,不适合“秋冻”养生法,而是需要注意随天气变化增减衣服,并定期监测血压。
三:处暑的饮食重在滋润。秋季燥气当令,燥伤肺,从而出现干咳少痰、咽喉干痛及鼻腔干燥、皮肤粗糙、身体发痒、大便秘结等症状,这属于“肺燥”的范围。因此,秋季饮食可选取百合、银耳、川贝、蜂蜜等具有润肺养肺、清热生津功效的食材,此外,饮食上还要注意“增酸减辛”以助肝气,煎炸、辛辣等食物要少吃或不吃,像西瓜这类大寒的瓜果,更要小心食用。
四:还可按揉太阳穴来进行保健,可以起到提神、醒脑、明目的作用。
上一篇:消防栓可以被遮挡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