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要入园了,如何降低分离焦虑?
创始人
2024-08-19 23:18:07
0

我家俩娃从出生都是我和孩子爸爸自己带的,爸爸白天上班,或者出差就我自己带孩子,就是不论走哪都带着孩子的那种。

现在回头看,这样带大的孩子有好处也有弊端,其中一个弊端就是孩子特别黏我。但孩子迟早要上幼儿园,也意味着要尽早让孩子适应新环境,适应父母不在身边的每个白天。

0-3岁最是培养孩子安全感的时候。如果频繁更换养护人,很容易让孩子感到不安。这时候只要满足孩子的需求,安全感很容易建立。他们似乎不能理解“上学”的概念,也不理解时间概念。在孩子眼里只有“妈妈不见了”这个发现,让自己很不安。

3岁后,建立了亲子安全感和信任感后,也比较适合让孩子参与集体生活。但孩子也会有个适应过程。这个过程孩子可能会哭闹、抱大腿、不想和妈妈分开。这时候让孩子知道天黑了,妈妈回来接宝宝回家,这时候宝宝能够理解时间概念会帮助孩子适应幼儿园生活。由于亲子信任已建立,也不会因为妈妈晚到而产生焦虑、害怕的情绪。

如何和宝宝建立信任?

生活中的每件小事都是契机。比如宝宝找妈妈玩,但妈妈正在忙工作。如果我们放下手上的工作,陪孩子玩半小时,会让孩子感觉到自己在妈妈心理很重要。信任感逐渐建立。

如何让孩子适应没有妈妈的日子?

让宝宝从短时间开始适应。比如告诉孩子,“妈妈离开一小会儿”,这个一小会儿有多长时间呢?我们要清晰告诉孩子。比如闹表定好一分钟,闹表响时妈妈就回来了。

如此多尝试一段时间,时间逐渐拉长,宝宝就会知道“到了和妈妈约定好的时间,妈妈就会出现”。

注意:妈妈离开,可不是留年幼孩子独自在家,毕竟这是很不安全的。可以是其他亲朋在的时候,妈妈和孩子有这样一个约定!让妈妈可以短时间离开。

教会孩子表达自己的需求。

和孩子相处时间长了,孩子一眼妈妈就知道他要做什么。但这并不利于孩子适应新环境。毕竟其他人可不知道宝宝的行为代表着什么意思。所以尽量引导孩子表达自己的需求。会说话的孩子就用语言表达。不会说话的孩子可以用肢体语言表达。

从孩子角度想想“为什么会有分离焦虑”?

自己熟悉的人不在身边。在身边的人不知道自己想做什么。毕竟有时候宝宝饿肚子可不是固定时间的。因为自己的需求得不到满足,会让宝宝烦躁。

对不认识的人有警惕心,哪怕是小孩子也一样。但小宝贝又不能照顾自己,又找不到自己信任的人,烦躁的情绪也可以理解了。

为什么当孩子适应了环境,熟悉了老师和小朋友,分离焦虑就没有了,大概也是这个原因吧!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知名女歌手最新回应:我不是小三... 近日,导演车澈街头拥抱女歌手乃万事件引热议。 9月11日下午,歌手乃万(本名:赵馨玥)工作室发布声明...
“波兰领空无人机事件”后北约启... 北约秘书长吕特当地时间9月12日宣布,北约将启动一项名为“东部哨兵”的行动,以强化该联盟东翼防御能力...
一级警长李涛被查 蒙城县公安局城关派出所一级警长李涛涉嫌严重违纪违法,目前正接受蒙城县纪委监委纪律审查和监察调查。(蒙...
湖北一女子涉杀前夫潜逃26年后... 杭州日报消息,26年前,湖北赤壁一名男子在出租屋内被砍16刀致死,其前妻龚某珍在案发后失踪,被警方列...
奥地利外长怂恿:中国是大国,要... 【文/观察者网 柳白】 西方仍在喋喋不休炒作“中国施压俄罗斯”的戏码。奥地利外长迈因尔-赖辛格当地...
丰台上半年GDP同比增长5.1... 人民网北京9月13日电(记者鲍聪颖)9月12日,北京市“一把手发布·京华巡礼”系列主题发布会丰台专场...
新华社权威速览|六方面显成效!... 记者:申铖、刘开雄 设计:赵薇 新华社国内部、摄影部,新华网联合出品 责任编辑:向勤如(EN006)
餐厅预制菜需要明示!国标草案已... 红星资本局9月13日消息,据第一财经报道,国家卫健委主导的《预制菜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草案已通过审查,...
原创 日... 钓鱼岛问题,已经成为中日两国历史中挥之不去的一道伤痕。对于这个问题,国际社会的关注程度从未间断过。近...
西贝开放后厨自证变“自曝”,输... 极目新闻评论员 屈旌 9月10日,罗永浩在个人社交平台吐槽西贝,称店内菜品几乎全是预制菜,价格贵,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