量子永生是否真的有可能让人类长生不老,抑或只是一个有争议的理论?
是否曾经遭遇过一场莫名其妙的意外,本该 "死去",却因为幸运的巧合而侥幸活了下来?
或者病入膏肓,险些丧命?在那之后,对事件的记忆是否与周围人不同?
一种可能的解释是,实际上在不同的时间线上经历了死亡,但意识继续存在于另一个现实中。
这种现象的可能性被称为量子不朽,它提出了许多有趣的哲学问题。
多元宇宙示意图
量子不朽的背景: 哥本哈根诠释与多世界诠释
量子不朽始于 20 世纪 80 年代末的一个思想实验,后来由物理学家和宇宙学家马克斯-泰格马克进行了更全面的阐述。
他认为,我们一生中可能会死很多次。每次我们的意识都会移动、滑动、跳跃或转移到下一个时间线,与我们死亡时的时间线非常相似。
这意味着我们可以经历死亡,但在下一条时间线上仍然活着。
理论物理学家尼尔斯-玻尔和沃纳-海森堡在 20 世纪形成了哥本哈根解释。
根据该理论,光子和其他粒子可以以多种状态同时存在。当我们试图测量它们时,我们会对它们产生影响。
它们会转变为一种被观测到的状态,而所有其他状态都会被移除,并且永远不会再出现。
为了更好地理解这一点,我们可以用一只猫进入房间来举例。在你看到它之前,它可能处于躺着、坐着或站着的状态。
这些都是可能的状态。但当你看着它时,这只猫就会处于一种特定的状态,比如站立。这将成为它唯一的状态,而其他的状态都将消失。
薛定谔的猫
然而,1957 年,物理学家休-埃弗雷特提出了 "多世界解释"(MWI),与 "哥本哈根解释 "相抗衡。
根据这一解释,当一个人观察到一个光子时,世界在那一刻被一分为二。
在一个世界里,光子直线前进,而在另一个世界里则起伏不定。
我们落入其中一个世界完全是偶然的,没有任何原理可言。
想象一下,你决定去商店买东西。在此之前,你的世界存在两种状态。
你可以去购物,也可以不去购物。但当你离开家去商店时,你的世界就一分为二了。
当你进入商店时,你可以在店里买东西,也可以不买任何东西,世界进一步倍增。这意味着宇宙中存在无限可能的状态。
《世外桃源》
量子不朽的起源
量子不朽源于量子力学的 "多世界解释"(MWI)概念,即量子测量的每一种可能结果都发生在一个独立的平行宇宙中。
与宇宙的概念不同,多元宇宙理论认为,有无穷无尽的平行宇宙在不同的时间线上共存。
一个宇宙中发生的一切都会影响到其他宇宙,包括死亡。因此,如果量子永生是真的,当我们在一条时间线上死亡时,我们只需 "转移到 "下一条时间线上,继续生活而不是死亡。
量子永生的起源,可以追溯到 20 世纪 50 年代,物理学家休-埃弗雷特三世的研究。
他提出了 "多世界解释"来解决量子力学中的测量问题,即测量量子系统的行为如何影响其状态。
埃弗雷特认为,量子测量的每一种可能性都是在其独特的宇宙中实现的。
当我们在量子层面测量某物时,宇宙会分裂成许多不同的宇宙,每个宇宙都有自己的结果。
1997 年,物理学家马克斯-泰格马克发表了一篇革命性的论文,提出用实验来检验 "多重世界 "对量子力学解释的有效性。
泰格马克在论文中提出,如果量子永生是真的,那么在致命事故中幸存下来应该是可能的。
此外,他还提出,通过穿越多重宇宙,人们可以找到一个在事故中幸存下来并继续生活的宇宙。尽管随着时间的推移,围绕这个问题的争议越来越多,但这个测试仍然是一个引人入胜的练习。
薛定谔的猫与量子自杀思想实验
"薛定谔的猫 "是一个思想实验,也许也是与量子不朽相关的最著名的实验。
实验中,一只假想的猫被放在一个封闭的盒子里,盒子里有一种放射性物质、一个盖革计数器和一小瓶毒药。
根据盖革计数器的检测,该物质在给定时间间隔内衰变的几率为 50%。
