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造口是外科延续患者生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的重要手段之一。回肠造口是将回肠末端拖出腹壁做一个造口,以达到排泄、转流肠内容物的目的。
由于回肠造口肠液量大且稀薄,呈碱性,一旦渗漏极易对造口周围皮肤产生腐蚀性。而造口没有自我控制能力,患者需佩戴造口袋来收集排出的粪便。造口渗漏就是粪便从底盘的某一点位置渗漏出来,造口底盘粘贴不牢固导致每天需要更换造口底盘或造口袋。
造口底盘渗漏,增加造口周围皮肤并发症发生率、护理工作量及患者住院费用,影响伤口愈合,还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本案例为一例回肠造口底盘反复渗漏的患者,经过精心的治疗和护理,患者回肠造口黏膜红润,造口袋粘贴完好无渗漏,伤口愈合好,康复出院,现将处理经过及体会总结如下。
01
案例回顾
患者,女,59岁。因“反复右下腹疼痛一月”,行腹部CT示:
1.阑尾炎伴阑尾脓肿,合并阑尾穿孔并周围腹膜炎改变,右侧输尿管下段受累,盆腔积液。2.左肾小结石。门诊拟以“1.急性化脓性阑尾炎伴穿孔;2.腹腔脓肿”于2024年7月30日急诊收入我科。
入院后完善体格检查。患者体温为37.8℃ ,脉搏为100次/min,呼吸为21次/min,血压为102/55mmHg,身高为160cm,体重为76kg,BMI为29.7kg/m2。
患者意识清楚,精神差,皮肤巩膜黄染,生活自理能力评分为50分,疼痛评分为6分。既往史:高血压病史10余年,长期服用苯磺酸氨氯地平片,5年前行“宫颈癌”手术治疗,否认肝炎、结核或其他传染病史。
血常规及生化指标检测:白细胞计数为11×109/L,白蛋白为29g/L。
完善相关术前准备,于2024年7月30日在全麻下为患者急行腹腔内脓肿引流术+回肠造瘘术+阑尾切除术,手术后2天造口排出水样便,造口底盘开始渗漏,每日更换造口底盘2~3次。
经过评估,选用合适的造口用品,患者造口渗漏问题得到处理,伤口愈合好,于2024年8月6日康复出院。
02
评估结果
表1 造口局部评估结果
采用两件式平面底盘更换后4小时,底盘渗漏明显。
图1两件式平面底盘更换后4小时
图2患者平卧位
图3患者坐位
图4患者站立位
03
护理措施
1.局部评估(同上述)
2.伤口处理及造口更换
(1)清洗和消毒
使用生理盐水清洗造口及周围皮肤,再用聚维酮碘消毒伤口及周围皮肤,用纱布擦干伤口及造口周围皮肤,操作轻柔,减轻患者疼痛。
(2)将造口粉洒在造口周围并将多余未吸收的造口粉用干棉签擦拭干净,再在造口周围皮肤上喷洒皮肤保护膜,待皮肤保护膜干燥。
(3)伤口创面予水胶体敷料保护。
(4)将可塑贴环贴于造口周围,防漏膏将造口凹陷的皮肤填平。
(5)重新评估患者造口类型及周围皮肤情况,选择凸面底盘,根据所测量造口的大小,在造口底盘上剪出大小合适的开口,用手捋顺开口内侧,除去底盘保护纸,把底盘沿着造口紧密地贴在皮肤上。
(6)将造口袋对准造口底盘扣上,并系上造口腰带。(见图5-10)。
图5清洗造口及周围皮肤
图6喷造口粉及皮肤保护膜
图7 水胶体敷料保护伤口
图8 可塑贴环贴于造口周围
图9沿造口底盘扣上造口袋
图10系上造口腰带
上述处理后3天,造口及伤口周围未见渗漏,疼痛评分为2分。(见图11-12)。更换造口袋(同上述步骤)。
图11 造口底盘未见渗漏
图12伤口创面对合良好
指导患者及家属更换造口底盘及造口护理方法,患者造口渗漏问题得到处理,伤口愈合可,患者于2024年8月6日康复出院。
04
讨论
本患者底盘发生渗漏原因:
1.由于患者急腹症急诊手术治疗,未行术前定位,造口位置不理想,造口周围皮肤不平。造口与伤口位置太近,导致底盘粘贴时存在缝隙,排泄物渗漏进底盘从而影响底盘的牢固性。
2.为防止造口内陷、回缩,外科医生将在近端、远端肠管之间常放置1根支撑棒,支撑固定肠管。而支撑棒的放置导致底盘在粘贴时无法与皮肤充分贴合,容易发生渗漏。
3.回肠造口的排泄物以水样便为主,由于吸收了排泄物的水分,造口的底盘粘胶溶解较快,容易发生渗漏。
4.造口用品选择不当。
患者身体状况及术后恢复情况不同,手术后造口形态各异。临床上有许多不同类型的造口用品,护理人员在做造口护理时,应仔细观察患者的造口情况,评估不同体位下患者腹部形态,确保使用最适合患者身体状况的造口用品和附件,避免造口渗漏的发生,从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韦迪,朱小妹,李旭英,等.肠造口患者底盘渗漏规范化管理的实施成效[J].中华护理教育,2021,18(11):1027-1031.
[2]陈淑玲,张秀英.1例高龄消瘦患者回肠造口渗漏的护理[J].当代护士(中旬刊),2020,27(6):166-167.
[3]陶艳,陈鲁红,胡成文,等.肠造口患者造口周围潮湿相关性皮肤损伤发生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9,35(5):321-325.
[4]贺丽.泡沫敷料应用联合优质护理对烧伤后创面愈合的影响[J].兵团医学,2022,20(1):64-66.
[5]陈淑玲,张秀英.1例高龄消瘦患者回肠造口渗漏的护理[J].当代护士(中旬刊),2020,27(6):166-167.
文章作者:吕海英 刘晓菊 姚芮
作者单位:成都三六三医院
岳麓苍苍,湘水潺潺,中国护理管理大会之舟已缓缓启航,匠心所至,与您同在~
第十一届“中国护理管理大会”通知(第二轮)
第十一届中国护理管理大会日程及嘉宾阵容
为促进护理专业的科研与写作交流,分享我刊最新学术活动信息,同时提供《中国护理管理》杂志中精选文章的电子版,我刊特设立“读者/作者交流群-《中国护理管理》”微信群,诚邀广大同仁加入,也欢迎您邀请您身边的同事入群,让我们共同探讨、学习,共同进步!
加入我们吧~
上一篇:燃气泄漏怎么办?居家安全要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