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是传承文化薪火的重要途径,也是汲取智慧力量的重要方式。今天,2024上海书展暨“书香中国”上海周启幕,“书香上海·东方阅读盛典”举办,“新华荐书·东方书单”和“年度十大东方读书人”评选同步启动。
“出版被称为永远的朝阳产业,就在于能与时俱进,积极采用新技术提高出版水平。中外出版历史证明,每一次技术进步都会极大推动出版业繁荣发展。” 活动现场,中国出版协会理事长邬书林认为,AI是中国出版业发展的新机遇,直言AI不会使出版业死亡,而出版业不用AI就“死定了”。
出版业的历史,就是出版随人类社会的科技文化进步而不断采用新技术、提升出版服务水平的历史。在他看来,人工智能正在推动出版业全面提升水平并提供强大技术支撑,“出版人应与时俱进用好信息技术,更好地为读者服务。”同时他也提醒:人工智能虽是强大工具,但取代不了作家、科学家、出版人,可以帮助作家、科学家、出版人在人类已积累的优秀文化基础上开展创新。
邱华栋、鲍鹏山、陆铭、乔羽等专家学者从不同维度展望出版未来、分享阅读体会。“我们要不断推动读书热潮,美国作家、1976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索尔·贝娄有句话,他说书籍这个事从来是买得多,读得慢,但不要紧,只要把这些书买回家,放在身后书架上,仿佛有一群广阔生活的保证人站在身后,这就是书籍的感召和力量。”邱华栋说。
在鲍鹏山看来,永恒阅读的目的不是为了改善生活,“是为了改善我们的生命,让我们永远保持人类的自我的本质,使人可以称之为人。”
据悉,“书香上海·东方阅读盛典”是中国出版集团东方出版中心、新华社新华出版社、上海书展办公室主办,东方读书会、新华荐书协办,由读者积极参与的大型文化阅读活动。作为集团在上海及长三角的桥头堡,东方出版中心坚持立足区位优势,依托属地丰富资源,积极探索阅读推广新路径,助力书香上海建设。
上海书展期间,中国出版集团组织策划了80余场线下文化阅读活动,龙新民、陈晋、罗平汉、樊树志、虞云国、李修文、祝勇、鲍鹏山、韩田鹿、蔡志忠、关牧村、白茶等学者作家将携新书与读者见面。
作者:许旸
文:许旸 图:主办方 编辑:王彦 责任编辑:邢晓芳
转载此文请注明出处。
下一篇:涡轮增压与机械增压,我该怎么选?