如果物质发生衰变,盖革计数器就会触发毒药释放,杀死猫。如果物质没有衰变,毒药就不会释放,猫就会活下来。
但在我们打开盒子之前,猫将同时 "活着和死去",即处于叠加状态。
仔细想想,猫之所以处于叠加状态,是因为它同时结合了两种状态:活着和死了。
量子自杀 "思想实验是薛定谔的猫实验的变种。在量子自杀思想实验中,一个人坐在一台测量量子粒子自旋的机器前。
如果测量到粒子的自旋为 "自旋减弱",机器就会开枪;如果测量到粒子的自旋为 "自旋增强",机器就不会开枪。然后,这个人反复启动机器并观察结果。
根据量子力学的哥本哈根诠释,这个人存在于一种叠加态中,在机器被观测到之前,他既活着又死了。
然而,根据量子力学的多世界解释,只有在粒子自旋被测量为 "自旋向上 "的宇宙中,这个人的意识才会继续存在,因为在所有其他宇宙中,这个人都会被枪杀死。
如果这个人继续启动机器并观察结果,他最终会发现自己只存在于粒子自旋始终被测量为 "自旋向上 "的宇宙中。
从这个人的角度看,他们似乎一直在生存,尽管事实上他们正在许多平行宇宙中死去。
必要假设与争论
量子不朽论的支持者指出,这一理论并不违背任何已知的物理定律(这一立场在科学界远非一致)。
然而,他们的推理依赖于以下两个有争议的假设:埃弗雷特的多重宇宙解释是正确的,而不是哥本哈根解释,因为后者否认平行宇宙的存在。
所有参与者可能在实验过程中死亡的情况至少包含一小部分参与者仍然活着的情况。
反对量子不朽理论的一个可能论据是,第二个假设并不一定来自埃弗雷特的多世界解释,它可能与物理定律相冲突,而物理定律被认为适用于所有可能的现实。
量子物理学的多世界解释并不一定假设 "一切皆有可能"。它只是表明,在某个时间点,宇宙可能会分裂成一定数量的其他宇宙,每个宇宙都对应于所有可能后果的集合之一。
量子力学的多世界解释,多世界猫
量子不朽观点的另一个潜在问题是,根据这一观点,具有自我意识的生物将 "被迫 "在参与者似乎会死亡的情况下经历极不可能发生的事件。
即使不考虑在许多平行宇宙中参与者会死亡的情况,参与者能够主观感知到的少数宇宙也会按照极其不可能的情况发展。
这反过来又可能以某种方式导致违反因果关系原理,而量子物理学对因果关系原理的性质还不够清楚。
虽然量子不朽的想法主要源于一个想象中的量子自杀实验,但该实验的作者之一马克斯-泰格马克表示,他并不认为量子不朽是他的工作所带来的结果。
相反,他声称在任何正常情况下,有思想的人在死前都会经历自我意识下降的阶段,这与量子力学毫无关系(这种下降可能持续几秒到几年)。
因此,根据泰格马克的观点,参与者不可能通过从一个世界过渡到另一个世界而长期存在,这将使他得以生存。
生命之旅
量子不朽的上风: 人真的能长生不老吗?
量子不朽理论在科学界和普通大众中都有讨论。然而,尽管量子不朽的观点很有趣,但它是否真的有可能存在还值得商榷。
尽管量子力学的 "多世界解释 "是对该理论的一种有效解释,但它并不是唯一的解释,而且其他解释并不一定会导致量子不朽的概念。
即使量子不朽存在,它也不一定能保证真正的不朽。
这一概念表明,即使我们在这个宇宙中死亡,我们的意识仍继续存在于平行宇宙中。
不过,它并没有解决身体衰变或老化的可能性。值得注意的是,量子永生的观点仍然纯粹是理论性的,科学界还无法提供任何经验证据来支持它。
因此,人们似乎不可能通过量子永生成为不朽。尽管如此,在理论物理学领域,这个想法仍然是一个引人入胜、发人深省的概念,但它尚未被证实或确立为科学事实。
进一步的研究可能会发现更多支持或反驳这一概念的证据。
不过,在此之前,我们必须把量子永生看作是一种有趣的假设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